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一圈、三帶”養老産業發展格局初見成效京津來冀康養老年人超過12萬人

河北新聞網 2024-05-16 08:21:13

河北日報訊(記者馮陽)從省政府新聞辦5月15日召開的“河北省支持康養産業發展若幹措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北著力構建的“一區(環京24縣市區養老核心區)、一圈(高鐵1小時養老服務圈)、三帶(燕山、太行山、沿海康養休閑産業帶)”養老産業發展格局初見成效,京津來冀康養老年人超過12萬人。

養老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領域。河北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優勢、價格優勢,大力推動康養産業提質增效。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翟增軍介紹,對標京津高水平養老服務和高端化養老需求,河北加強與京津對接協作,積極建立高質量高標准的服務體系。

如今,三地養老服務更趨協同。三地進一步細化了京津冀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結果互認、老年人能力評估結果互認相關政策,實現“同質同標”。建立健全京津冀異地養老機構運營補貼制度,河北養老機構收住京津戶籍老年人,可同等享受京津養老機構運營補貼。

康養産業的發展,離不開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三地已建立京津冀區域聯盟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機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秦皇島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石家莊醫院等8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相繼落戶河北。協同建設40個京津冀醫聯體,實現設區市全覆蓋。

醫療保障是減輕群衆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的重大制度安排。

省醫保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勝群介紹,該局圍繞支持康養産業發展,一方面及時將康養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從制度上減輕入住老年人看病就醫費用負擔;另一方面積極破除京津冀異地就醫醫保直接結算政策機制障礙,從政策上吸引更多京津老年人來河北康養。

目前,環京24縣市區爲京津參保群衆提供養老就醫直接結算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零售藥店分別達到2117家、2713家。今年以來,京津參保群衆到河北環京津24縣市區門診人次同比增長221.55%。

值得一提的是,京津冀實現異地就醫醫保直接結算免備案。今年同時間段與2023年政策實施前(1月1日至3月31日)相比,京津參保群衆到河北門診人次分別增長138.73%、143.91%,住院人次分別增長36.71%、89.53%。

2023年3月10日起實現北京參保群衆到河北就醫使用北京醫保目錄直接結算,在全國率先破除異地就醫按照就醫地醫保目錄報銷結算這一政策機制障礙。今年同時間段與2023年政策實施前(1月1日至3月10日)相比,北京參保群衆到河北門診次均費用降低70.2元、降幅25.9%,住院次均費用降低2309.7元、降幅18%。

“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是黨中央賦予金融業的一項重大任務。”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北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趙江介紹,近年來,該局聚焦四方面工作,推動金融支持康養産業發展和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

引導銀行業加大信貸投放。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省銀行業支持養老服務、康複醫院等康養相關産業授信金額121.8億元,貸款余額55.7億元。

優化金融産品和服務模式。針對康養産業長周期微利、抵質押擔保不足、中小民營企業較多的特點,推動銀行保險機構推出特色化金融産品。比如,國家開發銀行設立了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貸款,中國銀行針對養老産業特點匹配養老信貸産品。

推動“險資入冀”布局養老産業。支持保險機構總部通過自建養老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等方式,滿足群衆多樣化需求。其中,泰康人壽“泰康之家·冀園”項目可提供890個養老單元,配建一家170張床位的二級康複醫院,預計總投資超10億元。

推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2023年以來,試點地區保險機構承保1647.2萬人,賠付支出6.1億元,賠付人次52.3萬人。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