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一座“城”托起“新”産能——訪萬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魯偉鼎

中華工商時報 2024-05-14 09:50:55

說起萬向集團,"先進制造"是其閃亮全球的標簽。深耕制造業55年,這個曆經大風大浪的全球汽車零部件領軍企業,仍然求新求變,正闊步邁向新質生産力。

在浙江公布的2024年度生産制造方式轉型示範項目計劃實施名單中,萬向錢潮股份公司的"萬向錢潮輕量化高強度高效率萬向節總成智能制造技術改造項目"入選智能化、高端化示範項目;浙江萬向精工有限公司的"汽車輪毂軸承單元集成汽車電子産品量産應用數字化轉型項目"入選綠色化示範項目。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科技創新爲引領,統籌推進傳統産業升級、新興産業壯大、未來産業培育。這是萬向目前正在走的路,未來也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萬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魯偉鼎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說。

創新聚能城播撒産業希望

當前,萬向集團的業務可以概括爲兩條主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升級改造傳統産業。魯偉鼎介紹:"關于培育壯大清潔能源、能源科技、動行智控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重點任務是加快建好萬向創新聚能城,這是當前萬向集團工作的重中之重。"

這是一座怎樣的"城"?魯偉鼎說,這將是集聚全球科學家、創業者、創新者,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高地和創新策源地,萬向創新聚能城要成爲能源革命的試驗田、能源科技的制高點。

位于杭州市蕭山區的萬向創新聚能城,是浙江全省首批"萬畝千億"新産業平台培育項目之一。今年3月底,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來到這裏,考察展廳和新能源電池生産線,了解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情況,勉勵萬向集團錨定目標、堅定信心,以強大創新能力和蓬勃進取精神,在發展新質生産力上積極探索、勇敢開拓,一步一個腳印把美好藍圖變爲現實圖景,努力創造企業新的輝煌。

回溯到2015年,萬向集團啓動萬向創新聚能城建設,有人叫好,也不乏質疑。《萬向創新聚能城發展規劃》在2019年正式獲批,願景一步步邁向現實,這座實現生産、生活、生態的"三生融合"和創造、創業、創新的"三創聯動"的"未來之城",終究成爲備受期待的創新天地。

即便受疫情沖擊,萬向人與時間賽跑,保質保量推動項目建設。當前,萬向創新聚能城電芯項目一期24GWh廠房已完成建設,首條3.85GWh産線正式投産,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儲能系統集成項目、動行智控項目等也都在同步推進。

爲什麽要建這樣一座"城"?魯偉鼎說,這是萬向集團秉持"膽劍精神",又一次迎難而上、開疆拓土。萬向創新聚能城對標世界一流,用"五個高"(高起點投入、高精尖設備、高層次人才、高檔次産品、高質量發展)托起聚能城的"魂",致力于打造像硅谷一樣聞名世界的産業集群,"讓空氣更清新"的使命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锂離子動力電池等一系列新能源板塊得到淬煉。

新質生産力推動創新步伐

如何紮根所在領域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各行各業、千企萬戶正聚力研究,給出各式各樣的闡釋,但真正落地發展才是關鍵。建設萬向創新聚能城正是萬向集團給出的"答案"之一。

"'新質生産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爲特征。'新'是創新,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質'是質量,質量高、效率高、可持續性強。新質生産力的本質是先進生産力,核心是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魯偉鼎向記者吐露自己對新質生産力的理解。

多年實踐,萬向集團積澱著自主創新驅動制造業發展的力量,如今厚積薄發,豐富著發展新質生産力這張"答卷"。

記者了解到,萬向集團擁有8家國家級的制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一批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把萬向節、輪毂單元、傳動軸做到世界領先。

魯偉鼎介紹,全球化布局是萬向集團的重要戰略之一。萬向集團目前在美國有26家工廠,在北美地區每生産2輛汽車其中就有1輛使用萬向的零部件。爲充分利用跨國經營優勢,整合資源,萬向集團在美國、德國等10多個國家設立了數十個研發中心、工程中心、服務中心和智造工廠。

近年來,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即"新四化")逐漸成爲汽車行業發展主流,這股浪潮對傳統汽車行業造成強勢沖擊。

"萬向集團持續開發低能耗、輕量化、長壽命、智能化産品,爲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提供綠色化和智能化的底盤要件及核心系統解決方案。"針對汽車零部件等傳統産業,魯偉鼎表示,萬向集團通過自動化改造、工裝設備改造等手段提升生産效率,降低能耗排放和生産成本,更重要的是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升級,將傳統優勢産品進一步做強。

具體來看,萬向集團旗下的萬向一二三股份公司立足全球研發體系,不斷叠代升級電芯及其控制系統技術,獨創超級納米磷酸鐵锂材料,擁有全球領先的低壓控制系統;在儲能及其控制系統技術上積極探索,基于豐富的分布式光伏、儲能應用場景,形成了成熟的控制系統開發能力和集成能力……

"總體而言,我們的清潔能源、動行智控等新興産業正有條不紊向新而生,汽車零部件等傳統制造朝著'中國智造'向強而進,萬向創新聚能城以搶占世界工業制高點爲目標不斷向高而行。"魯偉鼎對記者說。

厚植人才樂土提升競爭力

如今,55歲的萬向,仍將放手一搏。對于未來發展,魯偉鼎再次強調了鞏固傳統産業優勢、深耕新能源領域、打造産業科技創新中心的整體戰略方向,更提出人才的重要性。

"中國式現代化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奮鬥十年添個零'的持續增長也不是地上長出的金子。一切都是靠人幹出來的。"在萬向創業54周年會議上,魯偉鼎的話擲地有聲。

過去,萬向集團連續實現了四個"奮鬥十年添個零",形成了"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文化傳統。近幾年,各行各業都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甚至是困難,萬向集團也不可避免地經受壓力測試。

如何快速達成戰略目標,讓先發成爲先至,讓"奮鬥十年添個零"繼續進行下去?魯偉鼎清晰地認識到發展的瓶頸就是人才,把握好人才將會是萬向集團的新機遇。

"科技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我們努力培養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氛圍,大膽啓用年輕人,培育工程師文化,發揮民營企業優勢與活力,爲科學家、工程師厚植創造、創業、創新的樂土。"魯偉鼎說。

培養好萬向人,一座燈塔一直在遠方閃耀著微光,指引著方向,那就是魯冠球--他心無旁骛的攻堅精神、履中蹈和的正道精神、久久爲功的創造精神、榮辱不驚的樂觀精神、厚德弘毅的大同精神。談及父親,魯偉鼎的心激蕩起波瀾。

魯偉鼎對記者說:"最好的傳承是赓續奮進,最好的弘揚是身體力行。我的任務,就是帶領萬向員工把企業做好,不辜負總書記對我'創二代'的鼓勵和認可。"

今後,萬向集團要在軸承、底盤、材料科學、控制系統、聚能儲能等領域持續攻堅突破,打造硬核産品和服務,提升中國智造。最重要的還是建好一座"城",加快推進建成萬向創新聚能城,爲這片土地集聚科技和人才提供永續動力。

魯偉鼎在采訪的尾聲表示:"我相信,紮紮實實把這些産業做強、將這些戰略落地,萬向一定能夠迎來新的發展,一定能夠爲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增添一份動能。"(記者牛暢)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