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兩狼山,楊業殉國,經典連環畫故事《楊家將之李陵碑》

童年小人書 2024-05-05 12:55:58

今天分享的小人書爲楊家將之《李陵碑》,接上集《雙龍會》,由胡若佛、張令濤繪畫,趙建明改編。

金沙灘“雙龍會”遼國天慶王死後,皇後蕭妃自立爲遼國女皇,積極操練兵馬,准備重整旗鼓,再進兵中原。

大元帥韓昌來見蕭後,說道:“宋朝自從幽州兵敗以後,士無鬥志;潘、楊兩家不和,是奪取宋朝江山的好機會。”

蕭後派韓昌爲平宋元帥,蕭達賴、韓延壽爲正副先鋒,領兵十萬,直奔中原。

宋太宗聽到這個消息,忙召集文武大臣商議抵抗辦法。滿朝文武都有些害怕。無奈之下太宗便仍派潘仁美挂帥。

潘仁美回到家中愁眉苦臉,潘龍說遼兵很怕楊業父子,爲什麽不讓他們來相助,讓他父子做先鋒,伺機報三弟之仇。

潘仁美奏明太宗要求從雄關召回楊業父子,共同抵抗遼兵;楊業正鎮守雄關,接到聖旨後,准備起身。

佘太君擔心潘仁美假公濟私,從中陷害,要楊業再考慮。楊業聽說金鞭王呼延贊也隨軍出征,心想潘仁美不能再要什麽花招。

潘仁美領十萬大軍,離開汴京,直往邊界而來。安下營寨以後,潘仁美便和潘龍、潘虎商議如何除去楊氏父子。潘龍建議如果遼兵來戰,先鋒沒到,由呼延贊出陣;先害呼延贊,再害楊業父子。

果然,遼兵前來討戰,潘仁美要呼延贊領兵迎敵,呼延贊前去應戰,正遇遼國先鋒蕭達賴。

蕭達賴躍馬舞刀砍來,呼延贊舉槍迎敵,兩人大戰八十余合。蕭達賴拔馬便走,呼延贊緊緊追趕。追了不遠,遼兵從四面擁來,把呼延贊緊緊包圍。

正在危急時刻,西方旌旗蔽日,插鼓震天,一隊人馬殺將過來,爲首一員大將正是老令公楊業,後面是六郎楊延昭和七郎楊延嗣。

遼將賀雲虎忙去迎敵,楊業大喝一聲,將賀雲虎立斬馬下。楊家父子殺退遼兵,救出了呼延贊,回到大營。

潘仁美知道楊業父子救了呼延贊,心裏暗恨,恰好楊業前來報到,潘仁美問他爲什麽到現在才來。楊業說回雄州調集軍馬,沒敢停留。

潘仁美大怒以違抗軍令要將楊業推下斬首,呼延贊飛馬趕來,拿出金鞭指著潘仁美道:“這是聖上賜給我的,專打不法之人,你再胡作非爲,它可不答應你。”潘仁美滿臉通紅,不再言語。

過了幾日,潘仁美請呼延贊回汴京去運糧,呼延贊願不辭勞苦回汴京一趟。

呼延贊出發後,潘仁美便召集潘龍、潘虎和幾個心腹,密謀陷害楊業父子。潘仁美連發戰書到遼營,約定時間決戰。

遼國元帥韓昌回複第三日交戰,要蕭達賴、韓延壽、耶律斜轸等各領一萬人馬,埋伏在地勢險要的兩狼山左右,准備把楊業父子引誘到峽谷裏,圍困起來。

潘仁美不顧三軍疲勞,要楊業父子出陣交戰。楊業說:“聞朝廷已調雲、應、寰、朔四州兵馬,攻敵人側面,再等幾天,四州兵馬來到,一齊出動,可以全殲遼兵。”潘仁美以軍令迫楊業出陣。

潘仁美借口保護大營把楊業從雄關帶來的大部分人馬留下,只給他三千老弱殘兵。楊業忍氣吞聲,帶領六郎、七郎前去迎敵。

遼國先鋒蕭達賴一馬當先,叫宋軍快快投降,楊業大怒,舞刀躍馬,直奔蕭達賴。蕭達賴且戰且走,楊業盡力追趕。

到兩狼山下,楊業發現進入一條峽谷,恐怕中埋伏,急轉身往回退,只聽一聲炮響,埋伏的遼兵包圍上來。

楊業已知中計,急忙揮舞大刀前來迎敵,六郎、七郎奮力抵抗,宋軍傷亡不計其數。

六郎、七郎保護楊業,剛殺到谷口,谷口已被遼國元帥韓昌領著重兵堵住。

韓昌立在山頭,高呼:“楊家父子,你們已經中了我的計,被包圍了,還不快快投降!”

