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最慘“主播”,靠粉絲衆籌投餵

新周刊 2024-04-30 16:10:51

作者 | 暮甯

編輯 | 陸一鳴

題圖 | 《咕咕是一只貓》

雨後天晴,萬物複蘇。一群無家可歸的小生命,在繁忙的都市中默默穿梭,尋找著可能存在的一頓飽飯。

而屏幕前的人們,正在積極地打錢給這群小家夥出糧。

雖然有一定的自主捕食能力,但社區中的流浪貓依舊非常依賴于居民的投餵。流浪貓的平均壽命只有3—4年,90%的寵物貓在被主人遺棄後,在野外活不過3年。即使是抗病性很好的田園貓,也活不了太久。

然而,流浪貓的生存困境,真的能夠靠“愛心投餵”解決嗎?

“雲養貓”,一種新的寵物體驗方式?

據統計,我國養寵數量增至近2億只,貓在其中占據了多數。202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60%的人選擇養貓,超過了養狗或其他寵物的人數占比。

也有很多人由于各種原因無法自己飼養寵物,于是,觀看寵物直播成爲了一種心理代償。在短視頻平台上,寵物相關視頻單日最高播放量達7億次,平均每5.4秒就會有一場寵物直播,日均直播時長1.6萬小時,觀衆數量超過1億人。

年輕人對于小貓的喜愛,養活了不少萌寵博主,擬人式對話、米其林貓飯、知識科普、趣味配音……都是貓咪視頻的流量密碼。而相較于貓咪視頻,直播的優勢在于更加真實、生動。網友通過隨時觀看貓咪的動態來“雲養貓”,主播則能從觀衆的打賞和禮物中獲得一定的收益。

(圖/《流浪貓鮑勃》)

而在街貓、浪浪食堂等流浪動物投餵平台的直播間裏,主角基本都是流浪貓。

這類平台通常提供線上餵貓、看貓直播等功能。以街貓爲例,用戶在推薦頁面一個個往下刷,不同的直播間裏有不同的小貓咪埋頭幹飯。觀衆隔著屏幕充值打賞,餵食機器就會掉落一撥撥貓糧。

一些貓咪在直播中意外成爲網紅,比如因爲只吃剛掉落的新鮮貓糧而走紅的橘貓“新鮮哥”。去年夏天,它被首次上傳到街貓App中的“貓屋”中,並在直播中貢獻出那張帶著鄙夷表情的經典表情包。

持續關注的網友們見證了它右眼被鳥啄傷、空糧被餓肚子、因爲糧中有疑似鳥屎的白色不明物體拒不吃糧、與其他貓咪打架、擁有專屬海報等成長軌迹,到後來,新鮮哥已經是一位“油膩大叔”的形象了。

絕育後的新鮮哥回到貓屋,因爲戴著頭套,頭比碗大,伸不進去。(圖/短視頻截圖)

今年4月,新鮮哥被領養了。此前,因爲尿頻被檢查出結石,新鮮哥住院治療了17天。從網絡上流傳的視頻來看,出院後搬進新家的它,正式告別了風餐露宿的生活。目前,網友依然可以在爲新鮮哥特別申請的貓屋裏看到它。

至此,流浪貓救助的故事集裏又加了一頁。然而,還有很多無名小貓在等著“一口糧”。

當救助成爲商業的一環

公開資料顯示,街貓上線僅4個月,用戶數就已破百萬人。流浪貓經濟火熱的背後,是整個寵物經濟的盛行。

《2023—2024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爲全球第二大寵物市場,2023年,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爲2793億元,較2022年增長3.2%。

在年輕人活躍的社交平台,寵物類話題一直有著很高的關注度。就2023年12月小紅書WILL大會上給出的官方數據來看,平台月活躍用戶2.6億人,日活躍用戶1億人,擁有養寵人群標簽的用戶是7500多萬人,平台寵物人群濃度已經相當高。目前,某短視頻平台中的寵物內容月均覆蓋超過3億次,興趣用戶數超1.5億人。

秦岚在綜藝節目中救助了一只受傷的小貓,但最後小貓還是因爲貓傳腹而去世。(圖/《花兒與少年 絲路季》)

