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東戰役最後幾乎是死局,粟裕要求支援,許世友爲何敢抗命不出兵

莫地方 2024-04-08 22:13:25

提及解放戰爭,多數人會覺得三大戰役、劉鄧大軍挺近大別山是解放戰爭時期最爲重要的戰役。

可實際上豫東戰役才是解放戰爭期間,對我軍有極爲深遠意義的戰役,這次戰役的勝利,成爲了解放戰爭能夠取得勝利的重大轉折點。

這場戰役的勝利,讓中原戰場的僵持徹底被打開,敵軍陷入了被動狀態,這場戰役如果失敗,那麽我軍將會面臨巨大的壓力,不僅華北難保,東北也會危急。

這場戰役勝利後,毛主席曾經表示:“解放戰爭好像爬山,我們已經過了山坳子,過了最吃力的階段。”

從毛主席的表態可以看出,豫東戰役的勝利,讓我軍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從而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那麽,這場戰役究竟怎麽回事,今天來聊下這場戰役,爲什麽許世友將軍會以拒絕救援被敵人包圍的粟裕大將,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個情況?

粟裕出生于1907年8月10日,湖南會同人。

1927年成爲一名黨員,之後跟隨部隊參加了多場重要戰役,在這些戰役中,粟裕表現出了令人驚歎的指揮能力,很快便成爲了我軍最爲重要的指揮員,被譽爲“戰神”。

1947年7月以後,劉鄧大軍、陳謝兵團、陳粟兵團在江淮和中原地區馳騁,開啓了解放中原的戰略任務。在這期間,我軍雖然已經在戰略上和政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可國民黨人數上還是又一定優勢,而且在大別山的劉鄧大軍在他們重兵包圍下,處境十分不易,陳謝兵團、陳粟兵團也在尋找戰機。

爲了能盡快扭轉戰局,粟裕提出自己的部隊和華野完全能留在中原戰場,配合劉鄧大軍和陳謝兵團圍殲老蔣在中原戰場的部隊。當毛主席知道粟裕的建議後考慮了許久,並沒有同意粟裕的建議,這讓粟裕有點等不住,給毛主席寫了軍令狀,表示出現任何後果會負全部責任。

毛主席在經過一番思索後,同意了粟裕的請求,並把部隊的指揮權交給他,讓他全權指揮作戰,在得到中央全力支持後,粟裕決定好好幹,堅決不辜負中央。

豫東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的第一次大規模兵團作戰,這次作戰總共有三階段,第一階段是開封,第二階段是睢杞,第三階段在帝丘店,豫東戰役前兩場打得都很不錯,能體現出粟裕大將超強指揮能力。

在打響開封戰役前,粟裕按照中央指示組建東南野戰軍,打算在中原地區,好好打一場殲滅戰。在一切准備完成後,中央先是暫緩了華野三個縱隊南下的命令,要求粟裕必須在短時間內殲滅中央地區的國軍主力。

接到中央的命令後,粟裕感到了責任重大,于是他開始了積極部署和調整,並且和中央毛主席進行溝通,吸取更方面建議,注定了圍殲國軍第五軍的計劃,這項計劃很快得到了中央的批准,在這起家國軍也發現了我軍的策略,于是決定阻擊我軍。那時候我軍的兵力比不上國軍,如果貿然和敵人對陣,有可能會因爲兵力不足,爲了彌補我軍的不足,粟裕決定向開封發動進攻。

開封是河南省保安司令部守在地,在這裏部署了四個重兵集團和十二個正編師及二十七個旅,從兵力部署上可以看出,國民黨深知開封重要性,所以他們在這裏部署了重兵,從而確保開封進退都有一定自由,完全不擔心我軍會對開封發動進攻。

很快,中央批准了粟裕作戰計劃,很快我軍在6月17日發動進攻,經過五天的激烈戰鬥,我軍在6月22日成功解放開封,開封戰役中我軍總共殲滅4萬多國軍,這一戰的勝利,很快讓我軍的士氣得到了上漲。

開封的淪陷,讓老蔣很生氣,第一時間將邱清泉、區壽年、劉汝明調集到開封前線,希望能第一時間拿回開封,並擊潰粟裕。面對國軍的強大壓力,粟裕經過一番思考後,決定在開封地區對邱清泉和區壽年部發動進攻。

邱清泉多次和我軍交鋒,所以知道一旦孤軍深入來到開封,有可能遭到我軍包圍並殲滅,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邱清泉要求部隊謹慎前行,一旦發現部隊,第一時間退出。

粟裕知道如果自己調出主力,邱清泉有可能不應戰,這樣一來有可能導致我軍作戰計劃崩盤,爲避免這種情況出現,粟裕決定優先對付區壽年,區壽年和邱清泉不一樣,他對我軍不熟悉,部隊兵力比不上邱清泉,無力和我軍作戰,而且開封得失問題不會落到自己頭上,所以他的整體行軍速度比較慢。

