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與董宇輝,從《活著》看人生: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希望與意義

Mark大叔 2024-05-04 20:57:39

一日,有記者向余華發問:“董宇輝是否真正可靠?”余華略一沉吟,繼而以笑顔回應:“評價一個以書爲伴的人,我自感不夠格,不過他有幾句話深得我心,極爲贊同。”

“哦?是哪幾句?”

在某次直播中,董宇輝分享道:“成長的標志,並非在于你放聲痛哭的夜晚,而是你咬牙堅持、忍淚不落的時刻。人生苦短,無需費盡心思取悅所有人,畢竟衆口難調,總有人不會對你青睐。銘記于心,你此生最重要的課題,便是追求自己的幸福。”

聞此言,記者陷入沉思,隨後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按照董宇輝的觀點推演,是否意味著人應專注于自我,顯得自私,且格局受限呢?”

余華輕輕瞥了記者一眼,緩緩道出:“有能力時則兼善天下,困頓時則修身自好。”未等記者進一步追問,余華便轉身離去,留下一片靜默。或許,在與心靈不合拍的人相處時,每一刻的停留都顯得冗余。

回想起余華做客董宇輝直播間的日子,談及《活著》這部作品,董宇輝曾這樣解讀:“《活著》中的福貴,盡管曆經滄桑,但在我看來,他的生命仍舊蘊含著幸福的真谛。”

彼時,衆多在線觀衆不禁愕然。

幸福嗎?

福貴的幸福?

作爲《活著》一書的主角,福貴的人生軌迹從富貴少爺陡轉直下至家道中落,隨後遭遇父親離世、母親辭世,女兒、妻子、兒子相繼而去,就連外孫也未能幸免,最終只余他與一頭老黃牛相依爲命。

董宇輝對此作出了這樣的闡釋:“生命的本質,正體現在‘活著’這一狀態本身,恰如小說標題《活著》所昭示的。我認爲,余華老師想要向讀者傳達的核心,正是這份生命的頑強與接納。曆經無數苦難,仍能與過往和解,以一顆平和之心去審視世間萬物,這便是‘活著’賦予我們的最深刻含義。”

在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心靈得到了某種釋懷。余華在一旁不斷地點頭,這可能是自《活著》問世以來,他首次遇到如此深刻理解其創作意圖的共鳴者。

以往翻開《活著》的每一頁,無不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淚水與哀傷久久難以平息。

記不清何時,我在閱讀完畢後,曾在日記中傾訴:“何至于斯,一個人的命運怎會承載如此深重的苦難?是否真有前世因果,讓此生的靈魂背負著無盡的磨難與煎熬?”

董宇輝回憶道:“初遇《活著》是在我的大學時光,一讀之下,心中郁結久久未能散去。後來,在新東方面臨重大轉折,公司陷入困境之時,我再次走進中關村的圖書館,重拾《活著》。在書架旁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我任由淚水肆意流淌。然而,當我拭去眼淚,邁出圖書館大門的刹那,一種前所未有的釋然湧上心頭……”

有讀者評論,《活著》這部作品雖呈現了極致的悲哀,卻也傳遞了極致的鼓舞。命運或許會將人推向絕望深淵,但也會在那廢墟之上讓人尋得心靈的解脫與重生。

另一則留言在頁面下靜靜閃耀:“公司倒閉,負債累累,婚姻破裂,兒子突遭橫禍,父親身患重症,曾以爲自己即將崩潰邊緣,是余華老師的《活著》讓我重拾了活下去的力量。如今,生活正一點點好轉,感激不盡,致謝余華老師,也感謝董宇輝。”

我們在不斷探索生存的價值時,往往忽略了,活著——這一狀態本身,就是最深遠的意義所在。

0 阅读:11

Mark大叔

簡介:2024年中國顔值博主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