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央首長告訴她,毛岸英的事保密期已過,你可以說出來了

史海任我行 2024-04-27 00:00:01

2010年,毛新宇與妻子劉濱乘坐飛機前往了上海,他們此行的目的是來探望一位革命前輩。專車在機場等候多時,然後將二人帶到了一個老式小區。

新世紀的上海高樓林立,閃爍的霓虹燈令人流連忘返,這座老式小區埋藏在鋼筋、混凝土的森林之中,一磚一瓦都在诠釋這座城市的滄桑。

毛新宇輕輕的敲了敲門,護工十分有禮貌的把他們請進了屋中。小區雖說老舊,但房間裏卻十分整潔,毛新宇清晰的看見,櫃子裏還有幾枚軍功章。

一名白發老人拄著拐棍緩緩的從臥室中走了出來,毛新宇走上去攙扶著老人:“您是我們毛家的大恩人,毛家的子孫後代永遠不會忘記您的大恩大德。”

老人目不轉睛的看著毛新宇,雙眼濕潤。她當時已經年過九十,許多記憶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遺忘,但當她見到毛新宇的那一刻,依然能夠回憶起那段英勇的故事。

年幼喪母的三兄弟

1930年10月14日,楊開慧秘密返回板倉,執行聯絡任務。此次返鄉前,楊開慧已經很久沒看見三個孩子了,所以楊開慧這次回鄉還有一個目的,那便是見見自己的孩子。

毛岸英、毛岸青看到母親到來後十分喜悅,一頭紮進了媽媽的懷抱。三弟毛岸龍還在襁褓之中,但見到熟悉的面孔,嘴角也露出了微笑。

隨著天色越來越暗,向振熙說:“已經不早了,要不幹脆就住在這吧。”

楊開慧一直從事地下工作,警惕性異于常人,她回答:“媽,外面到處是眼睛,我不能連累你們,今晚我必須要去一個隱蔽的地方睡覺。”

即將分開時,毛岸英傷心的流下了眼淚,哪個當兒子的不希望母親多陪自己一晚呢?

無奈之下,楊開慧說:“岸英,你可以跟我走,但第二天早上你要自己回到外婆家中。岸青,你留下來幫外婆照顧岸龍,如果都跟我走,恐怕敵人會發現,過幾天媽媽再來看你。”

毛岸青懂事的點了點頭,站在門口目送母親離去,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竟然是他與母親相見的最後一面。

母子二人的行蹤被板倉的一個叫範觐溪的地痞流氓發現,爲了得到懸賞的大洋,範觐溪將楊開慧藏身地點告知了當地的特務組織。

當天晚上,幾十名特務便將楊開慧的住處團團圍住,特務們竊竊私語的聲音驚動了楊開慧,她用手指將窗戶紙捅破了一個洞,只見月光下有幾個黑影在院子裏來回竄動。

“趕快帶著岸英從後門走,我幫你拖住他們。”楊開慧叫醒了保姆陳玉英,陳玉英抱著睡眼惺忪的毛岸英向後門走去。

但是,正當陳玉英打開屋門時,一把手槍頂在了她的額頭上,幾個特務也踹開了正門,一同將楊開慧按在了地上。

“毛太太是吧,跟我們走一趟吧。”特務頭子吩咐手下將三人綁了起來,趁著夜色將她們押往了長沙。

由于當時正值紅軍攻打長沙,湖南軍閥何健對毛主席恨之入骨,于是他將仇恨發泄在了楊開慧的身上。

短短幾天的刑訊就讓楊開慧遍體鱗傷,毛岸英流著淚鼓勵母親:“一定要堅強,爸爸會來把他們都消滅的。”

楊開慧只要交出我黨情報組織的名單,她便能活下去,但她拒絕向何健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情報,何健的耐心也隨之消失。

1930年10月24日,這一天是毛岸英八歲生日,楊開慧一大早就爲毛岸英煮了一碗長壽面。看著毛岸英一口一口將長壽面吃下,楊開慧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突然,“鏟共義勇隊”闖了進來:“毛太太,該上路了。”

