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MPGZ790EDGETiMAX主板評測,諸多升級強化,不負“Max”之名

比肩數碼 2024-02-20 22:40:09

當英特爾14代桌面酷睿處理器推出後,選擇了性能升幅最爲明顯的i7-14700K處理器,其增加了四個能效核心,大小核心的頻率均提高了一點點,同時意味著其滿載功耗與溫度會有所提高,感覺原有的B760主板的供電難以支撐,正所謂好馬配好鞍,爲了能夠更好地承載這顆14700K處理器,自掏腰包,直接升級至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主板,該主板是在原有MPG Z790 EDGE WIFI主板上進行適當強化升級,比如升級到支持更高頻率的內存條,支持PCIe 5.0固態硬盤以及WiFi7功能,接下來從消費者的角度談談這塊主板。

本次詳細開箱過程略過,隨機配件包含了SATA數據線與散熱風扇控制線等線材,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主板采用ATX尺寸(24.3x30.4cm)規格,PCB基板采用全黑色設計,不過在供電模組、固態硬盤插槽與PCH芯片之上均覆蓋銀白色的鋁合金散熱裝甲,使主板看起來接近于銀白色風格。

ATX尺寸規格的主板具備擴展性較高的優勢,充足的空間能夠安置更多的PCIe插槽、M.2固態硬盤插槽以及內存插槽,由于主板表面覆蓋了厚實的金屬散熱裝甲,整體重量很重,在主板的背面分布了不少電容電阻等元器件,在裝入機箱時需要注意別磕碰到。

主板采用16+1+1相供電方案,基本滿足大多數高端處理器穩定供電需求,在供電元器件部分采用被動散熱方式,表面覆蓋有相當厚實的鋁合金材質散熱模塊,主副模塊之間采用銅管連接提高散熱效率,爲整體系統長時間運行的穩定基礎,主散熱模塊表面帶有龍徽標。

主板配備四根DDR5內存條插槽,並采用兩端卡扣設計,支持單根內存條容量爲48GB,四槽插滿最大容量爲192GB,標稱內存條頻率可支持7800+MHz,實際運行頻率視內存條與處理器IMC體質而定,位于主板供電接口的上方爲Debug偵錯燈,方便快速定位硬件故障位置,下方爲機箱前置USB擴展接口。

位于主板的左上角設計了四針的CPU風扇與水冷頭專用供電接口,與兩個5V三針的ARGB接口,在該位置更容易連接水冷散熱器與輔助散熱風扇,無需使用延長線即安裝連接,主板共提供三個5V的 ARGB動態燈效接口,六個12V四針PWM風扇接口,散熱風扇隨意裝。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主板支持英特爾的12、13與14代酷睿桌面處理器,主板配備了三條PCe插槽,分別是一根PCIe 5.0×16顯卡插槽,該插槽直連處理器,外層由金屬包裹加固,一根PCIe 3.0×1插槽與一根PCIe4.0×4全尺寸插槽,帶寬均由芯片組提供。

相比前一代的微星Z790刀鋒钛主板,新的MAX版本升級至支持WiFi7無線技術,與配備PCIe5.0的M.2固態硬盤插槽,支持更高頻率的內存條,主板上的首個M.2固態硬盤插槽支持PCIe5.0 ×4傳輸規格,理論傳輸帶寬能夠達到128Gbps,散熱模塊采用免工具拆裝設計。

主板共配備了五個M.2固態硬盤插槽,首個插槽支持22110或以下尺寸規格,需要留意的是,該插槽與顯卡的PCIe5.0 x16插槽共享帶寬,若使用該插槽是會讓顯卡插槽通道數量降爲x8,其余四個M.2插槽僅支持2280或以下尺寸規格,帶寬均由PCH芯片組提供。

當顯卡通道數從x16降至x8,還是會拖累顯卡性能的,當然需要視顯卡型號與使用場景而定,假如顯卡僅支持PCIe4.0×8規格,如RTX 4060或RTX 4060 Ti這些顯卡,那對顯卡性能無任何影響,假如是RTX20系列或以前的顯卡,在×8通道下的性能損失可能會較大,還要看具體軟件是否依賴PCIe帶寬。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主板共提供了八個SATA(6Gbps)接口,兩個接口位于右下角並垂直與主板,六個接口位于主板的右側邊緣,支持RAID0、RAID1、RAID5與RAID10磁盤陣列方案,可以同時安裝多個獨立硬盤組成高讀寫性能或高可靠性的磁盤系統。

