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新任期將首訪中國,俄方想與華簽下天然氣訂單

3號環球眼 2024-05-09 15:45:05

俄羅斯情況有點不妙,急需中國又一個百億大單,普京正式宣誓就任新一屆總統,把第一個外訪的國家定在中國,對外釋放出什麽信號?

根據美國五角大樓官方消息,當地時間5月6號,五角大樓發言人針對俄方要演練非戰略核力量一事作出了回應,美方表示已經注意到了俄方的有關言論,指責其“不負責任”,還稱暫時沒有發現俄戰略核力量部署發生任何變化。

俄羅斯戰術核武器

客觀上來講,以當下全球輿論氛圍,在任何一場沖突之中,率先使用或者威脅使用核武器,都會把自己置于國際輿論的對立面。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被逼到迫不得已的話,俄羅斯是不會輕易的動用核威懾這張牌的。

但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當前俄羅斯在俄烏戰場上無疑是處于優勢地位的,看上去根本用不到核力量來威懾,爲什麽在這個時候,俄羅斯方面要再次抛出核威脅的言論,給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煩”呢?

這實際上跟當前這段時間,俄羅斯和北約圍繞著俄烏沖突的鬥爭有關。

北約國家

簡單來說,在美國民主黨拉攏了共和黨的部分議員,推動美國衆議院通過對烏克蘭援助數百億美元的法案之後,俄烏沖突的前景已然發生了新的變化。

首先從軍事上,烏克蘭等于又得到了美國方面較長期的資金和武器支持,能夠繼續跟俄羅斯消耗下去了,這600多億美元加上歐洲的援助,基本上能支撐烏克蘭跟俄羅斯消耗到年底了。

其次,從外交動向上,當前由瑞士主導、西方國家積極參與的有關俄烏沖突的國際會議,正在積極的准備之中,但俄羅斯卻被排除在外,這種背景之下,俄羅斯在外交上實際上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從經濟上來看,前不久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期間,高調的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跟俄羅斯保持距離,雖然說美方指控的所謂中國“支撐了俄羅斯的戰爭經濟”,根本就是欲加之罪,是空穴來風,無端的幹涉中俄正常貿易。

中國不會接受美國這種指手畫腳,但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國,中國能抗住美國的壓力,不代表其它中小國家也能。這種背景下,俄羅斯經濟上進一步被孤立,幾乎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綜上所述,俄羅斯雖然眼下還占據著俄烏沖突的優勢地位,但美西方從軍事、政治、外交、經濟各個領域的圍堵,已然呈現卷土重來之態了。

美國總統拜登

東歐的局勢,可能會因此陷入更加複雜的動蕩之中,正是基于此,俄羅斯才又一次抛出了核威懾的信號,其本意就是要恐嚇美國乃至歐洲大國,讓他們在俄烏沖突的問題上有所收斂,至少要嚇阻北約成員親自下場,避免俄羅斯在正面戰場上承壓。

像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表態說,北約“不排除直接向烏克蘭派駐軍隊”的這種事情,是俄羅斯絕對不能接受的。

但相比于歐美可以利用軍事、外交、輿論、經濟等多種手段施壓之外,俄羅斯沒有太多其它手段可以反制歐美,在被逼急了的情況下,將底牌掏出來展示展示,也就成了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俄羅斯士兵

從這件事的影響上來看,美西方雖然嘴上依舊口誅筆伐,但對于俄羅斯動用核威懾這套,還是很擔心的。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特意強調,沒有看到俄羅斯戰略核力量部署發生變化,這看上去是在說廢話,因爲人家俄羅斯從一開始就說的,就不是戰略核武器的演練。

但實際上,這種“廢話”,恰恰表現出美國的擔心。說白了,五角大樓的這名發言人,其實是在安美國人的心呢,告訴他們只要俄羅斯戰略核力量不動,美國就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德國總理朔爾茨也表態說,無論如何,都要確認這場戰爭中,不能使用核武器。美國五角大樓和德國總理的表態,足以看出,俄羅斯抛出核威懾這張牌,還是有效果的。

德國總理朔爾茨

但這畢竟只是一時的,因爲歐美在軍事、外交上向俄羅斯施壓的行爲,本身就是“假動作”。邏輯非常簡單,在北約不敢直接下場跟俄羅斯開打的背景下,他們已經嘗試過支持烏克蘭跟俄羅斯打了,而且被證明打不過。

因此,歐美想要支持烏克蘭取得勝利,真正的殺手锏,必然在,也只能在經濟上。當美國和歐洲加緊對俄羅斯的經濟孤立,試圖逼迫其他國家跟俄羅斯斬斷經濟往來的時候,對俄羅斯所造成的威懾還是很大的。

別的不說,一些中小國家原本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的,很有可能就因爲美國以踢出“Swift”支付系統相威脅,被迫放棄從俄羅斯采購原油和天然氣。這種背景之下,俄羅斯能夠依賴的,也就只有中國這樣不懼美國威脅的大國了。

俄羅斯天然氣

說白了,俄羅斯需要更多的通向中國的天然氣管道,更多的來自中國市場的訂單和商品,以彌補西方市場和商品對俄羅斯關上大門的損失。

近日,哈薩克斯坦駐俄羅斯大使就透露稱,俄方計劃建設一條新的能源管道,從哈薩克斯坦過境,向中國輸送天然氣,如果這筆項目談成,俄羅斯每年可以對華輸送350億立方米天然氣,這將爲俄羅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普京5月7日正式宣誓就任俄羅斯新一屆總統之後,把第一個外訪的國家,定在中國,實際上就有這方面的考量。

俄羅斯總統普京

從中國的角度來講,不管未來如何,至少在霸權主義徹底倒下、或者美國放棄打壓遏制中國之前,俄羅斯都不容有失。因爲一旦俄羅斯被打垮,美國圍堵打壓中國的缺口就被堵上了。

所以說,中俄背靠背戰略支撐,絕不僅是說說而已,至少在當前時局背景下,中俄就是堅定的戰略夥伴,將會彼此尊重、互相扶持、共同發展。

1 阅读:76

3號環球眼

簡介:國際時事熱點,局勢播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