楊開慧目光堅毅,回頭對陳玉英說:“岸英就交給你了,一定要替我保護好潤之的血脈。”

陳玉英和毛岸英淚如雨下,楊開慧拖著沉重的腳鐐,昂首挺胸的向門外走去,金屬碰撞的聲音在走廊裏發出了淒涼的回響。

隨著長沙城外的一聲槍響,楊開慧結束了自己的短暫的一生。之後的日子裏,陳玉英始終細心的照料毛岸英,直到組織派人前來營救。

出獄後,陳玉英將毛岸英送到了向振熙家中。由于毛氏三兄弟的居住地點已經暴露,向振熙爲了保護三個外孫的安全,將他們帶到了上海,交給了毛主席的弟弟毛澤民。

毛氏兄弟在上海的生活十分艱難,好在最終被組織找到,然後前往了蘇聯學習。

寄人籬下的淒涼

衆所周知,毛岸英和毛岸青在上海期間,一度流落街頭,他們是如何被找到的呢?這就不得不提一個女特工——李雲。

李雲的祖籍在浙江海甯,1915年出生。八歲時,李雲被父親送到了紹興七縣同鄉會第一小學讀書,這所學校的老師大多是共産黨員,所以李雲從小就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洗禮。

由于在學校表現突出,李雲14歲時便加入了共青團,雖說當時中國革命已經陷入了低谷,全國都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但她依然對無産階級革命充滿信心。

1930年,李雲通過了組織的考驗,正式成爲一名共産黨員。由于文化程度較高,頭腦靈活,李雲畢業後被安排進了中央特科工作。

當時李雲並不知道中央特科是個什麽機構,上海總工會的負責人找她談話時說道:“這是一個紀律非常嚴格的組織,總之就一點,該你知道的你知道,不該你知道的,不要多問。”

中央特科最早由周恩來主持建立,其主要任務是爲我黨的革命工作搜集情報。但李雲進入中央特科時,正是上海地下黨組織最艱難的一段時光。

1931年4月,中央特科的二號人物顧順章被捕後叛變,上海地下黨組織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周恩來被迫轉移到中央蘇區工作,只留下了幾名身份尚未暴露的地下黨員繼續在上海潛伏,李雲就是其中之一。

爲了掩蓋自己的身份,李雲與一名叫徐強的地下黨員假扮夫妻,兩人默契配合,屢立奇功。由于長時間並肩作戰,李雲與徐強日久生情,最終假戲真做,成爲了一對革命夫妻。

1935年秋天,李雲接到了一個任務:在上海尋找一對兄弟,大的十四歲,小的十二歲。當時李雲並不知道這兩個孩子就是毛岸英和毛岸青,上線只告知這兩個孩子是烈士的後代。

原來毛氏三兄弟來到上海不久,毛澤民便因爲工作原因離開了上海,臨走前把三個孩子托付給了地下黨員董健吾。

董健吾平時以牧師的身份爲掩護,爲組織刺探情報,長期以來一直沒引起反動派的注意。1930年,董健吾變賣家産,與陳赓一共創建了大同幼稚園。

大同幼稚園名義上是教會學校,實際上主要用于收養烈士遺孤。于是董健吾便把毛氏三兄弟送到了大同幼稚園。

由于出生時營養不良,毛岸龍的身體素質非常差,剛到上海便染上了肺炎。兩個哥哥帶他四處求醫,可惜沒能挽留三弟的生命,從此之後,毛岸英和毛岸青相依爲命。

顧順章叛變後,董健吾離開了上海,大同幼稚園也被迫關閉。臨終前,董健吾把兩個孩子托付給了妻子黃慧光,爲了避免他們暴露身份,董健吾只對妻子說:“他們倆是我一個朋友的孩子,替我照顧好他們。”

除了毛岸英和毛岸青之外,黃慧光還有四個孩子要撫養,對于一名婦女來說,生活壓力可想而知。

最初黃慧光對兄弟二人還算和善,但隨著董健吾留下的錢逐漸花完,黃慧光對二人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