主板內置了來自高通的QCNCM865無線網卡,支持最新的WiFi7無線連接技術以及藍牙5.4技術,WiFi7支持320MHz頻寬、4096-QAM調制、MRU、MLO等多項新技術,理論上最大連接速率可到5.8Gbps,由于目前使用的路由器僅支持WiFi6技術,因此無法去連接測試。

WiFi7技術有著更高的數據吞吐量以及更低的延遲,不過需要無線路由器的支持,其實WiFi7在國內仍處于早期起步階段,且暫未開放WiFi7的6Ghz頻段,因此國內的WIFI7無線路由器僅支持160Mhz頻寬,理論最高無線連接速率僅能達到2882Mbps,只能說戰未來吧~~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主板采用16+1+1相供電方案設計,PWM供電控制芯片爲瑞薩的RAA229131,處理器核心供電Dr.Mos芯片型號爲Intersild的ISL99390,每一相有著最高90A的供電輸出能力,另外兩相外圍供電Dr.Mos芯片爲MPS的MP87670,處理器的輔助供電接口爲雙8Pin。

主板背部I/O接口部分,從上往下分別爲HDMI2.1視頻接口、DisplayPort1.4視頻接口、四個USB 3.2 Gen1(5Gbps)Type -A(藍色)接口、四個USB 3.2 Gen2(10Gbps)Type -A(紅色)接口、一個10Gbps速率Type-C接口,一個20Gbps速率Type-C接口,2.5Gbps網口,WiFi天線接口、音頻輸出光纖接口以及五個3.5mm音頻接口。

主板提供十分豐富的I/O接口,包括八個5Gbps或以上傳輸速率的USB-A接口,這意味著可以連接高速讀寫的移動存儲設備,連接手柄方向盤等更多的外設硬件,後置提供一個Clear COMS按鈕用于清空重置BIOS,以及一個Flash COMS按鈕用于無CPU刷入BIOS。

一直都想組裝純白風格的主機,機箱與水冷散熱器甚至顯卡等硬件都選擇白色風格的,假如是主板是白色PCB那必然更加搭配,可目前禦三家品牌所推出白色PCB的Z790的ATX規格主板寥寥可數,微星品牌下並是沒對應的白色PCB主板,其它品牌即便有價格也很高。

雖然主板采用的是黑色PCB設計,不過其覆蓋了大面積的銀白色散熱模塊,讓其看起純粹的黑色,整體看上去比較舒服,並不會很影響白色氛圍效果,只能期待微星接下來會推出純白風格的主板,在供電散熱模塊上的龍標紋理會亮起RGB燈效,玩家也可根據喜好定制各種燈效組合。

接下來對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主板進行實際裝機與性能測試,本次測試硬件配置,英特爾十四代酷睿i7-14700K處理器,七彩虹的DDR5 6600MHz 16GB*2內存條,藍戟的Arc A750亞運聯名版顯卡,致態的TiPro7000三體聯名版固態硬盤,鑫谷的昆侖二代360水冷散熱器。

說說主板的BIOS方面,本次將BIOS更新至最新7E25v12版本,在正常情況下可利用BIOS中的M-Flash功能更新,若在無CPU或者系統無法正常啓動的情況下,通過按下主板背部的按鈕升級BIOS,BIOS主界面提供了簡易模式與高級模式,在簡易模式中顯示處理器內存主板溫度等信息。

在簡易模式中可快速開啓內存XMP、VMD與fTPM等功能,在主界面的風扇信息中可對風扇設置,風扇曲線更傾向于在MSI Center中進行設置,操作更簡單,至于更多更詳細的參數設置需要在高級模式中才能實現,比如處理器頻率、內存頻率以及供電參數調整。

在主板BIOS設置處理器的功耗牆,尤其對于高端處理器,若功耗牆阈值過低會直接影響性能的發揮,BIOS中提供三個被淘汰選項,Boxed Cooler的功耗限制爲253W,Tower Air Cooler功耗限制爲288W,至于Water Cooler的功耗上限爲4096W,此選項爲解鎖功耗牆。

