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胃日,胃癌真的是吃出來的嗎?告訴您真相

心血管湯醫生 2024-04-09 18:16:04

4月9日是國際護胃日,胃癌越來越多,真的是吃出來的嗎?您常吃的哪些食物容易致癌呢?除了吃之外,與胃癌相關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可以明確,胃癌與吃確實有很大的關系:

長期高鹽飲食,可以刺激胃黏膜,增加胃癌的風險。

高脂肪飲食、蔬菜水果攝入不足,會導致體重增加,胃蠕動減慢,增加胃癌的機會。

腌制、熏制或深加工肉類、魚類食物,含有較高的亞硝胺等致癌物質,導致胃癌的風險明顯增高。

大量飲酒會增加胃黏膜損傷,增加胃癌變的機會。

經常吃燙的食物,對胃和食管黏膜容易造成損傷,引起慢性炎症,增加癌症風險。

有的人很注意飲食健康,爲何也會發生胃癌呢?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原因:

一、幽門螺杆菌感染。大量的證據證明,幽門螺杆菌感染能夠破壞胃黏膜,是引起胃癌的重要因素。

二、胃息肉。胃息肉雖然是一種良性病變,但有些類型的息肉容易癌變。

三、家族遺傳史。家族中直系親屬有胃癌的人群,患胃癌風險也明顯增加。

四、長期慢性胃炎和胃潰瘍。這種慢性炎症和潰瘍會引起胃黏膜損傷,向不典型增生演變,最終發展成胃癌。

對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如果不注意飲食調整,會加快胃癌的發生速度。

當然,胃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保護我們的胃,要從健康的飲食做起,積極治療幽門螺杆菌感染,早期切除胃息肉,治療慢性炎症和潰瘍,定期胃鏡檢查,才是健康的護胃之道,您說是嗎?#國際護胃日##胃癌真是吃出來的嗎#

0 阅读:12

心血管湯醫生

簡介:專注心血管健康咨詢與慢性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