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中美之間最大風險變更,不在台海而在南海,長遠是科技戰

光電科技君 2024-04-25 23:36:44

美國務卿布林肯訪華期間,中美學者在新加坡參加第五屆“三邊交流”閉門論壇,美國專家們表示:美中之間最大的風險不再是台灣,而是南海,長遠則是科技之爭。

接受采訪的是華盛頓右翼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庫珀,他對“聯合早報”記者表示,一年前他還認爲“中美最大的問題就是台灣”,並且中方也多次強調“中美關系的核心點在于台灣”,但是現在南海的情況更爲糟糕一些。

庫珀指出,美菲在南海的聯合行動越來越密集,也越來越強烈。美方釋放出不惜一切要加強第一島鏈的圍困作用,徹底在海上堵住中國。

對于類似問題,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國防項目主任佩蒂約翰也指出,目前菲律賓對中方的強硬態度很憤怒,加上美國明確表態會生效《共同防禦條約》,南海事態隨時都會升級。

佩蒂約翰還認爲,科技競爭是中美關系面臨的長期挑戰,至關重要的科技不僅是經濟發展和軍力的基礎,也促使雙方動用制裁甚至部分脫鈎等各種工具,産生的回響將影響全球。

這些美國學者和專家們一致認爲,美中關系現在還在困境中企穩,兩國分歧較多,近期的高層訪問都未取得任何重大成果,在改善關系方面也未取得任何實質進展。

實際上中美學者、專家、智庫之間進行交流無可厚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民間和半官方的思維,中美關系站在十字路口是全球有目共睹的事情。美國想在軍事上、經濟上、科技生産力全面圍堵中國,但不意味著兩者必須進行熱戰,而是可以采取更多方式競爭。

其實,耶倫來談什麽不重要,布林肯來談什麽也不重要,在美國大選年,誰來談得結果都一樣,只不過想告訴選民們:我既能打壓中國,又能和中國合作而已。

中方最重視的還是美方到底能做什麽?因爲已經逝去的100歲的基辛格都加入到訪問隊列時,美國的200多年國運算是走到頭了,將陷入反複而又曲折的進程之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言而無信,說一套、做一套。

其實,中美之間本來已經有了止跌企穩的態勢,但是隨著美國衆議員推行一攬子援助計劃,其中就有80多億美元放在亞太,用于“幫助印太地區的盟友以及應對中國”。其中20億美元用于爲台灣地區和其他美國關鍵盟友提供軍事融資,19億美元用于爲台灣等夥伴提供軍事服務。

美方將“俄烏戰爭”、“巴以沖突”、“支援亞太”、“出售tiktok”放在一個籃子裏,具備同等的重要性。美方頑固地推進遏華戰略,幹涉中方內政,抹黑中國形象、損害中方利益。

因此,中美之間最大風險沒有變更,而是持續增強,我們能做的就是敞開大門,要是談判能解決問題,我們就談判;要是戰爭能解決問題,我們就戰爭。

中國絕不允許美國阻礙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0 阅读:67

光電科技君

簡介:關注科技進步,解析行業發展,深度科普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