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U7,雲辇-Z技術,四電機超1300馬力,懸浮電機取代減震器

選車偵探 2024-05-07 19:44:01

(關鍵詞:四電機、2.9秒、雲辇-Z、懸浮電機懸挂)

仰望U7定位大型轎車,是一款擁有四個電機的高性能車型,百公裏加速進入2秒俱樂部,同時保留了一定的空間和實用性,作爲傳統豪華品牌D級車的競爭對手,仰望U7除了使用易四方技術,還首次搭載了全新的懸架技術雲辇-Z,使用懸浮電機取代減震器,那麽這套系統如何工作?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

雲辇-Z懸挂技術

在雲辇-Z發布之前,比亞迪集團的不同車型已經配備了雲辇-C、雲辇-A和雲辇-P,其中仰望U8搭載雲辇-P技術,打破了傳統越野車使用場景的局限性,在越野和城市駕駛之間取得了平衡。而U7的雲辇-Z技術又是一個新的突破。

當車輛在路上行駛時,輪胎與地面接觸,而懸架就是連接輪胎與車身的關鍵,要應對來自不同方向的沖擊,放在數學模型中,懸挂需要解決X、Y、Z軸的應力。傳統的懸挂都有一個減震器,無論是空氣彈簧、電磁懸挂還是螺旋彈簧,都是在Z軸進行緩沖,減少路面振動的傳遞。

而在進入電動化時代後,懸挂的設計有了更多可能性,懸挂也可以使用48V電壓去控制,誕生了可斷開式48V防傾杆等,而比亞迪的雲辇-Z采用更高的電壓,直接用懸浮電機取代了傳統的減震器,調節速度和精度更高。

懸浮電機直接做功,沒有傳統減震器的油液緩沖,這意味著能量損耗更小,當然響應速度也更快,10毫秒內可以完成調整,一眨眼的功夫,這套懸挂可以自動調整50次左右,比傳統的自適應懸挂調整速度快了10倍有余,如果在高速行駛,快速的調整讓車輛更靈活,比如120km/h,車輛1秒就要移動33米,33米內路況變化明顯,如果懸挂調整速度慢悠悠,等到調整完成,車輛已經經過了顛簸路段,毫秒之間的調整讓車輛隨時適應當前的路況。

當然直接讓電機做功意味著會消耗電池的電量,不僅驅動系統需要電,懸挂系統也要耗電,爲了不影響續航,比亞迪爲懸浮電機設置了動能回收系統,懸挂的起伏運動,將動能轉化爲電能,反向給電池充電。有了雲辇-Z,車輛行駛在路上,懸挂真正成爲主動結構,去應對路面的起伏顛簸,包括主動控制側傾和前後俯仰等,不再是傳統的被動減震器。

仰望U7的實用性

第一駕駛

U7配備了易四方技術,采用四個電機獨立控制四個車輪,和仰望U8類似,綜合功率達到1300馬力,這在四門轎車中並不多見,四電機扭矩矢量控制,普通人也可以輕松駕馭千匹馬力,在起步控制系統的幫助下,百公裏加速時間僅爲2.9秒,這要比傳統的高性能行政級轎車快不少,比如奧迪S8或者AMG S63,而在後期的使用過程中,也不用考慮高油耗問題。

易四方可對四輪扭矩進行獨立的調整,車輛實時監測輪胎抓地力的變化,也實時調整各個輪胎的扭矩,仰望U7使用雪地胎成功沖頂亞布力冰雪大跳台,在落差85米、坡度37.5度的雪地上,仰望U7成功爬了上去,在摩擦力不足的雪地上,路面的任何起伏都會影響車身的姿態,稍有不慎可能會失控,尤其對于1300馬力的車來說,但U7在沖坡時沒有出現意外,方向控制穩定,足以看出四電機獨立控制的優勢。

對于這樣加速迅猛的轎車來說,刹車也必須跟得上,不能在看不見的地方減配,影響安全,仰望U7標配比亞迪自産的碳陶制動盤,加上易四方的高強度動能回收,100-0km/h制動距離在33米左右,跑得快也刹得住。

第二乘坐

仰望U7的長寬高分別爲5265mm、1998mm、1517mm,軸距達到了3160mm,車頂的線條平直,後排的腿部空間和頭部空間有保障,雖然內飾的設計目前沒有公布,但從測試諜照來看,U7的內飾布局與仰望U8的內飾布局相似,中控區域配備大尺寸的液晶觸控屏,副駕一側也搭載了娛樂屏,後排配有2塊獨立液晶屏,下方貫穿式中央通道集成有雙水杯架、空調出風口、觸控大平板和置物空間等。

第三續航

U7搭載比亞迪旗下弗迪公司提供的磷酸鐵锂刀片電池,容量達到135.5度,爲四電機車型帶來較長的續航裏程,CLTC工況續航裏程有720km和800km兩個版本。由于純電版電池的重量達到903kg,整車整備質量高達3095kg,超過3噸。

選車偵探觀點:比亞迪的技術在U7上一一展示,從四電機獨立控制到雲辇-Z懸浮電機懸挂,從刀片電池到碳陶瓷刹車,當然,U7也有一些缺點,比如3噸的車重對操控造成了影響,同時懸浮電機懸挂在後期的維護和修理成本方面還要打上一個問號。大家覺得仰望U7怎麽樣?歡迎討論。

1 阅读:106
评论列表
  • 2024-05-07 20:40

    不務正業,靠電池起家的不去搞電池,天天搞那些花裏胡哨的有毛用。[點贊]

選車偵探

簡介:寫有態度的文字,做您的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