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人類的幻覺?爲什麽愛因斯坦認爲,時間其實並不存在?

星空承載夢想 2024-02-10 10:56:20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深度長文,希望您能夠認真看完,感謝您的支持!

從太空中看地球,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在地球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有海洋生物,有陸地生物,有兩棲生物和微生物等等,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從誕生以後就開始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奧秘,經過幾千年的科技發展,現在人類已經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這說明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很快,人類能夠有如此之快的發展速度,主要是因爲在人類曆史上出現了很多偉大的科學家,比如說牛頓、愛因斯坦、哥白尼、霍金、伽利略等等,這些科學家的出現,給人類 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類能夠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內,站到地球食物鏈的頂端,說明人類非常厲害。對于人類來說,我們最大的天敵就是時間,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任何生命都無法抵抗時間的流逝。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都在尋找和探索時間的奧秘,從4000多年前,哲學家就想給時間一個定義,在埃及、古巴比倫人眼中,他們將一天分爲24小時,簡單的根據天空中太陽運行軌迹然後劃分成均等的一塊,這樣的話,一天就被劃分出來了,他們認爲太陽的東升西落,每天循環往複,其中經曆的就是時間,時間我們看不見也摸不著,它不像實物,不像桌子、凳子、它是虛擬的,曾經著名的哲學家康德說,時間只是意識概念上面的東西,用來定義事物發生的先後次序,時間作爲一個計量單位,從古代人類就發明了很多記載時間的工具,在很早的時候,人類的科技非常落後,當時人類看時間是依靠太陽,看太陽在太空中變化的位置,來判斷一天內的時間,唐堯時有一首古歌謠《擊壤歌》,裏面有關于太陽計時的說法。

原文記載如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歌。這句話說明了古代人類利用太陽來看時間的變化。之後人類發明了日晷,日晷是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的,當太陽光照射在日晷上,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晷面的指針影響也會慢慢的移動,晷面則是鍾表的表面,以此來顯示時刻,不過這種計時方法由于必須依靠太陽,所以在陰天的時候就不靈了,爲了能夠更好的計算時間,人類又發明了沙漏,沙漏是一種使用重力和細沙來測量時間的裝置。沙漏有兩個連接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間有一條細長的頸部,細沙從上部的容器流向下部的容器,通過計算沙子的流動時間來測量時間的過去。沙漏的出現,使得時間測量變得更爲精確和便捷。

在14世紀後期,歐洲的鍾表制造業開始興起。機械鍾表使用機械裝置和齒輪來測量和顯示時間。最初的機械鍾表采用擺鍾機構,後來發展出更精確的螺旋彈簧和遊絲機構。這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時間測量時代,時間測量工具從此變得更爲精確和複雜。17世紀,壁挂鍾和懷表成爲流行的計時工具。壁挂鍾通過懸挂在牆上或支架上來顯示時間,並采用機械裝置進行驅動。懷表是一種便攜式的鍾表,通常放在口袋裏,使用鏈條或繩索來保護和操控。這些新的時間測量工具不僅提供了更准確的時間,還成爲了人們生活中的重要裝飾品。現在人類的計時工具越來越先進,所以人類對時間的觀念也越來越強,雖然時間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是它對于人類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時間是一個普遍性,我們所有人都未能抓住它的本質,曾經著名的南丹麥科學家阿斯特麗德.艾希霍恩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很好的回答時間到底是什麽,那麽它就算不上什麽問題,從某種角度來說,時間很簡單:因爲有了它,事情才不會一股腦的在同一個時間發生,時間其實就是事情的因果關系,曾經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對時間也非常感興趣,而且他還提出了自己的理論,牛頓在自己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寫道:絕對的、真正的和數學的時間自身在流逝著,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勻的、與任何外界事物無關的流逝著,牛頓認爲,除了亞裏士多德提出的相對時間,還存在一種絕對時間,這個時間獨立于事物及其變化,即使事物沒有發生運動變化也會流逝。

亞裏士多德認爲,如果沒有運動,那麽時間就不存在,而牛頓認爲時間是一種實體,均勻的流逝,無論世界運動或者不運動,那個絕對的時間一直都存在,牛頓的經典力學是一個描述宏觀物體運動的理論,而牛頓的觀點也影響了幾代人的思想,直到愛因斯坦出現以後,才打破了牛頓的絕對時間觀,愛因斯坦認爲,時間在不同的參考系中的流逝速度都是不同的,根據俠義相對論的鍾慢效應,當物體的運動速度達到光速的時候,時間對它來說就是靜止狀態,更進一步可以推導出一個結論:在宇宙中所有光子的感覺中,時間都是不存在的,它在以光速穿過宇宙的時候,時間對于它來說並沒有流逝,它是在出發瞬間就達到了目的地,所謂的時間感只存在于觀測者的層面上。

