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十大武將,別再提呂布、趙雲,真正的第一猛將是他!

史書淩軒閣 2024-02-05 16:25:05
10、呂蒙

對你沒有看錯,就是“東吳鼠輩”,呂蒙!

在唐宋兩代的武廟中,呂蒙的名字榮耀地镌刻在名將的名單上,這是對他成就的極高認可。

盡管呂蒙的前半生並未展現出令人矚目的智謀或戰績,甚至因識字不多而受人輕視。

然而他在孫權的提拔之下,卻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勤奮攻讀兵法,終于脫胎換骨,成爲一代威震四方的戰將。(作者史書淩軒閣)

建安二十二年,曆史的洪流將呂蒙推向了戰爭的前沿。

在濡須塢的激戰中,呂蒙率領東吳士卒,如磐石般屹立,率領部下頑強地擋住了曹操的淩厲攻勢,此戰充分展現了他的堅韌與智勇。

而後,呂蒙更是策劃並執行了著名的白衣渡江之計。(作者史書淩軒閣)

這一神來之筆使得戰局瞬息萬變,關羽因此敗走麥城,這一戰呂蒙雖然打得不光彩,但呂蒙畢竟是贏了。

9、魏延

魏延,這位蜀漢後期的璀璨將星,他的離世,對蜀漢而言,不啻爲一場巨大的損失。

以至于後世流傳著“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悲歎。(作者史書淩軒閣)

蜀漢之所以陷入這樣的困境,與諸葛亮的用人觀念不無關系。

諸葛亮雖爲一代智者,但在用人上卻偏向于文人,如馬谡、姜維、楊儀等。

這些文人雖各有才華,但終究缺乏武將的勇猛與果決。

魏延,這位能征善戰的將軍,深得劉備賞識,被劉備提拔爲漢中太守,北禦曹魏!

在鎮守漢中的十幾年間,魏延屢次擊退曹魏的虎狼之師,其功績在蜀漢軍中可謂屈指可數。

想當年,馬超、趙雲等名將雖勇冠三軍。

但在面對曹魏大軍的壓境時,他倆也未必能做到像魏延那般守土有責、屢建奇功。(作者史書淩軒閣)

魏延的去世,無疑讓蜀漢失去了一位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使得蜀漢的軍事力量大爲削弱。

這也是蜀漢後期軍事上乏善可陳的重要原因之一。

8、7:姜維、鄧艾

在後三國時期,姜維與鄧艾,這兩位當世的傑出將領,如同宿命的對手,相互輝映。

鄧艾曾贊譽姜維爲一代的豪傑,而鍾會更是將姜維比作無人能及的中原名士。

兩人可以說是惺惺相惜,英雄惜英雄!(作者史書淩軒閣)

當曹魏吞並蜀漢時,鄧艾的功績無疑是首屈一指的。

陰平,這一戰略要地,並非姜維的視線之外,而是他力所不及的痛點。

若蜀漢能再添一萬精兵,即便是十個鄧艾也難以逾越這天塹。

但是,蜀漢就是兵力不足!!!!

然而,曆史的轉折點在于劉禅的選擇。

面對鄧艾的偷渡陰平,他選擇了投降,這使得姜維的努力化爲泡影。(作者史書淩軒閣)

盡管如此,姜維的堅韌並未因此而消磨。

當鍾會率領十萬大軍在劍閣與他對峙時,姜維依然堅守陣地,讓對方束手無策。

他是在看到劉禅的投降命令後,才選擇了放下武器。

但即便是投降,姜維也並未放棄希望,他策劃了假投降的計策,企圖扭轉乾坤。

這位蜀漢的最後支柱,用他的智慧和勇氣,诠釋了何爲九死不悔,何爲真正的英雄。

6、張飛

張飛,跟關羽齊名的“萬人敵”!

在許多人心中,張飛或許被定格爲“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形象,甚至有人將他與《水浒傳》中的李逵相提並論。

然而,曆史的真相遠非如此。(作者史書淩軒閣)

在正史的記載中,張飛被贊譽爲“雄壯威猛”,他的勇武甚至讓魏國的臣子程昱等人都不得不承認,他與關羽一同被譽爲“萬人之敵”。

這樣的贊譽,豈是李逵那黑厮所能比肩的?

