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乘用車零售同環比雙雙下滑,5月車市有望“一掃低迷”

蓋世小車車 2024-05-11 22:03:51

5月10日,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53.2萬輛,同比下降5.7%,環比下降9.4%,1-4月累計零售636.4萬輛,同比增長8%。

圖片來源:乘聯會

乘聯會指出,雖然4月有22個工作日,同比多兩日,但因價格不穩等因素導致消費者觀望氣氛濃重,4月乘用車零售出現周期性環比下行走勢。

今年,中國車市尤其是新能源車市價格戰愈演愈烈,但正如乘聯會所說,新能源新車價格戰帶來一定增量,但持續性也不強,內部分化嚴重。另外,持續價格戰下的常規燃油車型大部分沒有持續降價的空間,因此市場被新能源車加速侵蝕,帶來部分用戶的觀望,這進一步抑制了銷量提升空間。

自主份額保持領先,合資出口持續上漲

4月,自主品牌成績依然豔壓合資品牌。

該月,自主品牌零售量達到88萬輛,同比增長11%,但環比下降5%。不過即便環比出現下滑,自主份額依舊保持增長態勢。該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爲57.4%,較去年同期增長9個百分點。從前4月來看,自主品牌累計份額達到56%,同比增加6.3個百分點。

如果從批發數據來看,自主份額更高。據乘聯會數據,該月自主品牌批發市場份額高達64.1%,較去年同期增長7.9個百分點。

自主份額提升,意味著合資份額難免下滑。

數據顯示,4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45萬輛,同環比雙雙下滑(同比下降26%、環比下降9%)。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額19%,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5.2%,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5.9%,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

聚焦豪華車,4月豪華車零售20萬輛,同比下降12%,環比下降24%。該月豪華品牌零售份額13.2%,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傳統豪華車市場需求並不很強。

如此反差,關鍵在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板塊的突出成績。

圖片來源:乘聯會

據乘聯會數據,4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67.4萬輛,同比增長28.3%,環比下降5.7%。盡管環比下滑,但4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到43.7%,較去年同期32%的滲透率大幅提升了11.7個百分點。

而整體滲透率提升背後,自主品牌功勞更大。4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已高達66.8%(3月爲63.3%),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爲22.6%,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7.5%,與自主品牌差距非常明顯。

同樣能夠證明這一點的是,4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占整體份額64%,同比增長2個百分點,而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4.3%,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從國內零售份額看,4月新勢力份額11.8%,同比增長0.5個百分點,而特斯拉份額持續下滑(4月份額4%,同比下降2.6個點)。不難察覺,特斯拉在華如今面臨增長放緩危機,近期特斯拉上海工廠被曝加大裁員力度,就與此不無關系。另近期有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二把手”朱曉彤將返回中國,重新擔任中國區副總裁,此舉被認爲是特斯拉要“急救”中國業務。

從車企層面來看,按照乘聯會的說法,4月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總體走勢較強,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動夯實自主品牌新能源領先地位,以賽力斯、理想、長安、零跑等爲代表的增程式電動車市場表現尤爲較強。

該月,新能源月度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廠商達到14家(環比持平,同比增加3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86.6%(上月86.5%,去年同期80.7%)。其中:比亞迪312,048輛、特斯拉中國62,167輛、吉利51,428輛、長安47,526輛、上汽通用五菱35,124輛、奇瑞27,842輛、賽力斯25,496輛、理想22,560輛、長城22,376輛、廣汽埃安21,350輛、蔚來15,620輛、零跑15,005輛、東風11,217輛、小鵬10,405輛。

圖片來源:蔚來

具體車型方面,該月乘用車批發銷量超兩萬輛的車型有11個,其中比亞迪宋:80,860輛、比亞迪秦:51,170輛、海鷗:34,832輛、比亞迪驅逐艦05:32,800輛、Model Y:31,962輛、Model 3:30,205輛、瑞虎8:27,745輛、軒逸:27,245輛、瑞虎7:26,368輛、比亞迪元:22,051輛、比亞迪漢:21,509輛。