也就是我們人類自己,這意味著空間和時間可能只是我們大腦的幻覺,並且愛因斯坦也是這樣認爲的,按照愛因斯坦的觀點,當光傳播一秒鍾的距離也就是30萬公裏的時候,對人類觀察者來說,一秒鍾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但是從光子的角度來說,不但時間沒有流逝,並且空間上的30萬公裏的距離也是能夠被壓縮成0,從愛因斯坦的角度來說,曲線時空越多,時間就會變得越慢,比如說處于太空中的宇航員,和地球之間的距離越遠,受到地球的引力影響就越小,在太空中所處的時間越久,那麽他們就會要比地球上的同齡人變得更加年輕,這是因爲時間受到了曲線影響,就會變得很慢,既然如此,那麽是不是我們就能夠實現時空旅行?如果說人類能夠控制時間,那麽人類就能夠成爲時間的主人。

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人類都能夠隨意的抵達,不過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人類永遠都無法達到光速,只能夠無限的接近光速,當然不止是人類,除了光之外的任何物體都無法達到光速,也不可能超越光速,這是因爲如果抵達了光速,那麽時間就會不再流逝,自然這也就形成了關于事件的悖論,比如說祖父悖論,祖父侼論是由法國科幻小說家赫內.巴赫.劄維勒提出的,他認爲如果你能夠回到過去,那麽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殺死了,這個舉動會産生一系列的矛盾,你回到過去殺死了年輕的祖父,那麽你的祖父就不會生下你的父親,而你的父親也不可能生下你,既然沒有你的存在,那麽你是如何殺死祖父的?

祖父侼論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不斷爭論的話題,關于祖父侼論目前科學界有兩種解釋,第一種就是平行宇宙論,科學家認爲當我們開啓時間旅行回到過去之後,實際上是穿越到了另一個平行宇宙當中,科學家認爲,在我們的宇宙中,還存在無數個其它的平行宇宙,我們的宇宙可能是其它宇宙衍生出來的,而其它的宇宙也可能是我們的宇宙衍生出來的,當你回到過去,在殺死你祖父的一瞬間,你所在的宇宙已經發生了變化,這時候就會衍生出一個平行宇宙來,在這個平行宇宙中,你的祖父已經死亡了,但是在你原來的宇宙中,你的祖父並沒有死亡,所以你永遠都不可能殺死自己的祖父,如果說平行宇宙真的存在,那麽祖父侼論就能夠完美的解釋,不過平行宇宙目前也只是科學家提出的一種猜測,平行宇宙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宇宙當中?

現在科學家也沒有准確的答案,除了這個解釋之外,科學界還有另外一種解釋,那就是人可以回到過去,但是沒有辦法改變曆史。當我們回到過去以後,我們只能夠作爲旁觀者去看過去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們無法在過去的時間裏做任何事情,雖然這只是科學家的猜測,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愛因斯坦發表了俠義相對論之後,愛因斯坦又發表了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認爲,引力的大小也能夠影響時間的流逝速度,質量越大的星球或者天體附近的時間流逝會變得很慢,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在黑洞附近生活一年的時間在回到地球,那麽地球上可能已經過去了幾百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愛因斯坦相對論對時間的解釋和驗證,直接沖擊了當時的哲學家們對時間的固有觀點。

時間從此不再是每個人都相等的了,不同速度引力環境下的人所經曆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不過目前時間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還是一樣的,因爲我們現在的速度不可能達到光速,更不可能超越光速,所以在地球上,我們每一個人的時間流逝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愛因斯坦作爲19世紀著名的科學家,它不僅僅打破了人類對傳統時間的認識,而且還將時間看作是一種維度,愛因斯坦認爲,在三維空間的基礎上加上一個時間維度,就變成了四維空間,四維空間是一個數學概念,數學家們將三維時空看作是由x軸、y軸、z軸構成的立體空間,而在三個基本軸稱加上一個時間軸,就是四維空間。這是最簡單而基本的概念,數學家們也通過低緯度空間的變化來定義四維空間,比如說一維空間就是一條線。

無數的直線相加形成了一個平面,也就是二維空間,無數個平面疊加起來變成了一個立體的空間,在空間當中即存在寬度,也存在厚度,人類就是生活在一個三維空間當中,以此類推,無數個三維空間的疊加,就是形成四維空間的基礎,這種疊加狀態可能比人類想象的還要複雜,以我們正常的邏輯思維是沒有辦法去推測四維空間的存在,四維空間具體究竟是怎樣的沒有人能夠說得清,只能抽象的表達出一種概念,就像是二維空間的存在無法理解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類,生活在二維空間的生物,無法理解所謂的立體,因爲在它們的世界和四維當中,只存在有長度、寬度,它們難以認知高度的存在,即便是認識到自己的世界生活在二維,也無法在四維當中形成三維的結構。