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環境下,相比人際間複雜的社交活動,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更爲穩定可靠。人們在動物身上尋找“溫暖陪伴”“安全感”以及“情感療愈”,同時也培養自己的責任心和耐心。而比起“養尊處優”的家養貓,流浪貓似乎更容易激發年輕人的愛心。

以街貓爲首的平台正是看到了流浪動物救助的潛在市場,通過“直播+雲投餵”的模式,打破傳統的純公益概念,將流浪貓餵養做成了一門“生意”。

直播間裏,貓糧“嘩啦啦”地落到了貓食盆裏。(圖/街貓App截圖)

然而,火爆之後,質疑聲也隨之而來。

救助流浪貓的創意固然是良善的,投餵爲這些“野孩子”提供了最基礎的“生存底線”。但是,花錢投餵,說到底是一種商業模式,底層邏輯還是利益的驅動。

由于平台提供貓糧需要顧及貓屋的運營和維護等成本,用戶充值的愛心幣並不能全部轉換爲流浪貓的口糧。此外,有網友分析,在街貓早期提供的愛心糧的配方中,主要成分是雞肉粉+牛肉粉+魚粉,含肉量41%,但同時添加了較多的玉米、紅薯粉、大米、次粉等澱粉物質,澱粉占比高達35.5%,“是不含太多營養素的低端貓糧”。即使在官方發布升級說明以後,仍然有網友不買賬。

街貓官方宣稱貓糧2.0在設計思路上做了一定升級。(圖/街貓App截圖)

而比起貓糧的品質缺陷,“雲投餵”帶來的貓糧堆積、衛生安全,以及流浪貓的安全保障等其他問題更讓人擔憂。

浏覽街貓App中的“貓友圈”,吐槽、擔憂的聲音比比皆是:“貓多糧少”“下好大雨,貓糧泡湯了”“受傷的小貓在守著空碗”“貓糧凍幹都快沒了,也不加嗎?”。可見,無論是貓屋維護、流浪貓的進食保障、“守護人”(“智能流浪貓屋”申請人)和平台的協作,還是貓咪絕育率的諸多狀況,都亟待改善。

此外,就目前較多貓屋撤機的情況來看,打賞餵養模式缺乏長期性和可持續性,一旦經營不善,流浪貓可能重新面臨饑餓和生存困境,這對于已經依賴于“飯來張口”的貓咪來說是很危險的。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機制,投餵行爲往往難以形成長期、穩定的救助體系。

不管是出于對流浪貓的救助願景還是城市管理的需要,僅僅是投餵的救助模式都不值得提倡。

真正的關愛,

不是投餵這麽簡單

有研究報道稱,僅中國和美國每年被散養貓和流浪貓捕食的野生動物均高達上百億只,而在全球範圍內,約26%的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物種滅絕與貓的捕食有關。

長期定點投餵會導致貓的聚集,不僅會增加母貓懷孕從而繁殖更多流浪貓的概率,還會給社區帶來一定的衛生隱患和健康風險。正因如此,才有人反對流浪貓投餵。

單一的投餵不行,那把流浪貓帶回家,就一定是好辦法嗎?

(圖/《今天的她們》)

據媒體報道,上海的一位愛貓人士小菲在家中養了15只貓,並由此産生了嚴重的異味和噪音。鄰居無法忍受,將小菲告上法庭。最終法官判決,讓小菲控制屋內貓的數量少于5只,將多余的貓遷出。判決生效後,小菲拒不執行,鄰居目前已申請強制執行。

小菲以一己之力收養貓咪,是出于個人的愛心使然,結果卻弄得人和貓都不愉快。因此,見一只撿一只,顯然行不通。

貓的繁殖能力非常強,一胎平均産4只或5只幼貓,且母貓在完成哺乳後可再次發情,自然狀況下一般一年可産子2次或3次。在這種情況下,個人對于流浪貓的救助能力只是杯水車薪。

知名萌寵自媒體博主@本喵叫兔兔的經曆,或者可以爲我們提供參考。最近幾年來,@本喵叫兔兔團隊組建的“貓德學院”以“綁架”流浪小貓而火遍全網。

可以說,貓德學院是以“綁架”之名,行救助之實,致力于真正救助流浪貓,尤其是那些由流浪貓媽媽生下來的小貓,救助後送養不僅能提高它們的存活率,也能減少城市裏流浪動物的數量。