內存條XMP功能需要在BIOS中開啓,使用內存條廠商的配置文件提高內存頻率,這種方式最爲穩妥不會出現穩定性的問題,不過頻率相對保守,也可使用Memory Try It功能提高運行頻率,提供了多套超頻配置文件,按照內存體質實際選擇套有即可,雖然這款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主板,所標稱最大支持7800+MHz的內存頻率,不過還提供8800MHz的參數。

本次搭配測試的是英特爾十四代酷睿i7-14700K處理器,在英特爾的十四代酷睿帶K後綴處理器當中,性能升幅最爲明顯只有i7-14700K處理器,增加了4個能效核以及3MB L3緩存,而i9-14900K和i5-14600K處理器僅提升了些頻率,核心數量與緩存大小都沒區別。

手上這塊十四代酷睿i7-14700K處理器是國行盒裝,內置8個性能核心+12個能效核心,共20核心28線程,L3緩存爲33MB,性能核心的最高睿頻爲5.6GHz,能效核心的最高睿頻4.3GHz,在頻率方面相比上代的i7-13700K分別提高了200MHz和100MHz。

首先對處理器進行基准跑分,均在解鎖功耗牆與水冷散熱的情況下測試,CineBench渲染系列軟件,R15軟件多核跑分爲5289分,R20軟件多核跑分爲13181分,而R23軟件多核跑分爲34550分,整體性能相較于13700K提升還是挺大的,如R23多核提升約15%。

最新的CineBench 2024版本基准測試成績爲1826分,不知爲何以上兩個基准測試成績略爲有些低,比如在CineBench 2024版本成績能跑到1900分以上,而R23版本能跑到35500分左右,嘗試跑了多遍分數都變化不大,經過壓力測試並非是散熱所限。

在3DMark軟件的CPU Profile項目測試中,這顆i7-14700K處理器能展現出正常的性能水准,CPU Profile項目可測試處理器不同線程的性能,最大線程成績爲14946分,16線程成績爲11336分,單線程成績爲1186分,在單線程性能相比13700K並沒拉開多少差距。

接下來測試主板的內存條超頻的表現,廠商標稱主板的內存頻率能夠支持到7800MHz+,本次搭配測試的內存條爲七彩虹的CVN DDR5 6600MHz 16GB*2內存條,支持Intel XMP3.0技術,自帶鋁合金散熱馬甲與RGB燈帶,搭載海力士A-Die顆粒,擁有相當不錯的超頻能力。

那麽一步到位不去測內存XMP模式,主板的BIOS中Memory Try It功能內置多種不同CL值與運行頻率組合,套用7800MHz CL38參數,系統能正常啓用並通過內存壓力測試,內存讀取、寫入與複制數據速度分別爲112.72GB/s、102.21GB/s、109.12GB/s,可能是內存條或處理器的體質原因,嘗試多次沒法超到8000MHz。

在遊戲性能測試方面,本次搭配的是藍戟Arc A750亞運聯名款顯卡,其外觀采用潔白的外觀配色與特殊設計元素,適合搭配淺色系主機,搭載三個散熱風扇與五根鍍鎳散熱管,其滿載溫度與噪音控制得不錯,驅動程序足夠成熟且更新頻率快,與紅綠廠的顯卡差距不斷縮小。

特地說一下,由于首個M.2固態硬盤插槽是與顯卡的PCIe x16插槽共享帶寬,當該插槽安裝固態硬盤後,顯卡會運行在PCIe 4.0x8模式下,其實對于中端性能的顯卡影響不大,若不是使用PCIe5.0固態硬盤,或僅支持PCIe3.0接口的獨立顯卡,那不太建議使用該M.2插槽。

3DMark基准測試軟件中的Time Spy項目總得分爲13457分,圖形得分爲12648分,CPU得分爲21122分,假如從Time Spy項目的圖形成績來看,這塊A750顯卡的性能處于RTX4060與RTX4060Ti之間,Time Spy Extreme與Fire Strike Ultra的圖形得分爲6076分與6334分。