很快,粟裕開始進行部署,先是放出消息陳世渠兵團已經撤走開封,邱清泉在得知消息後,立即進行了一番分析,認爲我軍會有大動作,于是決定拿出一個旅配合劉汝明收複開封,自己則是帶領主力繞過開封追擊陳世渠兵團。

區壽年在得知情況後,認爲此戰大功將屬于邱清泉,于是他放緩了行軍速度,兩軍之間留出了四十公裏的空檔,這也給粟裕圍剿區壽年兵團提供了有利條件。

很快,粟裕調集了主力,在睢縣一帶包圍了區壽年兵團,區壽年看情況不對,第一時間上報南京,南京方面得知情況後,立即進行分析,就是粟裕打算打造第二個孟良崮,老蔣堅決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第一時間調動了胡琏、邱清泉、黃百韬部全力救援區壽年。

爲了能給區壽年大氣,老蔣親自來到區壽年上空指揮作戰。

這時候,我軍還沒有徹底拿下區壽年兵團,在這關鍵時刻國軍的援軍距離我軍只有10裏,而且外圍還有胡琏、孫元兩兵團,如果不能及時撤走的話,有可能粟裕將成爲敵人包圍的一方。

在這時候,黃百韬突破了我軍的阻擊,不斷向區壽年靠近,粟裕得知情況後,決定放黃百韬部進來,一舉消滅區壽年和黃百韬兩個兵團。

黃百韬在進入包圍圈後才發現,區壽年兵團已經幾乎全軍覆沒,而這時候他也面臨同樣的情況,爲此他第一時間想到了突圍,但是他的突圍都被粟裕擋住,在沒辦法情況下,他要求邱清泉第一時間支援自己。

面對如此危局,邱清泉沒有了往日的神氣,他決定全力救助黃百韬,而粟裕也派出了一個縱隊阻擋邱清泉進攻。

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粟裕決定吃掉黃百韬兵團,阻擋邱清泉兵團和外圍的胡琏、孫元良兵團,爲了能完成這項任務,粟裕致電中央,希望劉鄧大軍能配合自己阻擊胡琏和孫元良,同時請求華野山洞兵團,希望能徹底吃掉黃百韬。

這時候,只要誰有足夠的兵力,就有可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在這關鍵時刻,華野山東兵團負責人許世友拒絕了粟裕的建議,許世友之所以拒絕粟裕並給中央彙報了自己的情況:“自己不願意接受粟裕的要求,希望繼續留在內線戰場上同敵軍作戰。”

由于得不到許世友的支持,粟裕的牌很快就差不多了,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中原野戰軍調動了11縱隊圍住了黃百韬兵團。

這時候的黃百韬則是帶隊沖鋒,要求各部堅決不能撤退,敵軍士氣很高,這期間邱清泉兵團已經繞到包圍圈後方,粟裕經過一番考量後絕地個放棄繼續死戰的機會。

于是,我軍開始有序退出了包圍圈,這時候敵軍各部相繼抵達了戰場,我軍的壓力十分巨大,于是在7月6日的時候進行了最後一次戰鬥,豫東戰役也就此畫上了一個句號。

這一戰,殲敵八萬余人,區壽年兵團全軍覆沒,區壽年本人被俘,除此之外黃百韬兵團損失過半,從最終的戰果可以看出,這是一場大勝。

從最早的戰果可以看出,這一戰戰果十分不錯,可以說如果能得到許世友支持,粟裕完全可以擴大戰果,甚至會讓敵人全局覆沒都有可能,從這點來看,許世友將軍還是缺乏一定大局觀。

許世友上將雖然是我軍一位名將,但是他在全軍部署戰略和理解能力有一定欠缺,所以在之後濟南戰役打響後,許世友負責在後方管理事務。

在濟南戰役籌備期間,由于許世友不太了解前方情況,對粟裕部署做出了反對意見,許世友是我軍的元老,同時也在豫東戰役後許世友在兖州戰役,獲得了巨大的成果,接然後韋國清又拿下了漣水、宿遷,最後是王近山和聶帥徐帥三人相繼在襄樊、保北、晉中戰役中獲得勝利。許世友是我軍當之無愧的功勳,但考慮到大戰前團結是,所以便讓許世友到後方負責事務。

後來毛主席曾經表示:沒有粟裕帶領的豫東戰役獲得的勝利,就沒有後來的五路大捷勝利。

老蔣獲得了一時勝利,但是毛主席卻將目光放到全國勝利,我軍最終也在毛主席領導下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對此,你們有什麽想法?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