貓德學院幫幾百只流浪小貓找到了合適的領養人。(圖/短視頻平台截圖@本喵叫兔兔)

@本喵叫兔兔及其團隊使用的方法,是一種被國際廣泛認可的流浪貓犬管理方法TNR,主要環節分別是捕捉(Trap)、絕育(Neuter)及放歸(Release)。

首先是捕捉(Trap),使用專業捕貓籠在流浪貓常出沒地捕捉,需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確保安全有效;接著是絕育(Neuter),將流浪貓送至可靠診所或機構進行絕育手術,同時進行健康檢查如疫苗接種、驅蟲,保障其健康;絕育後需要進行標記(Marking),通常在貓耳上剪去一小部分表示已絕育,防止後續被當作未絕育貓重複手術;最後,絕育並恢複健康的流浪貓會被放回原環境(Release),控制繁殖,以減少流浪貓數量。

TNR計劃的目的是通過絕育來減少流浪貓的繁殖,從而控制其數量。這種方法避免了大規模的捕殺和遷移,更加有效且人道。同時,通過後續送養,部分流浪貓還能獲得更好的生活機會。

社交媒體上,有很多網友分享遇到流浪貓的經曆、救助方法和心得筆記,“被愛會瘋狂長出血肉”這句話成爲了許多救助者的共同心聲。那些曾經瘦弱不堪、眼神警惕又迷茫的貓咪,在得到救助後,被愛的力量所滋養,一天一天地健康活潑起來,毛發越發柔軟,也開始信任人類。

救助貓咪的分享帖讓更多人了解到寵物救助的意義和價值。(圖/小紅書截圖)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采用TNR“綁架”小貓咪不是簡單的事。廣州某高校的貓協成員小朱告訴我,目前校內的流浪貓數量已有百余只,“我曾經發現生病的小貓,動都動不了,卻很警惕。我自己試圖捕捉好幾次都失敗了,只好聯系學校的貓協成員幫忙”。她也因此加入了貓協,希望幫到更多流浪貓。

TNR計劃的步驟需要專業人士的參與和管理,如果隨意地捕捉流浪貓,人和貓都有可能受到傷害。即使捕捉成功,送一只貓做絕育的手術費用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個人能夠做的努力比較有限。

流浪貓群體的救助與管理,還是需要社會的持續努力和資源投入,來進行大範圍、高強度、長期投入的TNR計劃。由于涉及社區和城市的管理問題,在把接受救助的流浪貓放歸原本的社區後,同時滿足“人性”和“貓性”的治理模式還值得進一步探討。

另外,雖然絕育可以有效控制由自然繁育帶來的流浪貓數量,但還有很多流浪貓是因爲被棄養而産生的。要減少這部分流浪貓,還應該從養寵責任加碼開始。

愛能讓小貓“長出血肉”,但不是每一只小貓都那麽幸運。無論是寵物還是流浪動物,都需要真正科學的、負責的關愛。

(文中“小朱”爲化名)

[1]流浪貓變網紅“主播”,背後的“生意”和爭議|新京報

[2] 2023寵物消費市場洞察:3.23億用戶撐起寵物經濟|QuestMobile

[3]寵業家聯合短視頻平台電商發布《養寵趨勢報告》,助力行業生意新增長|寵物熱點事

[4]這網紅狠心“變壞”,誰逼的|Vista看天下

[5]給流浪貓當MCN,是一門好生意?|钛媒體App

[6]孫桃柱,吳瓊,張振偉,等.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流浪貓種群數量和繁殖調查[J/OL].獸類學報:1-18[2024-04-21].https://doi.org/10.16829/j.slxb.150821.

[7]于立輝,陳曉月,白瑾等.母貓繁殖障礙常見風險因素分析[J].黑龍江動物繁殖,2023,31(04):44-47.DOI:10.19848/j.cnki.ISSN1005-2739.2023.04.0008.

校對:鄒蔚昀

運營:鹿子芮

排版:段枚妤封面:《銀座黑貓物語》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