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把脈、機器人拼魔方……你想不到的他們做到了!

新黃河 2024-03-28 11:31:00

每年,山東省實驗中學國際部的科技展都是最受學生們喜歡的活動之一,因爲它猶如一個智慧與創意的“集市”,讓學生們的創造力可以無限迸發、碰撞。今年的3月25日,山東省實驗中學國際部第12屆科技展再次熱鬧開場,國際部高一年級學生的19個研究課題亮點紛呈,給師生們帶來了一場“創造力”的盛宴。

有“VR”也有“機器人”,19個研究項目看點多多

“我也來試試!”本屆科技展上,一個熱門“攤位”前圍滿了等待參觀、體驗的師生。現場,體驗者們戴上VR眼鏡,即可“探秘”自己的身體穴位,這種新奇感讓圍觀者躍躍欲試。

高一學生王屹森告訴記者,這是他與團隊小夥伴耗時1年時間做成的研究課題“VR科學項目”,目的是幫助中醫初學者精准識別人體穴位。“項目包括一個VR眼鏡與相關的電腦程序。”王屹森說,這個課題涉獵了計算機、生物與經濟學知識,在研究中,他們也到醫院進行了實地的調研與采訪,“在我們看來,做課題不是空洞的想象,要有所社會功用,我們也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在VR科技運用于生物或者醫學教學有所助益。”

研究課題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王屹森說,這個過程中不僅學科知識得到了提升,他們的團隊協作也更默契。“一開始,大家選題時是有分歧的,經過不斷地磨合、探討,最終達成一致。”此外,團隊的成員們也提到,大家通過此次協作,對計算機的了解也更多。“本來5個人中只有2個人精通計算機,後來,精通的人越來越多。”

“VR科學項目”看點滿滿,“魔方機器人項目”則是趣味多多。“我們中尚且很多人不會複原魔方,沒想到機器人做到了!”現場,一名學生感歎。在現場記者也看到,機器人在短短幾分鍾的時間裏,就將一個隨意打亂的魔方還原。該項目小組的成員時紹旸、戴璞瑞介紹,他們通過編程來“控制”魔方,最快1分鍾可以複原。

科技對生活的改變多種多樣,我們廣袤的大自然更是有著生物百態。高一學生陳奕铎與小夥伴們的“攤位”中帶來了100余種昆蟲,蝴蝶、甲蟲、婵、蛐蛐、蜻蜓……他們的項目是“南部山區昆蟲種類研究”。陳奕铎說,昆蟲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對昆蟲進行分類,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個多樣化的動物群體,並揭示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

涵蓋多學科領域,原創課題提升學生的探索精神

記者了解到,本屆國際部科技展共有19個研究課題,涵蓋生物、化學、物理、數學等多個領域。科技展于2023年12月在正式啓動,學生們曆經組隊、選題、實驗、課題研究以及展板制作等一系列挑戰,最終進行了成果展示。

山東省實驗中學國際部主任季京仁介紹,科技展是國際部的傳統活動,每年的科技節是爲學生們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科技創新成果的平台,學生們可以通過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來吸收更多的知識,並了解最新科技的發展趨勢。“課題均由學生基于生活中的觀察自主確定選題。”季京仁提到,學生們浸入式學習,學會如何查找資料和分析問題、學會如何全面地看問題、學會邏輯思維和發散思維、學會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這些能力,會讓學生未來學習和職業發展受益。

記者了解到,自2013年4月1日舉行首屆科技展活動以來,已經成爲國際部系列品牌教育活動之一。科技展集中展示了國際部對學生的科學實踐精神和科技素養的培養,學生始于大膽思考,經過細致觀察和科學實踐,從而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在體驗中提升了對科學的認知和探索精神。

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趙世彩 通訊員:高婕

編輯:孫菲菲 校對:冬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