楊業大叫:“韓昌匹夫,要我父子向你投降,簡直是做夢!”

三千人馬從早直殺到晚,打退遼兵幾十次沖鋒。這時已是深夜,朔風怒吼,山搖地動。隱隱看到山坡上有一座小廟宇,是一座蘇武廟,裏面空蕩蕩的。

六郎回來,忙將父親和七郎接到裏面去。父子三人把馬牽進廟院,留一部分兵丁在外看守。楊業看著疲累的戰馬和滿身血迹的兩個兒子,老淚縱橫。

廟門外戰鼓齊響,遼兵又要包圍上來。楊業看到人饑馬乏,衆寡懸殊,讓六郎回營搬兵。六郎看著老父親不忍離開。

七郎看六郎顧前顧後,決定去搬救兵。趁著天色未亮,六郎假意向東突圍,七郎向西殺去,殺了一個多時辰,出山谷西口。

七郎催馬加鞭,飛快回到大營。潘仁美召見七郎,問明情況以後,裝著一副同情和焦急的樣子說:“知道你們父子被困,我派人幾次援救,都被遼兵打回來,我正爲這事犯難,你來得正好。”

潘仁美叫潘龍把七郎帶下去,好好款待。七郎心急如火,懇求潘仁美趕快發兵,潘仁美裝出關懷的樣子說:“吃點東西才有力殺敵,你放心,我馬上就發兵。”

潘龍叫人擺上很多酒菜,他陪七郎一起進餐。潘仁美舉杯向七郎勸酒,潘龍、潘虎兄弟輪番敬酒,七郎知道事情不好,想站起來時,已頭昏腦脹,天旋地轉。

七郎知道吃了毒酒,指著潘仁美罵道:“我父子爲宋朝江山,出生入死,你身爲元帥,不打敵人,反來害我,簡直是狼心狗肺!”

潘仁美命潘龍叫左右將七郎綁在花標柱上,要軍校們用箭將七郎射死。軍校們不忍心用箭射,強令之下,沒有一箭射中。

潘仁美大怒,親自用箭向七郎射去,潘龍、潘虎一齊動手,七郎延嗣被亂箭射死。

潘仁美父子派陳琳、柴幹兩人將七郎屍首抛到河裏,他倆敬重楊家一門忠烈,偷偷將七郎埋葬在河邊亂茔中,留了記號。

卻說兩狼山上,六郎自從引遼兵往山谷東口殺去,讓七郎突圍,遇遼將耶律斜轸。幾十個回合,六郎一槍將其刺死。

估量七郎已經突圍,六郎回到蘇武廟前,天色已經大亮,遼兵蜂湧而來。六郎和父親一連打退遼兵幾次進攻,遲遲不見援兵,楊業十分心焦,擔心七郎發生意外。

韓昌派人沖殺,六郎和父親分散。楊業被韓昌包圍,韓昌高聲大叫:“楊老令公,還不趕快投降,你家七郎已被潘仁美害死,休想等待救兵了。”

楊業半信半疑,仍揮動大刀來戰韓昌,兩人大戰二十余合,韓昌撥馬便走。

楊業打退了韓昌,部下只剩一百多人,蕭達賴又帶領一支遼兵擁來,大呼活捉楊業。楊業大戰三四十合,身上受了幾處傷,撕了戰袍,裹好創傷,手下只剩十幾個人。

他退回蘇武廟,遼兵把蘇武廟圍得水泄不通,又一陣迎敵,只剩下楊業和兩個負傷的老兵了。

援兵無望,不是戰死,就是被俘。楊業想著生死不明的兩個孩子,想著大宋錦繡山河,不覺淒然淚下。

遼兵就要沖進廟來,楊業發現院內有塊石碑,上面寫著“李陵碑”三個大字。

蘇武被困番邦十九年,甯死不屈,忠義可嘉,後人應當替他立廟;李陵雖然是孤軍奮戰,朝廷不發援軍,他竟叛國降敵,落得終身可恥,還立什麽碑。

他向南連叫幾聲:“皇上,皇上,臣楊業不能殺敵盡忠,只好舍身就義!”頭碰李陵碑,壯烈殉國。

1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