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被滅的民族,壞事做盡暴虐無道而被剿殺,名字很耳熟

淺弋道曆史 2024-05-08 10:46:24

在中國曆史上,五胡十六國時期是一個動蕩混亂的時期。這段時期從晉朝滅亡到南朝宋的建立,曆時約135年,期間出現了16個政權,其中就包括由羯族人建立的後趙政權。五胡是指匈奴、鮮卑、羯、氐、羌等非漢民族,他們在這段時間內相繼建立政權,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變革。

後趙政權由羯族人建立,其興起和滅亡都充滿了悲壯的色彩。

關于羯族的起源和來曆,曆史上確實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有些學者認爲他們是大月氏的一支,也有說法認爲他們是康居族的一部分,甚至有人認爲他們是匈奴的一個分支,還有一種說法認爲他們是來自歐洲的白種人。不過,大多數學者認爲羯族是來自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

雖然羯族人可能不是匈奴人的直系後裔,但他們與匈奴人有著密切的聯系。早在漢朝末年,南匈奴就歸附了漢朝,並被安置在今天的山西北部地區,而羯族人也隨之定居在這一地區。

在進入中原並建立政權之前,羯族人的文明程度相對較低,他們是典型的遊牧部落,沒有文字記載,風俗習性也比較原始。他們的社會組織比較簡單,婚喪嫁娶沒有特定的日期,死後一般采用火葬。

在三國時期和西晉時期,羯族人一直處于邊緣地帶,是曆史舞台上的配角。他們既受到匈奴人的統治,又受到中原王朝的影響,經常處于各種勢力的欺壓之下,被視爲民族鄙視鏈中的底層人物。

然而,羯族人後來能夠崛起,與一個人的關系密不可分,那就是石勒。石勒是一個在亂世中脫穎而出的英雄人物,他從奴隸身份崛起,最終成爲了一方枭雄。

石勒的父親是羯族部落的一位小頭目,生活在山西。在八王之亂爆發並導致山西發生大饑荒後,石勒不得不跟隨難民逃離家鄉,但不久被司馬騰的人抓獲。司馬騰爲籌集軍費而抓賣胡人,石勒無奈成爲其中的受害者。

被賣到山西後,石勒得到了一個特殊的待遇,因爲他的外貌與中原人不同,被認爲有特殊之處,因此獲得了自由,並被托付經營一個農場。在農場經營期間,石勒結識了一個叫汲桑的人,二人志同道合,經常探討人生理想。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石勒和汲桑決定在亂世中謀求一番事業。他們召集了十八人的團隊,開始招兵買馬,四處搶劫,逐漸壯大勢力。最終,他們加入了司馬穎的隊伍,後來又投奔了劉淵。

在劉淵的領導下,石勒逐漸擴大了勢力範圍,征戰山東、河北等地,最終成爲幽州並州二州刺史。318年,漢趙國發生內亂,石勒借機與東晉正式決裂,並在十多年後成功擊敗劉曜,于330年稱帝建立了後趙,羯族人的勢力也達到了頂峰。

後趙的統治者們的殘暴行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但這段曆史也反映了當時政治和社會的諸多問題。石勒和石虎的暴政導致了後趙國內外的混亂和苦難,這其中既有對漢族百姓的殘酷迫害,也有對其他民族的鎮壓和屠殺。然而,這段曆史也反映了當時政治權力的腐敗和社會秩序的混亂,以及對不同民族之間關系的複雜處理。

在後趙內亂的時期,冉闵頒布殺胡令,對胡人進行大規模的屠殺,這種行爲無疑是極端殘忍的。

羯族人的崛起和覆滅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篇章。他們在一段時間內統治了中原地區,但他們的統治卻是以殘暴和暴力手段爲基礎的。這種統治方式最終導致了他們的滅亡。然而,這一曆史事件也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啓示:文明和暴力永遠不能並存。一個民族如果只是靠武力維持統治,而不注重文明建設,最終只能走向滅亡。相反,只有通過文明的發展,民族之間才能實現和平共處,共同繁榮。這是人類曆史長河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經驗教訓。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1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