當年《誅仙》第一部的成功在于什麽?

野心不大,你和天下 2024-04-09 14:23:24

在于《誅仙》全篇是講“情”,而不是“仇”。(輔之講以“恕”)

不過也許是因爲《誅仙》是作爲仙俠而非傳統武俠的緣故。在傳統的武俠中,像金庸梁羽生等大師的作品,家國之“仇”似乎從沒間斷過,而且一直是貫穿整個作品,作爲重點被著重描述的,至少也是不可忽視的。 比如射雕中的蒙古金國和宋,天龍八部中的遼和宋,這是國之“仇”。 又比如笑傲,倚天等中的殺父殺母殺兄殺弟殺媳婦,這是家之“仇”。

感覺這些人物從來就沒有自由過,報仇一直是人生的主旋律,不管是國仇還是家仇。當然我也不是全盤否認,我自己也非常敬佩郭靖他們的民族大義,也知道楊過所要的是神仙眷侶,灑脫無憂。但是,在這些傳統武俠中,“仇”這一字始終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不可忽視。

反觀《誅仙》,你很少見到“仇”。小凡驚羽全村被滅,你何時見到兩人成天對此不共戴天之仇念念不忘?你何時見到兩人說過要拼命修習,找到殺人凶手除之後快? 小凡一生摯愛碧瑤死于道玄之手,自己恩師田不易也死于道玄之手,但你何時見小凡心心念念要殺上青雲,手刃道玄要整個天下陪葬?這一點,在他羽翼未豐道法不強時未曾有過,在他習了天書五卷後也沒有過。而是日思夜想天南海北到處奔波尋找救碧瑤之法。

還有,當他重傷被天音寺所救,得知當年屠滅草廟村凶手乃普智。在其遺體前跪了一天一夜,最後還是叩頭念聲師傅,願其安息。 可以說,從頭至尾,《誅仙》對于“仇”之一字,筆墨甚少。而以一“情”字貫穿。 有碧瑤小凡之愛情,有田不易小凡之師徒情,有雪琪小凡之虐戀情,有驚羽曾書書對小凡的兄弟情。我覺得蕭鼎是有意識地淡化了“仇”,而著重于“情”。

全書主線就是小凡爲了救碧瑤,各處奔走引出無數故事,還有就是雪琪和小凡的各種糾葛。可以說,誅仙通篇都是“情”!這種因爲對一個已逝去人的“情”而引領出全本內容的作品,我是第一回見。

我也說過了,這也許是《誅仙》作爲仙俠所以有此不同。這和《仙劍奇俠傳》有些類似。《仙劍》一系收獲無數粉絲,當年李逍遙的《仙一》紅遍南北,積累了很高人氣。而這麽些年,卻從來沒有一部書籍,能將仙俠之情發揮淋漓盡致。所以《誅仙》橫空出世,其飄逸靈動的仙氣勾起無數人的仙劍情懷,這也是它成功的原因。畢竟遊戲電視劇和純粹的書籍相比,在情感表達想象空間這些方面,無疑是後者完勝。誅仙趁著天時地利,一炮而紅也是想得通的。

再來說說“恕”。《誅仙》裏,田不易對于小凡墮入魔道之事曆來不放在心,他始終覺得小凡沒錯,臨死之前,還將小凡重新收于門下(當然他也從未將小凡逐出),這是“恕”;獸神被玲珑鎮壓卻不恨反愛,這是“恕”,臨死,他和玲珑相擁,含笑而亡,這也是“恕”;雪琪殺了田不易,田不易說不怪她,是“恕”;道玄成魔傷天害理,不易欲殺其而自殺,稱其救世之舉有恩于天下,是“恕”;幻月洞府中,被小凡間接殺死的萬劍一對其含笑誇獎,指引其拿起誅仙劍,也是“恕”。

總而言之,《誅仙》的成功,在于全書說“情”,而不是“仇”;說“恕”,而不是“恨”。

1 阅读:4

野心不大,你和天下

簡介:仙俠世界,瑰麗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