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影像,科考的真實場景,晚清巨人穿官服演出,裹小腳女子合照

曆史鏡像館 2024-03-07 18:04:38

一張照片,一段曆史。

晚清時期照相技術流入中國,很多影像得以保存下來。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泛黃的老照片對當時的曆史窺得一二。

今天曆史鏡像館繼續帶你看看一百多年前的那個世界。

晚清的滿族婦女。滿族崇尚天足,他們都不裹腳。穿著滿族服飾,戴著旗頭。

晚清巨人詹世钗。他的身高超過了兩米。據史料記載,詹世钗年輕時曾在上海玉映堂墨廠做工,後來被美國人看到了,就聘請他周遊世界表演,後來他還加入英國籍,娶英國人爲妻,晚年客死英國。

此照1880年左右拍攝于香港。可以看到詹世钗身著清代官服,身材高大魁梧。但其實,據史料記載,詹世钗並沒有爲官的經曆。晚清《夜雨秋燈錄》上記載:一天,洋人看到了詹世钗覺得非常奇怪,並以重金把他請去給他穿上官服,到處展覽賣票供人觀看賺錢。"

這是清代的科舉考試現場。

科舉制度是通過考試來爲朝廷選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度從隋朝大業元年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三十一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爲止,曆經1300年。

明代的科舉考試發展到了鼎盛。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帶有民族歧視的色彩,滿人會享有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在雍正之前還分滿漢兩榜取士,滿人在考試科目上較爲簡單。後來才更改爲滿人、漢人同試,直至科舉考試的廢除。

晚清的人睡覺時的場景。

因爲清朝人都留著長長的辮子,所以睡覺的時候很不方便。這種鼠尾辮是清兵入關剃發易服以後中國人的所留的發型。

明末袁彭年曾說"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

晚清時期照相機流入中國,對于當時的人們來說,還是比較稀奇的。照相機也是一個比較奢侈的舶來品,基本上除了洋人或者是非富即貴之家,很少能見到相機。

所以普通民衆對相機了解甚少,民間甚至流傳照相機會攝人心魄之類的傳言。

這是一張晚清擺拍的老照片,還原展示晚清時期的一個職位——修腳師。

晚清時期的女子擺拍。從這張老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個女子留著滿天星發型,裹著尖尖的小腳。

古代女子裹小腳是一種十分殘忍的陋習。裹腳需要在女子年齡尚小時,將其前腳掌翻過來,用布纏裹住,直至女子裹腳成型。

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寫到:"他聽說中國的女人是裹腳的,但不知道詳細,所以要問我怎麽裹法,足骨變成怎樣的畸形。"

嚴複在《原強》中寫到:"嗟夫!此真非以裹腳爲美之智之所與也!"

雖然滿人不裹腳,但因爲裹腳曆史的久遠,人們舊觀念的頑固,即使清朝明令禁止裹腳,依然是屢禁不止。清朝被推翻後,陳獨秀李大钊等人極力反對裹腳這一陋習。但裹腳還是到了新中國建立後,才徹底被廢除。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