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取代燃油成定局?真與假數據來說話!

誠信的契約 2024-04-21 08:28:16

朋友們好,我是喜歡折騰又熱衷分享的雷軍!第1步點關注不迷路ಠ_ಠ,共同探討生活的各種問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代步車越來越普及。想想十幾年前,選車除了柴油和汽油兩種燃油形式之外,選擇一個喜歡的品牌就可以了。而現在除了燃油、油電混合、增程式還有純電等等動力形式可以選擇,品牌更是比以前多了好幾倍。

目前想買車的朋友,面臨的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到底傳統燃油車好還是新能源更好呢?網上主流吵的最凶的是三股力量,油車派、充電派和油電混。表面看上去是動力方式的選擇,其實在我看來也是國家戰略的博弈。合資和國外的品牌大多更傾向于傳統油車,畢竟那是人家的核心技術優勢,躺著賺錢多舒服。而咱們本國車企更傾向于新能源車,這也是我國車企彎道超車的機會和關鍵。

産銷數據

2024年第1季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國內汽車産銷兩旺。3月,汽車産銷分別完成268.7萬輛和269.4萬輛,環比分別增長78.4%和70.2%,同比分別增長4%和9.9%。1-3月,汽車産銷分別完成660.6萬輛和67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4%和10.6%。其中1-3月,汽車國內銷量539.6萬輛,同比增長6.2%;汽車出口132.4萬輛,同比增長33.2%,國內銷售和出口汽車實現第一季度開門紅。

如上表,第1季度中國品牌成績更加亮眼。市場占有率達到了驚人的59.6%,上升7.4個百分點。國産乘用車占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還多,這樣的成績放在5年前,很多人想都不敢想。可見國産品牌的價格,品質雙雙得到了我們消費者認可。

很多恨國黨,和軟骨頭肯定會說,銷量好的都是價格便宜品質差的車,豪華高端還得看人家歐美。好吧,看看上面的數據,又是雙雙打臉。3月份,國內生産的高端品牌乘用車銷量完成39.8萬輛,環比增長53%,同比增長10.8%。國內的高端品牌乘用車,數據更加亮眼。尤其是國內的油電混和純電車,經過了技術的更新叠代和市場的檢驗,被國內大部分人認可,甚至遠銷歐美。

意識形態和銷售渠道的原因,國産車前期的出海一直困難重重。其實歐美也很渴望技術先進,乘坐舒適的好車,最近幾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品牌雙崛起。以後技術先進的新能源汽車,會越來越多的走出國門,進入國外品牌的後花園。這一次美國加州州長就是一個不要代言費的代言人(¬_¬)ノ。也充分說明有技術的中國品牌,也慢慢的被越來越多的歐洲人所認可。

燃油車企的沒落

以前國內汽車行業,幾乎是給歐美車企打工的狀態。高端被BBA占據,平價市場幾乎被廣汽豐田、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及東風日産,上汽大衆等等這些合資碾壓。近幾年畫風突轉,尤其是今年合資車頭牌風光不再。豐田品牌中僅有一汽豐田進入銷量前10,位居第九榜,同比下滑7.2%。而廣汽豐田、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及東風日産均無緣榜單前十。更有一些小衆的燃油品牌,陸續退出中國市場。所以說朋友們,別看目前一些小衆的燃油汽車便宜就去購買,小心買了之後售後維修連品牌4S店都沒了。很有可能幾年之後,維修店連個配件都找不到。

而燃油車引以爲豪的保值率,隨著銷量的下跌,也逐年降低。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和精真估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2023年二手車市場及車型保值率整體呈現下滑趨勢,其中燃油車下滑幅度較大,新能源車型則相對穩定,個別首次上榜新能源車型還呈現出了非常高的保值率。讓以前一度維護燃油車的人群大跌眼鏡ಠ_ಠ。

新能源的技術

羅老師曾在直播中說過,“有一批被燃油車包養的人在各大媒體平台給人洗腦,發動機才是工業明珠,而電車很多年前就有了,就是一塊電池,加了一個電動機,新能源毫無技術可言”。