爲了生活,黃慧光逼迫兩個孩子外出打工,賺來的錢必須上交。生活的瑣事也不斷的消耗著黃慧光的耐心,她對毛氏兄弟的態度越來越差。

一次爭吵過後,毛岸英一氣之下帶著毛岸青離開了這個家。兄弟二人在上海街頭四處流浪,睡過橋洞、賣國報紙、打過零工,嘗盡了生活的艱辛。從此之後,上海的地下黨組織便再也沒能聯系到毛氏兄弟。

兄弟二人脫離苦海

上海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尤其是民國時期,這座城市對外開放的時間比較早,外資商人、傳教士、上海本地小商販、勞動等彙聚于此,當時的上海既有五彩斑斓的富人區,又有條件惡劣的棚戶區,在這樣一座複雜的城市中尋找兩個孩子,談何容易。

即便是大海撈針,李雲和徐強還是投入到了尋找毛氏兄弟的工作之中。

兩兄弟分別叫楊永福、楊永壽(毛岸英和毛岸青一直使用的化名);目前在上海街頭流浪;年齡十幾歲;湖南口音,除此之外還有一張不太清晰的照片,這便是李雲所掌握的全部信息。

機智的李雲對徐強說:“這兩個孩子如果還活著,他們最可能去的地方一定是八仙橋小菜場,那裏的幾個商戶經常會把剩菜施舍給流浪漢。”

“行,你去那一帶看看吧,我去其他區域搜查。”于是夫妻二人分頭行動,在繁華的上海注視著每一個孩子。

李雲在八仙橋一帶遊蕩了好幾天,一天中午,有兩個孩子進入了她的視線,哥哥正在帶著弟弟向商戶乞討。

李雲拿出了照片,仔細查看了一番,看上去有幾分相似,但是不太確定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人。爲了接近他們,李雲買了幾個包子,然後把包子給了兩兄弟。

交談的過程中,毛岸英一口標准的湖南話讓李雲確定,眼前的兩個孩子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跟阿姨走吧,阿姨是董叔叔的同事,是他讓我來找你的。”李雲十分喜悅。

但是,毛岸英十分警惕,緊緊的拉著毛岸青,李雲每上前一步,他們就會後退一步。無奈之下,李雲只好拿出了那張照片,毛岸英看到照片後才相信李雲是自己人。

得知毛氏兄弟已經找到之後,董健吾秘密的回到了上海,當他見到兩兄弟後,把他們緊緊的摟在了懷裏:“真沒想到,你們還活著。”

董健吾畢業于上海聖約翰大學,與宋子文是同學,曾受宋慶齡的委托,促成國共兩黨的和談。因此董健吾與同樣有和談意向的張學良私交甚厚。

董健吾回到上海後,與張學良在上海西郊的一個法國咖啡館見了面,一同前來的還有張學良的部下李杜。

董健吾開門見山的說道:“你能不能幫我個忙,我有三個孩子,一個是我的兒子,另外兩個是我革命戰友的孩子,副座能否幫我把他們送到蘇聯讀書?”

正好李杜即將到蘇聯組織抗日義勇軍繼續抗日,李杜在得到張學良的默許後,答應董健吾,一定會把兩個孩子安全送到蘇聯。

爲了表達與我黨和談的誠意,張學良拿出了一張10萬法郎的支票,並告訴董健吾:“這筆錢作爲兩個孩子出國的經費。”

爲了防止夜長夢多,第二天李杜便帶著毛岸英和毛岸青登上了前往蘇聯的飛機,李雲和徐強都來到了機場爲他們送行。

解放戰爭時期,毛岸英回到了中國,李雲意外在報紙上看到了他的照片,這才意識到,多年以前自己負責尋找的兩個孩子就是毛主席的血脈。

作爲一名資深特工,李雲始終守口如瓶,這件事甚至都沒向自己的丈夫徐強提及。新中國成立後,李雲一直在上海工作,退休之後也一直生活在上海。

1988年,原中央特科的一名幹部前往李雲家裏看望他,當他們提及這件事時,幹部感到非常吃驚:“這麽多年,你都沒和家人說這件事?”

