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重點項目下馬!全球首款高超音速戰機,或只有中國才能實現?

排頭檔案 2024-02-19 12:56:41

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中美兩國的表現可謂是天壤之別。在中國這裏,2009年首次公開亮相的“東風-15C”導彈因采用了雙錐體構型,在飛行中段和末段具備有限的變軌能力,再加上超過5馬赫的飛行速度,故被認爲初步邁入了高超音速武器的門檻。隨後出現的“東風-17”和去年于美軍“泄密門”事件中曝光的“東風-27”導彈,則基本屬于國産第二代和第三代高超音速武器,它們均采用了更爲先進的乘波體滑翔技術。但在美國這裏,其至今都沒能成功列裝哪怕一款高超音速武器,甚至連一次完全成功的試射都沒有。而今,不僅是高超音速導彈,美國空軍前期投資3億多美元的高超音速戰機項目也打水漂了……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取消“暴亂計劃”項目

據美媒《航空周刊》報道,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以“作戰需求不足和定位不明”爲由,決定取消名爲“暴亂計劃”的吸氣式高超音速戰機項目。在2年前,美國空軍曾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3.34億美元的合同,委托洛·馬研發設計該機。但現在看來,曾被視爲SR-71“黑鳥”超音速戰略偵察機後繼型號的SR-72,即“暴亂計劃”戰機項目,就這樣戛然而止了。

上世紀誕生的3馬赫偵察機SR-71

從美軍對“暴亂計劃”的戰機性能定位來看,SR-72的飛行速度將達到SR-71的約2倍,即6馬赫以上,實現真正的高超音速飛行。而與SR-71專攻高空高速戰略偵察任務不同,美國空軍希望SR-72同時具備更多功能和技術特征,即偵察、對地對海打擊、長航時滯空、隱身和高超音速飛行等。也就是說,SR-72乃是一款“高超音速多用途戰機”,這或許就是該機的研發工作最終走入死胡同的根本原因所在。

SR-72被定位爲一款多用途高超音速戰機

必須承認的是,“多用途”概念已成爲諸多現代戰機、尤其是戰術類飛機的一大主流思路。畢竟,若能以一款型號的飛機執行多種任務,就無需開發和采購多款不同型號的單一功能飛機,在效費比上很劃得來。但也正因如此,在“多用途戰機”的工程實現和功能取舍等方面,人們往往很容易陷入一個“看不見的陷阱”,那就是“貪大求全”。

殲-16是一款成功的多用途戰機

以戰鬥機來看,當前較爲成功的多用途戰機有這麽幾個案例,即中國的殲-16、美國的F-15E“攻擊鷹”和法國的“陣風”,它們既可用于爭奪制空權,也有著出色的對地和對海打擊能力。但在具備“多用途”的同時,這些戰機一定都有一個位于“金字塔塔尖”的核心功能,那就是擁有強大的制空作戰能力。在優先滿足制空作戰需求和性能的情況下,再逐步拓展出其他各類功能。

原型機試飛階段的X-35

至于反面案例,即“貪大求全”的典型,自然就要屬美國的F-35系列隱身戰鬥機了。在研發之初,F-35被定位爲一款“以對面攻擊任務爲主,具備一定空戰自衛能力的低成本隱身戰機”,且還要滿足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這三大軍種的通用。而隨著情況和需求的變化,制空作戰被提到與對面打擊任務等同的高度,相關設計被迫大改,于是我們就看到如今的F-35陷入“面面俱到卻又面面不到”的窘境了。

F-35的飛行性能不佳

論制空作戰,F-35拉胯的飛行性能顯然絲毫不夠看,尤其是無法執行對飛行速度和爬升能力要求極高的緊急截擊任務。而在對面打擊方面,早期的F-35被曝彈艙尺寸不足,不得不修改彈艙設計以容納部分大尺寸彈藥,但這又不可避免地影響了機內空間,尤其是擠壓了機內油箱的容積,導致作戰半徑和航程都相對有限。最麻煩的一點在于,如今的F-35早已背離了美軍最初提出的“低成本戰機”設想,在生産和采購方面都有著不菲的成本。隱身+低成本+三軍通用+空戰+對面攻擊,正是這種“我都要”的貪心想法,讓F-35成了這樣一架“整體性能不上不下,價格卻高得嚇人”的飛機。

美軍對SR-72的想法是“我都要”

在SR-72戰機項目的身上,我們也能看到與之類似的“我都要”的色彩,即高超音速+隱身+偵察+打擊。爲了保證6馬赫的最大速度,SR-72的氣動外形必然較爲細長,且會采用乘波體滑翔技術,還要有較大的機內油箱來支持較長時間的高超音速飛行。但較大的機內油箱必然會與機內彈艙形成矛盾,SR-72是否能在實現高超音速能力的同時,還具備足夠的攜彈量,尤其是機內彈艙的尺寸能否容納一些大型彈藥,以便滿足美軍爲該機賦予的對面打擊能力,就是個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了。

“我都要”會大大增加項目難度

若想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讓機內油箱的容積和彈艙尺寸都達到較爲理想的程度,唯一的辦法就是放大整機尺寸。然而,這會帶來飛行阻力和機身重量加大的困擾,對實現隱身和高超音速飛行帶來不利,進而對隱身技術和航空發動機提出更高的要求,實屬是“自己給自己制造困難”。既然美軍不能在功能和技術方面列出一個“從高到低”的優先度排序,而是固執地走在“我都要”的路線上,那自然只能被如今的結果所打臉,即SR-72戰機陷入了“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困境,乃至最終被取消……

高超音速戰機還是由中國來實現吧

所以說,從單一功能拓展而來的“多用途戰機”,要遠比一上來就“貪大求全”的所謂“多用途戰機”穩妥得多。美國不光在高超音速技術方面遠遠落後于中國,還在“多用途戰機”方面繼續走著F-35的失敗路線,SR-72能成功就怪了。至于說人類首款實用化的有人駕駛高超音速戰機,還是看中國的吧,恐怕也唯有中國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5 阅读:3455
评论列表
  • 2024-02-19 13:53

    別被蠱惑,SR-72大概率已經服役了,之前權威官方圖被泄露過

  • 2024-02-19 17:50

    美國太遠,說說山東吧

  • 2024-02-20 05:21

    美國人最擅長戰機研制之初吹大牛,然後造著造著就成四不像了,既壓低不了成本又達不到研制初期吹牛的指標,只能拼命縫縫補補改進已經成老爺機F15和F16了,至于吹上天的天價嬌氣的F22愛撫娘娘只能打入冷宮,等待拆解回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