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越軍有支部隊攻入廣西,中國軍民攜手殲敵855人

枕貓 2024-05-08 10:07:08

1979年的寒冷早春,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深山密林裏,一場緊張的軍事對抗正在悄然展開。廣闊的邊境線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士兵與南甯地區的民兵肩並肩,面對著越南軍隊的強勢挑戰。

越南338師460團在猛烈的炮火支持下,已經悄然滲透到中國的板爛地區,意圖通過一系列的快速突擊,切斷中國的戰略通道。

這一行動不僅是對中國領土的侵犯,更是對中國軍隊戰略部署的嚴峻考驗。中國軍隊的480高地,一處關鍵的地理位置,成爲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越軍試圖通過占領此地,進一步深入中國境內,而中國軍隊和民兵必須堅守這最後的防線,阻止越軍的進一步侵襲。這片邊疆小鎮的甯靜是否能夠被重新找回?

自衛反擊戰的開展

在1979年的中越自衛反擊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采取了明確的戰略部署,分東西兩線對越南進行軍事打擊。東線的部隊主要集中在廣西邊境地區,而西線則部署在雲南的多個關鍵點。

兩線部隊的協同作戰旨在形成對越南黎筍政權的有效壓迫,迫使其撤回在柬埔寨的軍事行動,並緩解其對中國南部邊境地區的威脅。東線部隊在行動中顯示了極高的效率和進攻速度。

他們首先對越南邊境的防禦工事進行了猛烈的炮擊,隨後步兵和裝甲部隊迅速推進,突破了越南的前線防禦。在炮火的掩護下,工程兵團迅速修建臨時橋梁和道路,保證了後續部隊的快速進攻和物資的補給。

東線的主攻方向是向越南北部的重要城市和軍事基地推進,以切斷越南軍隊的後勤補給線,同時施加政治壓力。西線部隊則采取了戰略包圍的行動。他們在邊境地區進行了廣泛的布防,防止越南軍隊的潛在突破或反撲。

西線的部隊同時對越南邊境的幾個重要通道執行封鎖和控制,目的是隔斷越南與柬埔寨的直接聯系,從而削弱其在柬埔寨的軍事影響力。此外,西線部隊還通過對越南邊境小鎮的控制,收集了關于越軍部署和動態的重要情報。

在行動的執行過程中,中國軍隊展現了高度的紀律和執行力。戰鬥中,步兵部隊在坦克和裝甲車的支持下,有效地壓制了越軍的抵抗。炮兵部隊則根據前線的情況,實時調整炮擊目標和彈藥種類,確保對越南軍事設施和兵力集結地的精確打擊。

同時,通信兵確保了指揮中心與前線部隊之間的通信暢通無阻,爲戰場上的快速決策和指揮提供了支持。在兩線部隊的協同作戰下,越南的邊防線被迅速突破,多個邊境城鎮和軍事基地落入中國軍隊手中。

這種迅速的戰術執行和戰略推進,給越南政府和軍隊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和物理壓力,迫使其必須重新考慮其在柬埔寨的軍事行動。中國軍隊的行動不僅是對越南軍事挑釁的直接回應,也有效地減輕了越南對中國南部邊境地區的軍事壓力。

板爛地區的戰事

1979年2月22日,越南338師對中國板爛地區的三個高地發起了長達8小時的炮擊。這一行動顯露了越軍的戰術意圖,即通過集中炮火制造突破口,企圖在戰線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越軍的炮火主要集中在這三個戰略位置,他們以連續不斷的炮擊來軟化中國的防線,爲隨後的步兵攻擊創造條件。在炮擊開始的初期,中國板爛地區的守軍遭受了重大壓力。越軍的火炮以高密度的射擊頻率和大量彈藥投放,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癱瘓中國軍隊的防禦能力。

炮彈在高地上形成了深坑,翻起了大片土地,濃煙和塵土遮天蔽日,爆炸聲震耳欲聾。盡管如此,中國的邊防部隊依舊堅守陣地,努力維持防線的完整。

中國軍隊的指揮官原本預計越軍可能會轉移部分兵力去支援其他更爲緊張的戰線,因此在板爛地區的軍事部署相對較弱。在當時的情況下,僅有廣西軍區邊防1團1營2連駐守此地。這個連隊由于人數和火力的限制,面對越軍的密集炮擊顯得捉襟見肘。

越南338師的炮擊策略不僅僅是隨機的轟炸,而是有選擇性地集中在關鍵的通路和補給線上。這種策略的目的在于切斷板爛地區的後勤支援,增加中國部隊的補給困難,從而削弱其戰鬥力。

隨著炮擊的持續,越南步兵部隊開始在炮火的掩護下,組織小規模的突擊隊伍試圖滲透中國的防線。中國軍隊在炮擊和嘗試突破的壓力下,進行了迅速的調整和反應。

1團1營2連的官兵利用現有的地形優勢,如山地和溝壑,構築臨時防禦工事,同時調整射擊角度和射程,以最大化利用手中有限的火力資源。他們使用了迫擊炮和機槍進行反擊,盡管火力相對有限,但憑借地形和臨戰經驗,成功地阻止了越軍的多次突破嘗試。

