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終于達成“共識”:美禁止芯片出口中國,中國禁用美國芯片

蓉城滄桑大叔 2024-05-12 16:16:02

最近,美國宣布取消高通和英特爾向中國高科技企業華爲出口芯片的全部許可證。盡管這一消息看似重大,但實際上並未激起公衆如同以往那般廣泛的關注。這種反應的淡化可以歸因于國人對于美國此類措施的反複出現已經見怪不驚。

相對于美國對華爲的出口限制,中國對美國的反制措施反而更受關注。2024年3月底,中國公布了一系列公務部門采購電腦和服務器的新標准。根據這些標准,實際上禁止了英特爾和AMD等進口芯片、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以及國外開發的數據庫軟件的使用。

緊接著,又在4月份,我國建議國內電信運營商在龐大的通信設備和系統中,逐步替換進口芯片,以國産芯片取而代之。雖然自始至終從未提及美國芯片一個字,但這一倡議的核心目標顯而易見:減少對美國芯片的依賴,直至全面棄用。

這樣,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在中美多年來難得一致的措施下,美國的五大芯片制造商——英偉達(NVDA)、英特爾(INTC)、美光科技(Micron),以及高通(QCOM)和超威半導體(AMD),以及軟件行業巨頭微軟,在中國市場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事實上,自2021年我國芯片進口額達到4397億美元的高峰以來,進口額已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22年,進口額同比下降5.50%,至4156億美元;2023年,這一數字再次減少15.93%,降至3494億美元。

這一連串的數據反映出我國在減少對外部芯片依賴方面取得的進步,同時也展示了國內芯片産業的快速發展。截至2024年1-4月,我國芯片進口額僅爲48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1.40%,進一步顯示出我國在芯片自給自足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在全球經貿和科技發展的舞台上,中美兩國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近年來,由于貿易戰、科技戰、全球治理體系中的角色分配與位次轉換等一系列複雜因素,兩國之間的關系日益緊張。直至2024年5月,中美兩國終于就一項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高科技産品達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識”:美國禁止芯片出口中國,中國禁止使用美國芯片。

中美這一“共識”的達成不僅僅是兩國之間貿易關系的調整,更是對世界科技格局的重新定義。芯片作爲現代科技産業的核心,可以說與國家安全和經濟命脈息息相關。美國禁止芯片出口中國,實質上是在限制中國在關鍵領域的發展。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5G等領域,美國的芯片禁令還是對中國在這些方面的産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帶來了嚴重挑戰。而中國禁止使用美國芯片,則意味著中國的自主研發替代方案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並將加速推動本土芯片産業的發展。

同時,這一從未有過的奇怪現象,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格外關注和衆多熱議。有人認爲, 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似乎正朝著更加複雜的方向發展,將加劇全球科技領域的分裂與競爭,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科技冷戰。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他們認爲,這或許可以爲全球科技産業的多樣化發展帶來契機,促使各國更加重視自主創新,加速科技進步的步伐。

對于中國而言,面對美國芯片禁令的挑戰,很可能對本土芯片産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憑借龐大的市場和豐富的人才儲備,以及全國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中國芯片産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同時,中國還將積極尋求國際合作,加強與其他國家在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全球科技發展的互利共贏。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 2024-05-23 12:22

    現在的情況是高端的進口不了,低端的不用進口,期待中國能夠迎頭趕上。

  • 2024-05-25 00:42

    黴國說中高端芯片不能出口到中國,中國說既然這樣,那麽所以的黴國芯片都不要進口過來了

蓉城滄桑大叔

簡介:分享、學習科技資訊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