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癡迷《春秋》,真的那麽不可思議嗎?他真正研究的是什麽?

台台君說史 2024-05-13 19:41:53

位于湖北省荊州市的中山公園,公園裏有一個春秋閣,裏面不僅有關羽拜讀《春秋》的雕像,更是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文夫子,武夫子,兩個夫子”,下聯是“著《春秋》,讀《春秋》,一部《春秋》”。

你看,文武兩個聖人就這麽因爲一部《春秋》聯系在一起了。

那關羽夜讀《春秋》在曆史是否是真的呢?爲什麽在《三國演義》裏又著重描寫關羽夜讀春秋的場景呢?

台台君不妨先從《三國演義》這部作品文學性的方面解惑,首先關羽無疑是一個閃耀著獨特光芒的人物。他不僅以勇猛無畏著稱,更因其義薄雲天的形象深入人心。

那《三國演義》想表現關羽的“義”該怎麽辦呢?自然就是要讓關羽讀《春秋》了。

古代有這麽一句話叫“春秋筆法,微言大義”,這其實是孔子儒家學說的價值體現,亞聖孟子也曾說過:“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你看,作者的深意這就一目了然了,關羽夜讀春秋也就是說關羽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根源就是在這部《春秋》裏了嘛,這就已經不是個人的價值體現了,而是《春秋》裏隱含出的龐大的儒家的價值觀了。

當然,這只是作者想表達關羽的根源性思想,那如何表達關羽的“義”呢?那就是“華容道義釋曹操”了。

曹操敗走華容道,遇到關羽,曹操先說的啥?曹操先說:“我兵敗了,已經走投無路了,希望將軍能念及往日的情分放我過去吧。”

這是啥?這是感情牌,可關羽卻說:“我以前幫你斬顔良、誅文醜等等等,已經把情分還了。”那是堅決不讓曹操過的。

可曹操最後爲啥過了華容道呢?就因爲一句話:“大丈夫以信義爲重,將軍深明《春秋》,豈不知庾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這句話就是《春秋》裏一個弘揚信義的代表故事。

可關羽是立了軍令狀的呀,他要放了曹操自己就死了,那爲啥關羽還要放過曹操呢?

這不就應了孟子的那句:“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這也就是用關羽對孔孟之道的完美诠釋了嘛。

當然,華容道關羽釋曹操這個橋段在曆史上並不存在,單純就是爲了文學需要。而真實的曆史上的關羽讀的也只是《左傳》,並且對此滾瓜爛熟,但《左傳》是《左氏春秋》,作者爲左丘明。

可《三國志》沒有《三國演義》影響大。關羽就在《三國演義》裏被塑造成了忠義無雙的形象。

我們從現代去看,因爲不能取“不義之財”,所以關羽成了財神;因爲關羽忠義雙全,所以成了武聖;甚至是八九十年代的黑社會都要拜關羽,爲啥?不就是因爲這個“義”字嘛。

各位看客老爺,您覺得呢?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