當然,出口也爲自主品牌加了一把力。

數據顯示,4月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41.7萬輛,同比增長38%,環比增長0.2%,創出曆史最高月度出口量,1-4月乘用車累計出口149.1萬輛,同比增長37%。其中,隨著南美等市場的恢複,4月自主品牌出口達到34.3萬輛,同比增長41%,環比增長0.1%。

值得注意的是,該月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7萬輛,較去年同期也增長30%,盡管體量還相對較小,但可以看到的是,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處于持續上漲的態勢。

此前乘聯會曾說到,合資車企出口應加速。原因是,中國合資企業的巨大國際成本優勢和逐步培育起來的本土化改進能力已經很強,可以針對部分海外市場進行有效的産品輸出,在不改變原有的國際品牌海外零售網絡的情況下,有較大的産品輸出空間,同時針對個別有潛力的海外市場,也應該給中國合資車企一定的規劃布局的權限,實現深耕市場,提升中國合資品牌的國際貢獻度。

以舊換新政策落地,5月車市零售預計好于4月

今年1月,整體車市終端促銷力度不減,頭部廠商目標完成率高,整體車市如預期實現開門紅;2月,受春節因素影響,車市出現銷量低谷;3月,車市呈現慢熱型啓動;4月,車市未能逐步走強。

圖片來源:乘聯會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5月車市預計會好于4月。

今年5月共有21個工作日,與去年相同,當然正如乘聯會所說,今年連續5天的假期壓縮了5月的産銷時間間隔,隨著夏季的淡季臨近,車市進入平穩期。

換言之,5月車市的表現可能不會太“驚喜”。只不過,在一些利好因素的支撐下,5月車市還是很值得期待。

乘聯會提到,4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産出指數分別爲50.4%、51.2%和51.7%,三大指數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對車市的穩定促進有明顯作用。

且今年假期,自駕遊火爆程度又有提升,私車自駕、租車自駕等個性化、低成本出行方式成爲更多人的選擇。從主要文旅城市的自駕配套布局優化看,節假日開放機關事業單位的停車場、增強城市交通擁堵提示及疏導等舉措,有效促進高效出行、提升短途出遊的體驗感。輔助駕駛帶來更多駕駛樂趣,智能座艙的獨立空間體驗享受,以大長假錯峰的形式實地驗證補能網絡基礎設施完善情況,均有利于新能源車的消費熱情提升、消除常規燃油車消費者的轉型顧慮。

另外,隨著國家“以舊換新”政策落地實施、各地相應政策措施出台與跟進,加之車市新品價格戰階段性降溫,市場觀望群體消費熱情被激發,市場應進入相對較好的發展階段。

乘聯會明確指出,“以舊換新”政策落地,對車市是重大利好,雖然5月休假時間長,但預計5月車市零售會好于4月。

具體來看,近期,商務部、財政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細則》顯示,自文件印發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准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並購買符合節能要求乘用車新車的個人消費者,可享受一次性定額補貼。

其中,對報廢上述兩類舊乘用車並購買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1萬元;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准燃油乘用車並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補貼7000元。

蓋世汽車注意到,《細則》出台後,多家車企積極響應,結合以舊換新政策推出了各種優惠。據相關統計,目前已有奔馳、寶馬、奧迪、一汽-大衆、一汽豐田、東風日産、比亞迪、長安汽車、吉利汽車、蔚來、小鵬等品牌先後宣布,在政府補貼之外疊加推出品牌方的優惠,以承接住這一波以舊換新釋放的市場紅利。

圖片來源:比亞迪官方海報截圖

按照乘聯會的說法,常規燃油車消費的持續低迷是抑制車市全面回暖的重要因素。

不過在其看來,此次以舊換新、報廢更新等政策,合理保證了燃油車消費群體的換購需求。“政策的實施對車市是重大利好,預計年度報廢總量應能達到近千萬輛的規模,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對車市私人新車消費會帶來百萬量級的增量,也能帶來千億元以上的年消費增量,5月車市有望一掃低迷狀態實現恢複性增長。”

其還表示,國家對當前“促進消費、提振內需”的通盤考慮和細節把握日趨清晰和精准,市場“淘汰更新”和“換購更新”的消費潛力將逐步得到釋放,有益于未來幾個月的車市逐步走強。

0 阅读:15

蓋世小車車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