在古代武將的榮耀殿堂——武廟中,蜀漢僅有兩位將領入選,那便是關羽和張飛。

而馬超、趙雲等雖然英勇善戰,但在這個最高榮譽的評選中卻未能占得一席之地。(作者史書淩軒閣)

張飛的巅峰之戰,是他成功擊敗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

張郃在曆史中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善用地形”而著稱。

然而在這場對決中,張郃卻被張飛巧妙地利用地形所擊敗。

這一戰例不僅彰顯了張飛的智勇雙全,也證明了他絕非人們口中的“頭腦簡單”之輩。

5、張遼

公平而論,張遼作爲一位傑出的將領,幾乎無懈可擊,他沒有缺點。

張遼的戰績多數是作爲團隊的一員或合作夥伴而達成的,張遼作爲全軍主將的情況相對較少。

即使在張遼最爲人稱道的合肥之戰中,也就是威震逍遙津,張遼也並非孤膽英雄。

樂進、李典等將領與他平起平坐,共同構建了那場防禦戰的堅固陣線。(作者史書淩軒閣)

張遼在曹魏的地位並不高,一直到威震逍遙津之後才得到大幅度提拔。

之前的時候,五子良將裏地位最高的一直都是于禁!

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正史中的張遼形象,會發現他與我們在文藝作品中常見的形象有所不同。

正史中的張遼,其勇猛果敢更接近于張飛。(作者史書淩軒閣)

張遼敢打敢拼,悍不畏死,關鍵時刻敢于玩命!

他並非只是策略家,而是一位敢于直面敵人、勇往直前的戰士。

無論是白狼山之戰中斬殺踏頓,還是合肥之戰中以八百勇士沖破敵軍陣型,都充分展現了他這種不畏強敵、死磕到底的戰鬥精神。

4、曹仁

曹操麾下猛將如雲,然曹仁之勇,實乃翹楚。

想當年,曹操揮師濮陽,與呂布鏖戰之際,曹仁另率一軍,直取句陽劉何。

此舉不僅爲曹操穩固了後方,更彰顯其智勇雙全之本色。

後曹操與袁紹對峙,曹仁再度出擊,將劉備、韓荀打得落花流水,確保糧道暢通無阻。

此舉對曹操戰勝袁紹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及至曹操與馬超激戰之時,曹仁又迅速平定響應馬超的田銀之亂,使曹操得以全神貫注于潼關之戰。

其雷厲風行之手段,令人歎爲觀止。(作者史書淩軒閣)

最值得一提的是,曹操赤壁戰敗後,曹仁奉命死守南郡。

面對周瑜的猛攻,曹仁堅守城池長達一年之久,竟使周瑜束手無策、無功而返。

此舉不僅爲曹操挽回了部分敗局,更讓曹仁的威名遠揚天下。

3、周瑜

撇開《三國演義》的文藝渲染,正史中的周瑜,實乃一代天縱英才。

周瑜文武雙全,還通曉音律,可謂是風流倜傥,萬人之英!

撕去“儒將”“周郎”“小喬”這些文化標簽,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位性格雄烈、膽識過人的傑出將領。

赤壁之戰,是周瑜人生中的輝煌篇章。

這場戰爭不僅決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更是曹操一統天下的夢想的終結。

而在這場決定曆史走向的大戰中,周瑜作爲東吳主將,以其超凡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意志,引領東吳將士取得了輝煌勝利。(作者史書淩軒閣)

戰前,周瑜爲孫權和東吳群臣深入剖析局勢,他敏銳地指出曹操後方有馬超、韓遂等強敵環伺,同時曹魏兵馬在水戰方面的劣勢也是致命的。

這番分析,成功說服了孫權下定決心抗擊曹操。(作者史書淩軒閣)

戰場上,周瑜展現了出色的指揮才能和戰術眼光。

他采納了黃蓋的火攻之計,讓黃蓋詐降接近曹軍,然後點燃火船沖向敵陣。

熊熊烈火瞬間吞噬了曹操的龐大艦隊,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

周瑜的這一戰術布局,不僅體現了他的智勇雙全,也爲赤壁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2、陸遜

