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一湖出現大量死魚,已打撈出約8噸!將進行無公害處理

狸貓之一的動物圈 2024-05-14 11:38:45

信息來源于央廣網。

海南海口一湖出現大量死魚

具體從哪天開始是不清楚,估計是在5月10日後,到海南海口市的紅城湖附近遊玩的居民總能看到有些的死魚漂浮在湖面上。本來以爲是正常現象,但死魚越堆積越多,漸漸地形成了讓人難以忽視的規模,幾乎覆蓋了部分的湖面,這個現象引發了各種猜想,但當務之急是盡快清理,畢竟此時的海南已經高達30度,很快這些死魚就會腐爛,散發致命氣息。

5月12日大早7點,當地組織了環衛工人對紅城湖的死魚進行打撈。盡管風向較爲固定,將大部分死魚吹到了紅城湖環湖路一側的湖面上,但畢竟這些死魚在湖面四處分散,隨著波浪不停的擺動,也有些死魚沒有隨著風向移動,這增加了打撈的難度。岸邊還停著兩輛環衛的垃圾運輸車,有環衛工人不斷地將船只帶來的死魚裝進車後箱。

現場的異味很大,環衛工們實在太不容易了。到了下午14時,大家已經打撈到了8噸的死魚,但湖面上的多處湖面角落仍然有不少死魚,甚至還有少量的死魚從湖底浮上,看起來這似乎是無止境的工作。

這些環衛工人來自海口市京環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他們安排了30多名環衛工前往現場處理。實際上從幾天前死魚就已經出現了,當時他們都有派人來處理,但是12日突然就出現了特別多死魚,所以才搞出了這麽大陣仗。而這些被打撈上來的死魚將統一運送到廚余垃圾處理末段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死魚不流向市場。

爲何出現該情況?

盡管該現象看起來非常可怕,但跟以往類似的事件不同的是,這次是有明確的原因的。

5月2日和5月6日,海南海口遭遇了強降水,這引發了龍昆溝嚴重積水,爲了緩解龍昆溝下遊排洪的壓力,原本從南渡江水補水的紅城湖于是暫停了補水,使得水位下降了6.5厘米,以此留出空間來存住來自龍昆溝的降雨存水。

問題就出在這裏了,這樣的操作對人類來說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對紅城湖的生物來說,問題就大了。事發的紅城湖的水源爲南渡江水,咱們剛說過,那裏的水質含鹽量較高,屬于半鹹水水質,能在湖裏生活的魚自然早就適應南渡江水的鹽度。但龍昆溝的淡水大量彙入紅城湖後,改變了紅城湖的含鹽量,這裏的鹽度被淡水稀釋了,導致生活在這裏的半鹹水魚一時無法適應而大量死亡了。

鹽度的迅速下降,高溫導致的湖水缺氧,這都讓湖中的半鹹水魚難以招架。經過檢驗,這些大量出現的死魚也有很多的青鱗魚,這是主要生活在濱海河口處的魚類,它們是海水魚,隨著漲潮進入南渡江,而後進入紅城湖內的,本來就是海水魚的它們對鹽度就更敏感了,所以死了特別多。然後值得一提的是,湖內的羅非魚啥事沒有,不愧是入侵物種,就是耐造。

海口市瓊山區水務局局長周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已安排紅城湖進一步從南渡江補水,以爭取盡快恢複原來鹽度的水環境。

並非首次發生

我知道很多人有一些不好的猜想,但這次紅城湖的大量死魚的成因大概率就是上面說的鹽度改變。因爲近幾年來,紅城湖已經發生了多次這樣魚類大量死亡的事件。

比如2013年2月的時候,當時紅城湖內有十萬斤魚死亡,經過瓊山區水務局聯合其他部門調查後得出結論:死因是南渡江泵站輸送鹹水致使湖水鹽度升高所致。在2014-2016年連續3年也都發生了類似的情況,原因都跟鹽度的突增突減有關系。

已經發生不是一次了,希望轄區水務局能吸取了經驗,減少此類情況的發生。

1 阅读: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