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大王”鍾馨稼:我捐7000萬給美國不假,但中國缺錢與我無關

司徒晝 2024-05-13 06:17:27

文|青森

編輯|司徒夜

“我給美國捐款是不假,但都是我自己的錢!中國缺錢跟我有什麽關系?”

很難讓人相信,這是身價幾十億的中國富豪能講出來的話。

但毋庸置疑,確實是“電池大王”鍾馨稼豪擲完7000萬支持美國的教育事業。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的原話。

中專畢業的他憑借中國的力量飛黃騰達。

掙著中國人的錢,依賴著中國市場生存。

一朝卻“翻臉不認人”。

真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

一招卸磨殺驢可謂是被運用得“出神入化”。

那麽竟然如此敢出言不遜,這個鍾馨稼到底什麽來頭?

他之後又怎麽樣了?

且聽小編娓娓道來。

01中藥世家,卻不走“尋常路“

鍾馨稼,原名鍾劍鋒。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出生在廣東湛江。

祖上三代學中醫。

家裏也有個小藥房,吃喝方面是一點都不愁。

鍾馨稼出生後,父母也自然希望他將來能繼承他們衣缽。

成爲一名好醫生。

鍾馨稼雖從小受家裏配藥的耳濡目染。

但還是無心于此。

逛街打陀螺,逗鳥玩狗才是他熱衷的事。

除此之外,沒事還把畫畫當作自己的“人生大事”。

于是後來也跑到了湛江藝術學校學美術。

這是一所公辦中專學校。

畢業後,他也嘗試過靠賣自己的畫爲生。

但苦于沒有任何名氣,根本活不下去。

後來沒辦法的他經朋友和家人的勸說,又報考了醫學院。

憑借多年浸染中藥世家的底蘊,加上自己的刻苦。

最終不負衆望地當上了醫學生。

本來美滋滋地還盤算著畢業後等國家分配個好工作。

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

這計劃啊,也是從來都趕不上變化。

國家改革正式頒布的一紙通文,讓他的“分配夢”可徹底落了空。

沒了“好工作”的鍾馨稼一時間也是焦頭爛額。

彼時錄像帶、收音機等玩意兒成爲了大街小巷的潮流。

鍾馨稼也趕了回“時髦”斥資買了一台收音機。

小小“鐵盒子”竟然能放出各種美妙的音樂。

還有各種人在講話評點時事的聲音。

這可讓他愛不釋手。

收音機是靠電池工作。

上世紀的收音機更是笨重。

電池動不動就不工作了,更換檢修得頻繁。

鍾馨稼通過擺弄收音機也漸漸對蓄電池行業産生了興趣。

畢竟換做任何人都會想到:

“這樣沒用的物件,可不就是等著被淘汰嗎!”

于是後來他又找到了一份在鉛酸電池廠上班的活兒。

雖然是底層,但是他卻幹得津津有味。

白天上班,晚上就研究電池制作的技術原理。

當時的工友都對他的下勁兒不解,紛紛嘲笑他“異想天開”。

但鍾馨稼只是笑笑,打個哈哈就過去了。

但他的勤奮好學也漸漸被上層注意到了。

于是把他調到了技術崗位做研發。

那可真是“正中了他的意”了。

有句話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無需任何人的鞭策,鍾馨稼靠著自己的堅持最後成功研制出了“升級改良版”的鉛酸蓄電池。

形狀更加的穩定,讓原本老電池的續航時間大大延長。

這可讓廠裏的人立馬對他刮目相看。

但殊不知,這才只是鍾馨稼邁向“潑天富貴”的一個小步。

02一波三折,東山再起

鍾馨稼研制成功後,那是信心倍增。

彼時正流行“下海淘金”的熱潮。

所有人都以爲鍾馨稼這次要穩坐上層位的時候:

他卻拍拍屁股,告別了這個“鐵飯碗”。

毅然選擇離職創業。

這次倒不是接著整什麽電池的“幺蛾子”。

他把眼光放到了當下大紅大紫的錄像機和磁帶銷售上。

靠著這個,也逐漸積累一些初步的財富。

但好景不長。

鍾馨稼這人生軌迹還沒有就此定下。

很快他就被卷入到一起“非法汽車倒賣”案。

警方懷疑他參與了將海南進口汽車非法倒入內地的案件。

于是鍾馨稼锒铛入獄數百天。

公司也自然開不下去了。

後來又因爲證據不足,無法證明他與此案的關聯。

之後他又被提前釋放。

也許是“蹲號子”一事對鍾馨稼本人的打擊太大。

他一度選擇消極避世的方式來面對。

更是覺得自己看破紅塵,削發爲僧。

跑到四川成都的昭覺寺當和尚。

但執念未消,又怎入佛門?

短短一年後,鍾馨稼就又重新還俗。

認真研究锂電池的原理,准備東山再起。

說幹就幹。

回到廣東後他立刻申請了國家的研究基金。

又變賣掉所有資産,四處借錢組建了自己的研究機構。

這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死勁兒還真讓鍾馨稼“成了”。

成功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生命源90毫安的可充锂電池。

過了幾年,他更是研發出了超長續航電動車專用電池。

充電1小時,就是70公裏。

這樣的革新技術帶來的效應還用說嗎?

