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生的收藏之旅:鹹豐元寶當千帶來的深刻教訓

老蔡聊收藏 2024-04-09 15:39:00

在收藏界這個充滿神秘與誘惑的領域裏,徐先生摸爬滾打多年,曆經風雨,也嘗遍了酸甜苦辣。然而,收藏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徐先生雖然眼光獨到,卻也時常遭遇陷阱和騙局。徐先生本以爲,只要舍得花錢,總能找到靠譜的渠道把這枚鹹豐元寶當千賣出去。于是,他一狠心,拿出了幾千塊錢,交給了一個聲稱有廣泛收藏家資源的中間人。他滿心期待地等著對方幫他完成交易,結果卻等來了自己被拉黑的消息。那一刻,徐先生真是又氣憤又無奈。幾千塊錢打水漂了,藏品還沒賣出去,更別提找回那個中間人了。

這次的經曆讓徐先生深感收藏界的複雜和險惡。他意識到,在這個看似充滿誘惑的世界裏,隱藏著無數陷阱和騙局。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和決策,也逐漸明白了收藏的真谛。經過這次教訓,徐先生變得更加謹慎和理智。他給自己立了個規矩:再也不輕易拿錢去賣藏品了。他明白,自己的錢來之不易,不能輕易浪費在不確定的風險上。同時,他也開始更加謹慎地選擇合作夥伴,不再輕易相信別人的甜言蜜語。

現在回想起來,那次的經曆雖然讓徐先生吃了不少虧,但也讓他收獲了寶貴的經驗教訓。他明白了,在收藏界裏,除了要有眼光和熱情外,更要有足夠的警惕和謹慎。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裏立足。徐先生的故事告訴我們,收藏之路並非坦途,需要我們時刻保持警惕和謹慎。同時,也要學會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不斷提升自己的眼光和判斷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收藏的世界裏收獲更多的喜悅和成就。

鹹豐皇帝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奏摺上親自朱筆批示:“所奏不爲無見,然小錢大錢,制雖異,用實同,現鑄小錢,銅尚不足,何況大錢乎!汝知一未知二也。至器用多銅,原幹例禁,本年曾經降旨。況古制亦非盡善,舉一事必欲複古,試問井田,封建尚可複乎?此摺著戶部存記,若有可行時,不妨采擇入奏。欽此。”雖然,何紹基鑄造大錢的建議未能獲得朝廷的批准,但是,出于當時“軍饷增多,帑金不足,”的現實情況,在清朝政府的最高統治階層,已經拉開了鑄造大錢的論戰。

藏品是圓形方孔銅質錢幣,經鑒定專家 權威鑒定爲真品中的珍品古錢。圓形方孔的銅幣,其形狀外發天,內地法,取義精宏。觀其圖,造型圓潤端莊,字體疏放大氣,作爲收藏品是不錯的選擇。這枚“鹹豐元寶”當千錢面文字雕工精湛、字口深峻,如斧削刀切,錢文舒暢,富有神韻,並且,這枚寶陝局“鹹豐元寶”當千,面文“鹹豐元寶”爲楷書,背穿上“當”,穿下“當千”楷書,穿孔左右滿文“ 寶陝 ”兩字。

觀其整體,銅質精純,金黃發亮,文字峭拔有力,筆劃之間清晰幹淨,毫無粘連,確屬樣錢風範。鹹豐大錢因其形體粗重闊大,故極易造成磕碰硬傷,但本品幾乎找不到明顯痕迹,可以確定爲完全未行用品,加之其包漿深入銅肉而不浮起,更顯出一種特有的魅力,應屬造幣機構向主管部門呈請審核之樣錢,極具收藏與鑒賞價值,極爲難得。在此徐先生也希望將這枚珍品轉手尋找能真正欣賞它的有緣人。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給更多人,想要第一時間獲得更多精彩推文,請關注我。分享真實的收藏資訊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