這樣的言論聽起來就搞笑。新能源的汽車技術壁壘其實更高,高到什麽程度呢?讓歐美一衆曾經雄心勃勃進軍新能源的傳統汽車大牌,紛紛調低預期,研發周期不斷延長,可見其技術整合難度之大。就連曾經不可一世的蘋果公司汽車計劃,因爲門檻高、投入大、研發周期長,而被迫官宣放棄研發。新能源汽車領域不僅僅涉及動力源的研發創新,還包括智能駕駛技術的整合、互聯網連接等各領域的發展。不光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還需要全産業鏈的支持。而全産業鏈恰恰是我們國家最大的優勢。這也是爲什麽其他國家傳統汽車企業雖然很優秀,但依然拼不過中國企業最大的原因。這幾年汽車企業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擴大,激勵著車企持續創新和改進,以滿足消費者更高的需求,這一領域的競爭決定未來市場的天平將繼續向新能源傾斜。

新能源滲透率

在今年3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船夫哥預測,新能源車滲透率未來三個月即將突破50%,未來可能不止于此。當時看評論,有些人說傳福哥又在吹牛了(#^.^#)。僅僅20余天後,船夫哥的預言就變成現實。根據乘聯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新能源車的零售滲透率已達到50.39%,在選擇新車的時候,更多的人會優選新能源車。 從2005年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用了10年,滲透率才突破1%。從2016年到2019年,3年多時間,滲透率提升到了5%。從2020-2024年,4年多的時間,雙周滲透率提高到了50%,2020年中國制定的2035年滲透率超過50%的目標提前了11年就實現了。

新能源的選擇

傳統燃油車經過上百年的發展,雖然各方面趨于成熟,但提升路徑已經到達創新和發展的瓶頸,很難再突破了。而新能源車正是迅猛發展期,還擁有更長遠的未來,也擁有比燃油車更多樣化的選擇。

遙想2008年奧運會期間,比亞迪推出了首款插混汽車,開始了新能源的新紀元。很多朋友可能不記得這款車,我是記憶深刻,那一年在車展上作爲僅有的一款新能源車,受到了所有傳統燃油車的嘲笑。經過這麽多年技術叠代,對燃油車形成了“技術壓制”。新能源汽車在動力、靜谧性、智能化等方面也已全面超越傳統燃油車,尤其是插混,集燃油、插電、增程、純電動的功能于一體。在今年秦、唐、漢等車型的價格關口突破以後,燃油車已經難有還手之力。技術的突破使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領跑全球。

我覺得在電池儲能和充電時間沒有很大突破的情況下,插混是目前最優的選擇,既沒有續航焦慮,又可以帶來舒適的體驗,更能有優秀的燃油經濟性。而目前這樣的插混汽車類型也比較豐富,MPV、轎車、SUV、甚至越野車也都有布局,可以滿足我們大部分人各種場景的需求。

肯定有朋友會問,難道純電車目前不能選嗎?其實也不是,主要看使用場景和需求。如果僅僅就是日常上下班代步,偶爾來一次郊遊,出行旅程跨度不太大,選擇純電車無論是日常維護的便利性還是使用成本都特別合適。目前的電動車裏程大部分在300公裏往上,甚至現在能夠達到500公裏往上的車型也有很多,就算是偶爾跑一次長途,也完全可以接受。肯定又有人拿換電池來說事,如果真有這方面的顧慮,完全可以選擇一個

免費更換電池的汽車品牌來一個雙保險。

說到最後

其實隨著化石能源的枯竭,汽車的電氣化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很多國家都有這方面的共識,但是由于制度和國情的原因,我國成爲目前貫徹和落實最好的國家。作爲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于碳達峰的承諾,也在一步步的實現。從技術角度來看,也是我國在汽車領域彎道超車最好的捷徑。目前來看效果遠好于預期,隨著技術不斷的叠代和完善,未來的新能源只會越來越好,甚至完全取代燃油汽車成爲主流。無人駕駛更讓新能源汽車如虎添翼,顛覆我們以後出行的方式。

0 阅读:1

誠信的契約

簡介:數碼愛好者,在使用數碼産品的時候,分享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