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活了81歲,爲何卻選擇在56歲禅讓呢?

學典曆史 2024-04-08 22:50:31

衆所周知,古代帝王對權力極度渴望,爲了皇權甚至會大打出手;因此在得到權力的時候,如果帝王沒有駕崩,那麽就不會輕易卸下手中的權力,然而在宋朝卻很意外。

在兩宋十八帝中,有四位皇帝還未駕崩就提前禅位了,如宋高宗趙構禅位給了養子宋孝宗趙眘。要知道,宋高宗趙構活到了81歲,卻在56歲的時候選擇禅位;究竟意欲何爲呢?

其一,擺脫“金兵南下”的負擔

公元1127年,徽欽二帝被金國俘虜;康王趙構臨危受命建立南宋。雖然宋朝還在南方建立了朝廷,但金兵的襲擾從未間斷過。

宋高宗趙構非常懼怕金兵南下,只想做個守成之君;因此提前退位給了宋孝宗趙眘,過起了太上皇的生活。

其二,擺脫“殺害忠臣”的罵名

抗金名將嶽飛雖然是秦桧所殺,但實際幕後黑手卻是趙構;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作爲一個帝王,他不想背鍋,所以讓手底下的大臣來承擔後果。

宋高宗趙構一直籠罩在“殺害功臣”的陰影當中,因此想退居二線當太上皇;就是爲了淡化在百姓的視線之中,以此擺脫殺害功臣的罵名。

趙構對于北方金國的爛攤子,直接放任不管,留給後代;這種“甩鍋”的表現,沒有爲後世兒孫塑造一個良好的明君形象,反而起到了反面作用。後世之君有樣學樣,間接加速了南宋王朝的速度。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