在持續的炮擊和交火中,廣西軍區邊防1團1營2連表現出了極高的戰鬥意志和頑強的抵抗力。他們通過無線電與後方保持聯系,彙報戰況,請求緊急支援。

在這種緊急情況下,上級指揮部迅速作出反應,調派了近距離的預備隊伍進行增援,並通過空中和地面兩種方式快速投送了必要的補給,包括彈藥和醫療物資。

激烈的交戰與援軍的到達

在緊張的板爛地區戰事之後,越南460團在猛烈的炮擊支援下組建了一個專門的攻堅戰鬥營。這一戰鬥營由多個連隊組成,每個連隊都經過特別的戰鬥任務訓練,裝備了大量自動武器和手榴彈,准備對中國防線發起強攻。

隨著越南炮兵的持續火力支援,460團成功突破了初始的防禦線,迅速向內陸推進,目標直指480高地,這裏是控制整個板爛地區的關鍵。480高地因其地勢優勢成爲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高地提供了對周圍地區的廣闊視野和射程優勢,誰控制了480高地,誰就能有效地監控和攻擊對方的進一步行動。因此,越軍460團將此地視爲突破中國防線的決定性目標。中國軍隊在480高地的守軍,在越軍炮火的覆蓋下遭受重創。

隨著越軍步兵的逼近,情況變得越來越危急。在這種壓力之下,中國軍隊的副連長李以柱決定親自上陣指揮戰鬥。李以柱帶領手下官兵,在不斷的炮火和機槍掃射中進行頑強的抵抗。他們利用高地的天然壕溝和已經構築的防禦工事,對越軍進行反擊。

戰鬥中,雙方均使用了大量的手榴彈和燃燒彈,致使高地多次在雙方之間易手。隨著戰鬥的持續,中國軍隊在人員和物資上開始出現短缺。在這緊要關頭,廣西甯明縣的援軍及時抵達戰場。

此次援軍包括民兵82迫擊炮連、民兵通訊連和民兵機槍連,共計約260人。這些民兵部隊雖然裝備和訓練不如正規軍,但他們的到來顯著提高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和士氣。

民兵82迫擊炮連迅速部署在高地的安全位置,開始對越軍控制區進行迫擊炮火覆蓋。通訊連則迅速建立起戰場通信網絡,確保前線部隊與後方和援軍之間能夠有效溝通。機槍連則在高地的關鍵防線上部署重機槍,爲中國軍隊提供了火力支持。

戰事的結局與影響

隨著戰事的持續升級,廣西軍區邊防1團5營、原成都軍區第50軍148師指揮部及442團,以及南甯地區11個縣市的參戰民兵,從廣西龍州縣方向加急調動,陸續抵達戰場。這一增援力量的到來顯著加強了中國軍隊的戰鬥配置,爲前線官兵提供了急需的支援和補給。

在廣西軍區邊防1團5營的部隊中,士兵們攜帶了重型武器和額外的彈藥,迅速進入戰鬥位置,布置在關鍵防守點以加強防線。148師指揮部則迅速搭建起臨時指揮中心,開始協調各營的行動與支援,確保戰鬥的連貫性和效率。

442團的到來則爲戰場提供了新的戰術選項,他們在夜間作戰和迂回戰術方面具有豐富經驗,此能力在與越軍的較量中尤爲關鍵。南甯地區的民兵則由當地志願者組成,雖然他們大多數未經嚴格的軍事訓練,但他們的參與極大地提升了前線的人力資源。

這些民兵裝備簡單,主要攜帶輕武器和基本的裝備,但他們的到來極大地鼓舞了正規軍的士氣,同時也增加了防線的密度和複雜度,爲越軍的攻勢增添了更多阻礙。此時的480高地,已經成爲了戰事的焦點。

越南338師460團在炮擊支援下試圖多次反撲,企圖重新奪回失地。他們的攻勢多次針對中國軍隊的防線發起沖擊,但每次都遭到了中國軍民的激烈抵抗和反擊。每一次越軍的攻勢都伴隨著猛烈的炮火和射擊,但隨著中國增援部隊的到來,這些反撲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在沖突中,480高地的戰鬥特別激烈。夜間,越軍嘗試利用黑暗掩護進行突襲,但中國軍隊利用已經布置好的照明彈和夜視設備有效地監控並回應每一次移動。隨著戰鬥的持續,越南338師的士氣和物資開始逐漸耗竭。

直至3月11日,戰事已接近一個月。盡管越南方面死守,但面對中國軍隊日益堅固的防禦和反撲能力,其攻勢明顯減弱。當天,148師指揮部接到撤退命令,標志著中國軍隊開始有序撤回國境,結束了這場曠日持久的邊境沖突。

戰鬥結束後,據統計,越軍損失達到了855人,中國方面也付出了230多人的傷亡代價。

參考資料:

徐林平,郭秀.探析中國對越自衛還擊作戰[J].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1):17-21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