奪取荊州時,陸遜以謙卑之辭致書關羽,巧妙地掩藏了真正的意圖,使關羽陷入了麻痹大意的陷阱,全神貫注于樊城之戰。

關羽本來就有點傲氣,陸遜再這麽一裝孫子,關羽徹底就不再考慮背後了。

可惜,陸遜不太講究,果斷在背後偷襲盟友!(作者史書淩軒閣)

盡管這場勝利被一些人指責爲背信棄義,但不可否認的是,陸遜爲東吳贏得了關鍵的勝利。

在夷陵之戰中,陸遜再次展現了他的戰略耐心和深思熟慮。

面對劉備率領的十萬大軍,他沒有選擇硬碰硬,而是采取了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後發制人的戰術。

陸遜不顧手下的質疑和非議,毅然放棄了大片戰略要地,靜待戰機的到來。(作者史書淩軒閣)

當天氣炎熱、蜀軍士氣低落之時,陸遜看准了時機,果斷采取了火攻戰術,最終大獲全勝。

這場勝利不僅體現了陸遜的軍事才能和指揮能力,更彰顯了他善于審時度勢、忍辱負重、准確捕捉戰機的卓越品質。

1、關羽

關羽,這位蜀漢的虎將,在曆史的洪流中以其非凡的武勇和戰績,堪稱三國第一猛將。

關羽在千軍萬馬中陣斬顔良的壯舉,不僅被正史所記載,更是三國時期獨一無二斬殺敵軍大將的輝煌戰績。(作者史書淩軒閣)

相較于《三國演義》中虛構的呂布虎牢關戰三英、單挑曹魏六猛將的傳奇故事,正史中的關羽,其武力值可謂碾壓呂布。

呂布在曆史舞台上雖也曾威震一時,但卻兩次敗于李榷、郭汜之手。

而關羽則曾擊敗曹魏內姓第一將曹仁和外姓第一將于禁,甚至在襄樊之戰中打得曹操兩度打算遷都以避其鋒芒。

《三國志》更是用“威震華夏”來形容關羽的威猛之勢。

關羽的“兵絕北道”之戰績,雖然曆來被人忽視,但卻是一段極其精彩的篇章。

建安十四年,曹操大敗之後,周瑜北上攻打曹仁所守的南郡。

在這場長達一年的激戰中,南郡附近的曹魏猛將竟然無一前來救援。

滿寵、文聘、樂進、徐晃等名將爲何不來支援曹仁呢?

原來他們都被關羽巧妙地攔截在了路上,這就是著名的“兵絕北道”。(作者史書淩軒閣)

盡管關羽最終兵敗荊州,但這一戰卻充分展現了他的英勇與不屈。

面對魏吳聯軍的豪華陣容——曹魏的曹仁、于禁、龐德、徐晃、滿寵以及張遼(在途中),孫吳的呂蒙、陸遜、朱然、蔣欽、潘璋以及蜀漢叛將糜芳、傅士仁、劉封、孟達等人。

關羽依然奮勇抵抗,直至最後一刻。這樣的陣容和戰況,在三國曆史上堪稱罕見。

2 阅读:519
评论列表
  • 2024-02-15 06:27

    最討厭你這種裝B的貨色,好像你知道正史似的,弱弱的問一句,如果你懂曆史,你還會發這些騙錢的東西嗎?你早就成了曆史學家了[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

  • 2024-04-14 05:09

    你很無恥啊,真不要臉。

  • 2024-03-10 00:36

    關羽文武雙全,能獨擋一面,守荊州這麽久,如果不是劉備的舅子貪生怕死導致白衣渡江,呂蒙豈能得逞?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武將中排第一,實至名歸!

  • 2024-03-02 14:21

    正史中關羽經常敗,劉關張也不是呂布軍隊的敵手。呂布對曹操軍隊2勝3敗。呂布對孫堅是2敗。呂布的高順,張遼吊打劉關張和曹操的夏候惇,多看《後漢書》和《三國志》。關羽輸給徐晃,呂蒙。《三國志.先主傳》關羽失敗的徐州之戰,許下之戰。《三國志.文聘》《三國志.樂進傳》關羽幾次與樂進,文聘交鋒都輸了。三群戰役,襄樊之戰都輸,輸那麽多還排關羽第一不笑死人?![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 2024-03-03 23:25

    如果周瑜陸遜參加排,雲長就不應該第一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