鍾馨稼自然是一飛沖天。

不僅成爲了萬人敬仰的“大發明家”,更是身價超過百億的“大企業家”。

他甚至在深圳投資了整個工業園的建造。

在那個經濟還不怎麽發達的年代。

一年的銷售額就超過1億美金。

分工廠開遍大江南北。

國內國外“雙線並行”。

“電池”大王的名號也是那個時候被安在了他頭上。

國家也專門請他搞技術,求合作。

昔日階下囚,如今座上賓。

這一波“翻身仗”打得可謂是相當漂亮。

如果鍾馨稼這回能老老實實本本分分,那這回也算是能坐穩自己的“江山”了。

但這人啊,敗就敗在容易膨脹。

身體“飄到天上”,可真就一點都不管“地面”的雙腳了。

03中國起家,”倒舔“老美

2011年,功成身就的鍾馨稼向美國加州大學一次性捐了1000萬美元(約7000萬元人民幣)。

這筆捐款即使放在美國,也是相當大的一筆巨款。

該校更是從未收到過如此慷慨的資助。

于是校內不僅用鍾馨稼的名字命名了一幢大樓,而且還授予了他工程學院榮譽院士稱號。

這一舉動,同時也立馬引起了國內外的轟動。

因爲他既不是加州大學的校友,也不是美國人。

美國的這些院校其實講實話,也根本不缺錢搞研究。

背後自有企業和各種政策支持。

鍾馨稼的捐款只能算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作出這樣的舉動不禁讓很多中國媒體好奇:

“現在國內科研也需要大力發展,爲何要把這麽大一筆數目的款項捐給國外的學校搞研究呢?”

鍾馨稼也不是傻瓜。

自然是有他的“小九九”的。

他很早就計劃著在美國投資3億元,開設一家制造休閑電車和快速充電系統的公司。

加州大學研究的新能源發電項目也正對他的需求。

這一點,倒也無可厚非。

讓鍾馨稼真正倒台的卻是他本人對待上述問題的回答。

被采訪時,他是真的一點都“不裝”。

直接說:

“捐款確有其事。但那是我的錢,中國窮關我什麽事情?”

這句話的威力可是相當的不得了。

換做任何一個對自己國家有最起碼尊重的人聽了都會不舒服。

更何況是那些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此話一出,鍾馨稼也就等于把自己送上了“斷頭台”。

他在國內的公司立馬受到了各行各業的制裁。

嚴重阻礙公司的生産發展。

已經生産好的産品更是被消費者抵制。

堆在那裏都沒人要。

昔日合作夥伴也更是不敢冒著風險采購。

在華的利益一時間嚴重受損。

股東們都快被氣炸了。

一紙訴狀將他告上了法庭,要求他個人承擔公司各項經濟損失2億元。

沒了公司,還怎麽掙錢?

鍾馨稼背上這債務,去尋求他援助過的美國官方的庇護。

但“同富貴”容易,“共患難”那是說行就行的嗎?

沒了錢,鍾馨稼也根本不受待見。

曾經靠自己雙手雙腳一步步走到巅峰的“電池大王”。

竟然被自己的“一張嘴”給“打回原形”。

真是可悲又可笑啊。

憑著中國人民錢包裏的一分一毫積攢起家當的富豪。

如果不懂得感恩,那麽中國人民也會讓他知道什麽是“冷眼”。

隨後锂電池行業崛起的比亞迪、華夏這些品牌,更是狠狠打了鍾馨稼的臉。

這些企業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中國的慈善事業。

疫情期間,比亞迪老板帶著工程師花三天時間把全套的口罩生産線給做了出來。

憑一己之力,增加了全球的口罩供應。

創始人王傳福做客央視時親口說:

“自己的財富已經不是問題。如今最大的夢想就是爲了中國崛起而奮鬥。”

這不禁讓人還想起食品和快消品行業的胖東來,更是惠利民衆多年。

僅僅維持著微薄的利潤,不管是對員工待遇還是客戶服務基本都好得讓人沒話說。

造福成千上萬個家庭。

火爆程度甚至直接成爲一個“打卡景點”。

若是中國這樣的企業能越來越多,那中國的明天也只會更加輝煌。

結語

有句老話講:“吃水不忘挖井人”。

鍾馨稼靠吃中國飯一路起家,不懂得知恩圖報也就算了。

竟然還上演現實版“農夫與蛇”。

援助擠兌中國的老美,一起砸“中國的鍋”。

著實可恨可氣。

就這麽一個過河拆橋的小人。

他不倒誰倒?

既然瞧不上生養自己的祖國。

那麽我大華夏秀美山河,眼裏自然也容不下這粒“沙子”!

部分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鍾馨稼

2.網易|“電池大王”鍾馨稼:被冤枉入獄,給美國捐巨款,如今怎麽樣了?2023-06-05

3.哔哩哔哩|“電池大王”鍾馨稼:我捐7000萬給美國不假,但中國缺錢與我無關 2021-11-30

1 阅读:469
评论列表
  • er 1
    2024-05-13 22:33

    吃裏扒外……忘恩負義東西

司徒晝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