A750顯卡實時光線追蹤性能基准測試,Port Royal項目得分爲6465分,Speed Way項目得分爲2362分,Solar Bay項目得分爲44136,從以上的圖形性能基准測試表現來看,這款藍戟Arc A750 Photon 8G亞運聯名款顯卡的性能與RTX 4060不相上下。

實際遊戲測試方面,先跑賽車類遊戲《極限競速:地平線5》基准測試,由于這款A750顯卡僅配備8GB的GDDR6顯存,假如開啓極致預設模式,會出現顯存占用過高的情況,雖然平均幀率能達到60FPS,不過在複雜場景會出現波動,因此本次選擇預設超高畫質檔位,實測平均幀率能達到70FPS,而且全程均能保持在60FPS以上。

《賽博朋克2077》2.11版本,同樣由于顯存大小的限制,本次選擇預設高畫質檔位,並手動關閉光線追蹤與XeSS超級采樣技術,實測A750顯卡在基准測試中的平均幀率爲60.7FPS,而最小幀率爲53FPS,假如開啓XeSS超級采樣的平衡檔後,平均幀率會提升至71FPS。

《荒野大镖客2》對顯存占用不大,在不裝MOD的情況下8GB顯存就能滿足,遊戲內置20個不同等級的畫質檔位,本次測試直接選擇預設最高畫質設定,實測這款A750顯卡平均幀率爲55FPS,畢竟其屬于中端級別的顯卡,若想獲得更流暢的畫面體驗仍需酌情降低畫質。

從主板供電方案來看,帶動14900K問題應該不大,在制程工藝無升級的情況下,i7-14700K處理器的滿載功耗比上一代更高,最後測試主板供電性能與溫度,非常考驗處理器散熱器的性能,若散熱壓不住處理器在滿載時很容易觸碰到了溫度牆,從而導致降頻等情況。

本次使用鑫谷的昆侖二代360水冷散熱器,標稱散熱功率可達320W,散熱器整體配色均爲白色,散熱風扇也具備RGB燈效,還配備一個觀賞性更強的LCD顯示屏幕,可以顯示處理器當前運行狀態,也可顯示圖片或視頻等個性化內容,能實現更美觀簡潔的視覺效果。

避免在BIOS中調參後影響測試壓力結果,本次壓力測試采用默認調參不降壓調頻,根據監測軟件顯示,i7-14700K處理器單烤FPU時電壓爲1.3V,滿載時CPU Package功耗在300W左右浮動,假如運行CineBench 2024版本滿載時的CPU Package功耗基本徘徊在280W。

烤機壓力測試的主要壓力其實在散熱器上,在單烤FPU時室內溫度爲24℃,處理器核心溫度穩定在92℃,可以穩壓處理器長時間滿載運行的發熱,確保這個持續穩定工作,主板上的供電散熱模塊有效降低供電元器件的工作溫度,壓力測試時MOS的溫度約爲55℃。

總評:

微星MPG Z790 EDGE Ti MAX WIFI主板延續了刀鋒钛系列主板的性能堆料,采用16+1+1相數字供電方案,搭配90A導通電流能力的Dr.MOS,輕松應付英特爾十四代酷睿i7與i9高端處理器滿負載供電需求,即便是進一步超頻也沒絲毫不懼,供電模組上覆蓋了厚重的鋁合金散熱裝甲,有效降低工作溫度,在面對近300W滿載功耗的i7處理器情況下,供電模組溫度也就55℃,確保爲處理器持續穩定的供電,所配備的接口種類多且豐富,散熱風扇供電接口與ARGB燈效接口布局合理便于裝機布線。

在硬件配置方面不負“Max”之名,升級強化的地方真不少,其配備了PCIe5.0規格M.2固態硬盤插槽,搭載支持WiFi7技術的無線網卡,鑒于當前技術與環境等因素所限,這部分配置的升級並沒帶來顯著的增益效果,只能說錦上添花未來可期,主板對內存的兼容性與頻率上限進行優化,標稱內存頻率最大支持至7800+MHz,配合BIOS中的Memory Try It內存超頻功能,直接套用內置的多種不同運行頻率與小參組合,無需反複輸入時序電壓等參數自動內存超頻,輔助超頻玩家挑戰內存條性能上限。

0 阅读:10

比肩數碼

簡介:對産品的體驗秉承著負責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