科學家認爲,在四維生物的眼中,世界應該是一幅幅三維立體的畫面,比如說我們站在一個箱子面前,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夠看到一個面或者三個面。但是在四維空間中,我們能夠看到三維畫面,也就是箱子的六個面,在四維空間中,沒有任何封閉的物體存在,因爲任何物體都是沒有遮擋的,所有的事物完全暴露在外面,這種場景的視覺沖擊感是非常強烈的,對于三維空間的我們來說,根本沒有辦法想象,愛因斯坦認爲,在四維空間中,時間是一個能夠量化的物質,它能夠看得到也能夠摸得到,而且四維空間的生物還能夠控制時間的流逝,就像是看電影一樣,我們能夠快進和倒退,這種感覺我們在三維空間中可能永遠無法感知,就像三維空間中,不可能制造出克萊因瓶一樣。

在現實世界中,科學家也制造出了“克萊因瓶”,它由荷蘭藝術家克萊因設計制作的,它以獨特的形狀和特殊的視覺效果而聞名,當觀測者看到這個瓶子時,會發現水似乎不可能完全裝滿它,這引發了很多人對它背後原理的好奇,但是真正的克萊因瓶看起來無法裝滿水的原因並非是物理上的限制,而是涉及視覺感知的錯覺,克萊因瓶展現給我們的是一種視覺欺騙,使我們無法准確判斷瓶子的容量,在克萊因瓶中,水並不能夠完全充滿瓶子,而是填充到上部分並在下部分呈現出一個空洞,這種設計非常精巧,使得瓶子的形狀以及周圍環境的反射與真實情況産生了一種混淆,克萊因瓶的上部是一個寬口瓶,而下部是一個狹窄的頸。這種瓶子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克萊因瓶其實都是假的,你會發現你所看到的克萊因瓶必然跟自身相交,用數學的語言來說,這樣的得到的克萊因瓶在三維中的實現是克萊因瓶在三維空間中的浸入。但事實上真正的克萊因瓶,它的瓶頸是通過第四維和瓶底相接的,並不需要穿過自身,並不會和自身相交,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定義“無定向性曲面”,這種瓶子根本沒有內外之分,無論從什麽地方穿透曲面,到達之處依然在瓶子的外面,它本質上就是一個有外無內的奇怪物質,我們三維空間所制造出來的克萊因瓶,它的瓶頸只能夠穿過自身,這是三維空間無法順利表達它的妥協之處,但是這違背了克萊因瓶的定義,真正的克萊因瓶因爲是通過第四維和瓶底相接,所以它永遠也不可能被裝滿,即使你將地球上的水都放進去,也是一樣的。

目前科學家對四維空間的推測有很多,但是四維空間是不是真實存在宇宙中?目前科學家也在積極的研究當中,除了四維空間之外,科學家認爲宇宙中存在十一個維度空間,越高的維度空間,生物所擁有的能力就會越強,生活在十一維度空間的生物,它們在我們眼中和神一樣強大,不過想要進入不同的維度空間,幾乎是不可能的,就像二維世界的生物無法進入三維空間,在我們的眼中,二維就是一副平面的畫,這樣的空間中,生物是如何生存的呢?或許我們永遠都無法解開這個奧秘,但真實的二維空間中,生物一定能夠生存,這是不同維度無法想到的事情,只有親身經曆才能夠明白,所以想要知道四維空間到底是什麽樣子的?我們必須進入四維空間中。

但是現在科學家還不知道四維空間在哪裏,而且不同維度空間都有不一樣的法則,三維生物進入四維空間會發生什麽?目前科學家也不清楚,四維空間的時間到底是什麽樣子的?還需要科學家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不過小編認爲,人類作爲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類的科技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人類能夠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內站到地球食物鏈的頂端,這說明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很快,只要人類能夠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未來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或許能夠解開時間的奧秘,同時也能夠發現其它的維度空間,小編希望人類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對此,大家有什麽想說的嗎?

2 阅读:450
评论列表
  • 2024-02-10 17:37

    時間就是物質性質在空間裏的性質表現!空間就三維足以概括,

  • 2024-02-10 23:18

    你看它關注它,他就是有快有慢,你完全不關注,就沒有時間這個概念了

  • 愛因斯坦是傻子

  • 2024-02-22 11:07

    相對速度是自然公理,是絕對真理。爲什麽悖論斯坦要用光速不變假說禍害自然真理,欺師滅祖???還造謠說真理是相對的,蔑視自然和它的絕對誠實???

星空承載夢想

簡介:本人愛好天文,擅長寫科學領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