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芯限制陣營再度擴大?英偉達出貨四家中企後,多家美企行動了!

陳豔說娛樂 2024-02-20 14:08:53

隨著華爲的麒麟9000芯片的回歸,美國政府對半導體行業的政策也是一片混亂,再加上美企業的施壓,美國政府不得不暫停了對人工智能芯片和新能源行業的制裁。

原本他還以爲美國會對中美兩家公司進行徹底的打壓,但誰也沒想到,在2024拉斯維加斯的CES大會上,英偉達宣布與小米、長城、極氪、理想四家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據媒體報道,英偉達將向中國四家汽車廠商供應 DRIVE (DRIVE)的無人駕駛系統,這一決定在市場上引發了巨大的爭論,因爲美國已經完全禁止從中國購買電池,而美企巨頭們則選擇與中國企業合作。

從中美兩國的貿易關系來看,這種合作顯然是有問題的,英偉達的芯片已經被封鎖了,如果中美兩國都選擇了進口,而不是自己生産芯片,那就麻煩大了。

英偉達在中國獲得了一筆巨大的訂單,這讓英特爾看到了重振中國市場的希望,他們宣布將通過AI個人電腦進入汽車芯片領域,與高通和英偉達展開正面交鋒,AMD也是如此。

中國現在的汽車出口量,已經超過了日本,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爲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比起燃油汽車,電動汽車要容易的多,只需要將所有的零件都組裝起來就可以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才會如此火爆,不少互聯網公司都加入了進來,而美國公司也從中嗅到了一絲商機,英特爾開始生産汽車芯片之後,不少中國企業都表示了購買的意願。

很明顯,如果放任不管,美芯國際將會被無限放大,到時候將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不得不說,中企在技術上與美國企業有著巨大的差距,百年的積累,不是幾十年的時間就能做到的,高通掌握著世界上70%-80%的智能汽車芯片,而華爲則是其中之一。

華爲也有自己的汽車品牌,可以說是他們的競爭對手,英特爾、高通等美企,都是做芯片的,並不想自己造車,但華夏的汽車廠商,還是更放心一些。

但華夏的汽車制造商,也要意識到,用美國的芯片,並不是什麽壞事,但這會讓他們承擔更大的風險,如果跟華爲一樣,被美企切斷了芯片供應,那他們的處境,就會變得非常糟糕。

畢竟,買車的人並不多,不像手機,每個人都有一台甚至多台車,所以他們必須要記住,自己不能用手機來做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生意,不然很可能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中企之間,是時候團結起來了,而不是依靠別人的技術,建立起一條完整的、自給自足的生産線。

4 阅读:1622
评论列表

陳豔說娛樂

簡介:歡迎大家給我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