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美國發現镓礦藏,開不開采陷爭議,難撼動中國镓出口地位

天機調茶局 2024-05-11 09:01:32

近日,香港知名國際媒體《南華早報》刊載了一篇關于“美國镓礦藏開發爭議”的文章,該文討論了美國在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交界處的比特魯特國家森林(Bitterroot National Forest)發現的高品位镓礦藏,部分分析人士認爲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減少美國對中國的依賴。

觀察人士指出,中國目前供應了全球近98%的精煉镓。

镓是一種對半導體、雷達、無線電通信設備、智能手機、衛星系統、太陽能板、下一代武器和快速充電設備等先進技術至關重要的礦物。

然而,美國的“镓礦藏”開采計劃遭到了環保人士的反對,他們擔心這會對當地環境造成影響。

也有觀察人士指出,中國最難以取代的不是“镓礦藏”,而是完整的精煉镓産業鏈。

據美國高級記者埃內斯塔斯·納普裏斯的說法,自 1987 年以來,美國從未在國內精煉過一克镓。這是因爲即便镓礦藏豐富,但濃度非常低,鋁土礦(鋁)和鋅礦石中的镓含量僅僅只有百萬分之50。 因此,只有將其作爲鋁或鋅生産的副産品進行精煉才具有經濟可行性。

而美國,顯然不具備這樣的産業鏈條件,通俗來說,即便美國最終開發了比特魯特國家森林的镓礦藏,要對其精煉的話,恐怕要面臨巨大的虧損。

美國镓礦開采的新發現和爭議

近年來,全球科技行業對稀有金屬的需求日益增長,其中镓作爲制造高端電子産品不可或缺的原料,其重要性愈發凸顯。美國爲減少對外依賴,加強國內镓礦的開采,但這一決策引發了諸多爭議。與此同時,中國作爲全球镓加工的大國,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顯得尤爲重要。

位于美國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交界的Bitterroot國家森林,以其崎岖的山巒、茂密的森林和原始的河流而聞名。然而,這一地區最近因爲镓礦藏的發現而引起了廣泛關注。美國一家礦業公司聲稱,在該森林內部的Sheep Creek地區發現了高品質的镓礦藏,預計這一發現將有助于提升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力,同時減少對中國镓供應的依賴。

這一發現再次突顯了經濟發展與環保之間的沖突。由于镓是用于生産半導體、雷達、無線電通信設備、智能手機、衛星系統、太陽能板以及下一代武器的關鍵材料,這使得其開采顯得尤爲重要。然而,環保人士擔憂,镓礦的開采可能會破壞Bitterroot森林的自然生態,影響當地生物多樣性以及水質。

美國在1987年停止了國內的镓生産,此後完全依賴進口,主要依賴中國的供應。根據美國能源部的數據,中國幾乎壟斷了全球镓的精煉産量,達到了98%。

美國分析人士一度認爲,這種依賴關系使得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材料供應上存在著潛在的風險。

面對這種情況,美國政府在推動國內镓礦開采的同時,也在努力尋求更加環保的開采技術。據報道,美國Critical Materials公司與愛達荷國家實驗室合作,開發出一種環保的稀土元素,包括镓的分離技術。然而,這種技術的實際應用和效果仍需進一步觀察。

同時,地方保護組織和當地居民對于镓礦開采計劃表達了強烈的擔憂。他們擔心開采活動會破壞Bitterroot河流的水源地,影響該地區著名的鳟魚漁業和旅遊業,進而對當地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中國在全球镓市場的地位

美國不僅面臨著開發國內镓礦的環保和技術挑戰,全球镓和鍺的市場動態也給美國的資源政策帶來了複雜性。2022年,中國不僅提供了全球镓産量的98%,而美國的鍺進口也有相當部分來源于中國。

這種市場主導地位讓中國可以通過出口控制來對美國及其他國家的高科技産業施加影響。

在镓礦藏的國際競爭中,中國的優勢不僅僅在于其豐富的镓礦資源,更在于先進的镓精煉技術和加工能力以及完整的镓加工上下遊産業鏈,這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也正因如此,中國對镓的出口管制才會引發全球波濤,這也顯示了其在全球供應鏈中調控資源的能力。

這一背景下,中國的立場顯得尤爲重要。作爲全球镓加工的主要國家,中國在镓的生産和供應鏈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未來的全球科技競爭中,镓及其他稀有金屬的供應將是關鍵的戰略資源。

中國對镓和鍺的出口控制政策,雖然不完全禁止出口,但限制了這些關鍵材料的國際流通,以確保這些資源的使用符合國家安全和國際義務的需要。這種做法也被視爲對美國和其他國家在半導體技術限制上的反制措施。

美國的镓礦開采與加工挑戰

在美國,盡管有巨大的需求,但自1987年以來,美國沒有在國內精煉過一克镓,美國目前的镓主要通過進口,尤其是從中國。

雖然美國的産業變遷,最初是從經濟成本的角度考慮的,但是發展至今,産業鏈和熟練技工的缺失,才是真正的問題。

高純度的镓主要用于集成電路和光電子設備等高性能産品的生産。如果中國突然停止向美國出口镓,美國在短期內很難找到替代來源。

相比于镓而言,美國的鍺生産相對更具自給性,主要通過鋅精礦中回收。盡管依賴度超過50%,但美國在阿拉斯加和田納西的鋅礦中有一定的鍺生産。此外,從廢舊設備中回收的鍺也爲美國的供應鏈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在國防應用中,基于镓的集成電路因其獨特的屬性,幾乎沒有有效的替代品。而在某些電子應用中,鍺可以被硅或其他化合物替代,盡管這可能會犧牲一些性能。這表明,盡管存在潛在的替代材料,但镓和鍺在某些關鍵應用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美國國防部正在加強國內的采礦和加工能力,以確保這些關鍵材料的供應,特別是針對微電子和空間供應鏈。然而,建立煉制能力需要時間,盡管有國家安全相關的立法支持加速這一過程。

镓出口限制的戰略影響

咱們就事論事來說,雖然中國在全球镓和鍺生産中占有主導地位,並且擁有龐大且完善的産業鏈,但是本質上,這項精煉加工技術並不存在“護城河”或者說技術壁壘——至少從目前的技術發展程度來看,西方國家的創新能力仍然領先。

所以放眼十幾二十年後,西方在尖端技術的這種領先優勢,可能會促使西方國家發展替代技術和更多的回收利用策略。然而,短期內,因爲沒有有效的替代生産途徑,美國及其盟友可能會發現自己在這一關鍵資源戰中處于相當不利的地位——這足以讓他們感到什麽叫“卡脖子”。

中國通過控制關鍵材料的出口,不僅在國內推動半導體和其他高科技産業的發展,也在國際上通過這種方式維護其經濟和戰略利益。這種策略可能會迫使全球供應鏈重新調整,加速全貿易體系中的重新配置。

最重要的是,足以讓白鷹明白,什麽叫“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這絕非說說而已。

1 阅读:226
评论列表
  • 2024-05-12 06:38

    一直說,金屬镓沒有單獨成礦的,全都是伴生在鋁土礦,要提取金屬镓,只能靠電解鋁獲得。請問,美國是例外麽?美國怎麽會有金屬镓的單獨礦?到底誰在撒謊?

  • MAS
    2024-05-11 13:39

    咱不能光玩嘴皮子,這些應對不友好美國禁售

  • 2024-05-12 01:01

    美國想忽悠別人,別人不是傻瓜

  • 2024-05-11 15:07

    美國發現的镓礦,可以送到中國冶煉

天機調茶局

簡介:南航博士/不一樣的國際視角/基于事實的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