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號人員確定,三名航天員都是80後,神舟十九號待命救援

5樓的男人 2024-04-24 14:03:33

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此次航天員名單確定,由葉光富、李聰、李廣蘇3名航天員執行神舟十八號任務。其中葉光富作爲本次任務的指令長,其他兩人作爲組員。

神舟十八號延續了老傳統,也就是老帶新的人員配置方式,指令長葉光富雖然是我國第二批航天員,但是在2021年10月份,曾與翟志剛、王亞平一起,執行過神舟十三號任務。

這次神舟十八號任務人員方面,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機組人員全部是80後,如果我國第一批航天員以60後爲主,第二批以70後爲主的話,那麽第三批就是以80後爲主。

此舉也意味著第一批的老航天員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曆史使命,逐漸退出航天事業的一線,逐漸退居幕後,爲我國培養更多的航天人才。

從這次整個任務的過程來看,也與以往有些差別,那就是在神舟十八號完成全部合練和檢查後,神舟十九號也已經准備就緒,進入到“待命救援”的狀態。

爲何讓神舟十九號待命救援?

很多人一聽到“待命救援”,心理就會有一些怪異的感覺。其實大可不必,因爲這麽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爲了航天員的安全考慮。

這是因爲航天領域是一個高危行業,在執行任務期間會出現許多不可控的因素,任何一點微小的瑕疵,就可能導致整個任務失敗。

例如1986年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就是由于一個密封圈的問題,最終在發射73秒鍾後,航天飛機在空中解體,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造成航天史上最大的安全事故。

所以,在航天領域,再怎麽小心都不爲過。也是基于這種原因,後來美國NASA就開啓了雙保險制度,一個發射,另外一個就待命救援。

也是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所以,我國開啓了神舟十九號待命救援的模式,一旦在任務期間遇到突發情況,那麽神舟十九號就立即發射升空,把其安全帶回地球,這麽做的目的就是有備無患。

實際上,只要有航天員還生活在太空中,那麽地面上,就會有一枚火箭和太空飛船處于待命狀態,並且地面上還配備一個應急救援小組,這個小組時刻保持著最高的警惕。

一旦空間站出現狀況,例如:SpaceX的星鏈就曾經惡意靠近中國空間站,最終是啓動空間站的動力系統,緊急避讓,才化險爲夷。

如果那次不是發現早及時,躲避過去,一旦發生碰撞的話,那麽地面上的應急小組就可以立馬飛上太空,把空間站的三名航天員接回家。

雖然以往都有准備,但是這是神舟十九最大的不同,就是其與神舟十八號同時准備就緒,等神舟十八號發射升空後,神舟十九號就可以立馬補上,做到無縫銜接。

這也就意味著,神舟十八號和神舟十九號的航天員,都已經同時選拔出來了,大家不妨猜測一下,都有哪些成員,是否會有女性航天員呢?

老航天員再次無緣航天任務

實際上,從上次的神舟十七號任務開始,我國第一批航天員就逐漸退居幕後,第二批航天員開始接手老航天員們遞過來的接力棒。

雖然第一批老航天們逐漸退居幕後,但是整個中國的航天事業,可以由他們這一批14個人用肩膀扛起來的。

中國第一批航天員從1995年開始選拔,到如今已經快30年時間。在那個時候,他們應該是最刻苦,同時也是最彷徨的一群人。

在那個年代,中國科學技術水平與今天無法同日而語,即便被選拔進入到航天隊伍中,此生也不知道是否能夠乘坐太空飛往太空。

其他國家培養航天員,還可以上國際空間站。因爲美國在航天領域把中國排除在外,所以中國的航天員們,沒有其他選擇,只能乘坐自己國家的航天器前往太空。

要走出從0到1的關鍵一步,無論是對于當時的航天科研人員,還是航天員們都非常困難了。好在最終都扛過來了。2003年,神舟五號攜帶楊利偉順利登上太空,我們突破了這曆史性的時刻。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付出了一些代價,楊利偉曾經在上升階段遇到致命的共振,五髒六腑就好像被震碎了一般,這也導致楊利偉從太空回來後,就退居幕後,再未上過一次太空。好在楊利偉帶回了關鍵數據,經過改進後,爲後面的航天員提供了安全保障。

也曾經出現第一次太空行走,由于沒有關鍵數據,導致艙門內外壓力差太大,打不開的情況,正在焦急的時候,太空飛船又出現了火警警報。

在這關鍵時刻,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三人商量後,就當機立斷,即便是死去,也要完成太空行走,不辜負數億名在電視機前面翹首以盼的觀衆,也不願再這個關鍵時刻丟掉大國形象。

最終是用一根撬棍,撬開了艙門順利出艙,後來才發現飛船的火警警報是一次誤報,可以說是天佑中華,化險爲夷,讓他們順利完成了任務。

正是在第一代航天員們,在黑暗中一點點的摸索,中國的航天事業才能一點點的進步,不過遺憾的是,第一批航天員們,因爲當時資源不足,有些訓練了數十年時間,卻沒能登上太空就退役了,他們是:李慶龍、吳傑、趙傳東、潘占春。

結語:

隨著第二批航天員全部成熟,以及第三批航天員逐漸走向前台,第一批航天員們也開始慢慢的退居幕後,在公衆面前露面的機會可能越來越少,終有落幕的一天。

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他們爲中國航天事業所作出的貢獻,沒有他們在黑暗中摸索,也就沒有今天中國航天事業的起飛,他們理應被銘記,包括那四位雖然沒上太空,但是卻爲此努力訓練了十多年的航天員們。

0 阅读:153

5樓的男人

簡介:感受世間萬物的神奇,一同探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