李雲回答:“我入黨幾十年了,直到今天,我記得最清楚的依然是黨的紀律。”

幹部感歎道:“真是個忠誠的老黨員,現在這件事的保密期已經過去,你可以向別人透露這件事了。”經過了這次家訪,李雲的家人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曾經救過毛主席的孩子。

結語

著名諜戰電影《風聲》結尾時顧曉夢的旁白诠釋了所有地下工作者的內心:“身在煉獄,我不害怕死,只怕愛我者,不知我爲何而死。”

革命戰爭年代,有無數個像李雲這樣的無名英雄,爲了革命的勝利,他們在隱蔽戰線默默付出。由于工作性質的特殊,他們的功績不能被表彰,有些人甚至還被國人謾罵。

即便前方布滿荊棘,他們依然堅定的前行,比如李克農、胡底、錢壯飛、熊向晖,他們雖說不能馳騁于沙場,但同樣爲革命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509 阅读:275892
评论列表
  • 2024-05-03 16:44

    無數的先輩的努力才有今天的陽光啊

  • 2024-05-03 20:05

    致敬先輩

  • 2024-05-03 22:45

    致敬!

  • 2024-05-04 18:45

    致敬英雄先輩

  • 2024-05-04 18:55

    致敬!

  • 2024-05-04 19:48

    致敬先輩

  • 2024-05-04 21:26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 2024-05-04 20:57

    先烈值得敬佩!![點贊][點贊][點贊][點贊]期待再次出現

  • cdyg13 42
    2024-05-04 19:35

    前面說董健吾臨終前把孩子托付給妻子,怎麽後面董健吾又出現了?

    天空下小雨 回覆:
    應該是,臨行前
    鍾愛一生 回覆:
    臨行
  • 2024-05-04 20:09

    致敬

  • 那木 41
    2024-05-04 23:38

    沒有您們的付出,就沒有現在的靜好歲月

  • 2024-05-04 22:54

    今人難于想象那艱難歲月的不容易。爲,致敬前輩先烈

  • 2024-05-04 22:55

    信仰

  • 2024-05-04 22:50

    向先輩致敬

  • MrLee 36
    2024-05-04 22:24

    致敬!

  • 2024-05-04 19:51

    山東濱州惠民何坊大商毛岸英故居可以了解一下

  • 2024-05-07 05:39

    向偉大的革命先輩們敬禮,有了你們,才換來了如今和平的生活。

  • 2024-05-07 09:18

    向老一輩革命家致敬!

  • 2024-05-07 05:37

    英雄👍

  • 2024-05-05 23:50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 2024-05-05 16:25

    那有歲月靜好只不過是前輩們的浴血奮戰換來來的

  • 2024-05-06 18:48

    艱難的歲月裏他們依舊沒放棄,佩服!

  • 2024-05-23 19:38

    致敬英雄、偉人!

  • 2024-05-05 13:56

    致敬

  • 2024-05-05 13:21

    向老一輩革命家致敬!

  • 2024-05-05 19:23

    致敬革命先烈

  • 2024-05-06 07:32

    英烈安息,永垂不朽

  • 2024-05-05 17:08

    向隱秘戰線的革命老前輩們致敬!

  • 2024-05-06 01:18

    感謝前輩們!!!

  • 2024-05-06 23:56

    致敬!

  • 2024-05-12 01:01

    致敬

  • 2024-05-05 16:47

    致敬

  • 2024-05-05 21:48

    爲所有革命前輩致敬

  • 2024-05-05 15:17

    致敬!革命先烈!

  • 2024-05-06 21:28

    致敬英雄的先輩!

  • 2024-06-11 01:38

    向偉大的一代人致敬!

  • 2024-05-08 02:26

    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