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個子比其他同齡娃矮,就說明發育的不好嗎?看這點

兒科醫生鮑秀蘭 2024-03-22 11:03:28

在孩子身高這件事上,幾乎沒有家長不焦慮,尤其是看到自己孩子明顯比同齡孩子矮,更是各種糾結懷疑:擔心孩子是不是沒吃好,要不要去做檢查,是不是矮小症,等等。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于孩子矮小的事情。

一、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矮小?

首先大家要明確一點,身高沒有絕對的標准,但是有一個相對的範圍。家長感覺自家孩子矮,或是看到自家孩子比別人矮,這些都不能作爲判斷矮小的標准。

爲了科學了解孩子的身高發育狀況,最有效的方法是參考標准生長曲線。這條曲線綜合了身高、體重、頭圍等多項數據,能夠爲我們提供一個全面的參考。

具體來說,如果孩子的身高數據與同齡、同性別、同地區、同種族的正常兒童相比,低于其平均水平的兩個標准差(-2SD)或三個百分位(-1.88SD),那麽我們可以初步認爲孩子的身材可能偏于矮小。

舉個例子,如果將100個同性別、同年齡的孩子由低到高排隊,排在前3名的孩子就可能患有矮小症。

因此,判斷孩子矮小的最好工具就是標准生長曲線,除了這個,家長還要定期檢測和追蹤孩子的身高發育狀況,如果發現孩子身高不僅位于3分線以下,還在進一步往下掉,則要尋求醫生,做進一步相關檢查,排查是否有疾病方能問題。相反,發現孩子整體健康和發育狀況理想,而且身高也在穩步增加,則不需要過度擔心。另外,在兒童身高判斷方面,有時候醫生也會建議給孩子測骨齡,就是對左手或手腕進行X線檢查。但是對于7歲以上的孩子,測骨齡也許可以預測到孩子成年以後的身高。二、矮小就一定代表有問題嗎?

矮小只是一種症狀,實際上孩子身高跟遺傳,營養,睡眠,運動、環境等各種因素都有關,不同孩子的矮小原因也會有不同。

有的孩子身材矮小並不代表著他存在健康問題或是一直身高矮小。如果由于遺傳原因,孩子家族本身就身材矮小,但是孩子的發育情況正常,或者青春期發育稍後但成年後身高達到正常水平,這都不能斷定孩子矮小是有問題的。

再者,即使孩子天生身材矮小,但只要身體健康、沒有其他病症,也不能僅憑身高就判斷孩子存在健康問題。

當然,也有一些身材矮小的情況與疾病有關。例如,生長激素的缺乏或分泌不足可能導致身高無法正常增長;遺傳性疾病如唐氏綜合征也可能導致身材矮小;又或是營養不良、慢性疾病以及宮內發育遲緩等因素,都會對孩子的身高發育帶來不利影響。

因此,關于孩子身高矮小的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同時也需要聽取專業醫生的建議,以保證孩子可以健康成長。

三、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科學增高?

①建議家長養成定期爲孩子測量身高的好習慣:每3個月至少進行一次定點、定時的身高測量,這樣才能准確掌握孩子身高水平及生長速度。

在測量身高時候要注意“三同原則”,即同一時間、同一測量尺和同一測量人,這樣才能確保測量結果的准確性和可靠性。

通過持續的身高監測,家長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爲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支持和引導。

②保證孩子獲得優質的睡眠。只有當孩子獲得充足的優質睡眠時,才能有效促進他們的身高和智力發育,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和情緒管理能力。

③爲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們應努力營造一個溫馨、輕松的家庭氛圍。避免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學習壓力,讓他們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中自由成長。同時,我們也要避免在飯前和睡前這兩個關鍵時段批評孩子,這樣才能避免影響他們的食欲和睡眠質量。要知道一個充滿愛和支持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

④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運動,運動不僅可以促進孩子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還可以有效推動骨骼的發育。這樣讓孩子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還能促進孩子茁壯成長。

⑤五谷雜糧、新鮮水果、蔬菜以及魚肉蛋奶等食物,都是孩子獲取全面營養的重要來源。這些營養豐富的食物不僅有助于孩子的身高發育,更對孩子的健康具有積極作用。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要保持營養均衡攝入,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挑食。

總而言之,相比于過分依賴藥物追求孩子身高的增長,不如從現在開始,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孩子的健康成長中,從日常飲食、充足睡眠到適度運動等方面做起,用心陪伴孩子,爲他們創造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讓他們在充滿愛的家庭中成長,以及培養一份伴隨他們一生的自信和勇氣。

0 阅读:70

兒科醫生鮑秀蘭

簡介:寶秀蘭中心首席專家,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