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轎車EZ-6首秀,馬自達聯手長安望破局新能源

車市裴聊 2024-04-28 12:51:28

3月份,新能源車滲透率已經達到41.6%,自主爲63.3%,合資爲7.4%,差異顯著。自主品牌3月國內零售份額達到54.8%。合資車企份額逐年下降,根據乘聯會數據,2020-2023年主流合資的市場份額依次爲51.1%、45.6%、39.5%、34.5%,。

電動化、智能化讓中國汽車品牌聲名鵲起,人人盡知,本屆北京車展中國汽車品牌以強大的産品陣容、技術實力,引了全球關注的目光,中國汽車過去從來沒有以如此的聲勢和實力,吸引歐美韓日汽車巨頭們拿著皮尺、睜大雙眼來到中國親自觀摩。

長安汽車總裁王俊(左6)、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董事長、社長兼CEO毛籠勝弘(左7)在北京車展馬自達發布會

激烈的市場變革,合資車企加速轉型已不是新鮮的事情。4月25日北京車展首日,長安馬自達發布了首款純電轎車馬自達EZ-6,車身尺寸4921*1890*1485mm,定位中型車,提供純電與增程版本,將于今年年內上市。

這款車對于長安馬自達來說,可謂意義非凡,更是一種態度。從2023上海車展發布電動化時代的轉型戰略和目標願景,宣布與長安合作,到今天首車亮相落地,曾經“固執”的馬自達,開始“聽勸”,加速觸“電”。

賽道換了,馬自達臨危尋變

客觀來說,馬自達在中國市場是一個相對小衆的存在。自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至今,累計用戶385萬。對于技術的執拗,對轉子發動機的固守,都爲汽車愛好者們所熟知。

還有人馬合一的操控感,以及其富于美感的外觀設計也是重要標簽,它們爲馬自達贏得了不少好評,保證了中國市場的基本盤。當然,其特立獨行的態度也限制了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因此,在燃油車時代,面對大衆、豐田、日産等大佬們的競爭,馬自達雖弱不倒,得以始終堅守中國市場。

然而,當新能源時代來臨,馬自達引以爲傲的油車造詣在中國市場吸引力下降。在華表現不佳,連續多年銷量持續下滑。兩家合資夥伴也僅存長安馬自達。

面對困局,長安馬自達在不斷嘗試跳出舒適圈,尋求突破,從與明星聯名,到大幅降價等等不一而足,但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觀。

而今,僅一年時間,其電動化轉型首車EZ-6亮相。這速度著實驚人,那麽它實力如何,我們一起來看。

“長馬”聯手,順應潮流

合資汽車公司雙方中,外方借助中方新能源技術開發新車應對中國市場,這種模式成爲趨勢,是中國汽車合資40年來最大的變化。

從奇瑞董事長尹同躍透露歐洲兩個豪華品牌在與奇瑞商談共享奇瑞技術平台,到大衆與小鵬、奔馳與吉利合作的smart、豐田與比亞迪的合作、廣汽傳祺與豐田的合作等等,合資技術輸出由合資外方主導反轉爲中方,也不是新鮮的事情。

那麽馬自達借助合資中方長安,就是順應趨勢潮流而來。長安提供電動化、智能化技術,馬自達主導設計、底盤操控調教等,既保留了馬自達的傳統DNA,也較多考慮了中國消費者需求,于是,馬自達EZ-6應運而生。

EZ-6在馬自達家族設計的基礎上,應用時下流行的貫穿流水格柵前燈與貫穿式尾燈,尾燈兩側還增加了4個圓形炮筒燈,以顯示馬自達特色。車輛還配置了智能電動尾翼,實用與審美兼具。可以說,電動時代,馬自達的設計依然在線。

走入車內,14.6英寸高清液晶觸控大屏是絕對主角,集成空調、座椅、車輛設置、影音、娛樂等超多功能,懸浮式儀表板、皮質或麂皮風格材質內飾、精致啞光鍍鉻裝飾件一一齊備。新車還提供零重力座椅、全景天幕、SONY定制高級環繞聲系統等主流舒適配置,與過往馬自達車型相比改變不小,更懂用戶了。

車輛智能化也達到較高水准,應用8155芯片,提供13種場景模式,可見即可說。

既坐得穩,也要開得爽。爲保證駕駛平順感,新車擁有50:50的完美軸荷比,並對底盤系統精心調校,力求實現電動化時代新的“人馬合一” 。EZ-6還提供了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方案+超聲波雷達的智駕解決方案,全面感知周邊風險。

速度與激情,必須以安全爲前提。EZ-6 標配9個氣囊,車身采用7橫5縱的“全鋼籠式結構群” ,高強鋼占比達到66.25%,其中頂蓋橫梁采用1500Mpa級的世界最高強度冷軋鋼。新車還以最高超國標20倍要求通過嚴苛驗證來保障三電安全。

再一次爲馬自達著迷,EZ-6需打出水平

可以說,這次推出的EZ-6還是有著諸多可圈可點之處的,顔值在線,動力上也進行了相應調校,從現有批露信息來看,配置、智能化等方面也都保持了主流水准。純電平台出身,車輛性能、安全性、舒適性都更有保證。

還有一點也引起了《車市裴聊》的關注,新車將提供增程版本。這在過往的合資車上很少見到。如此布局,順應了當下插混、增程市場的快速發展。雖然說這來自長安賦能,但雙方磨合與決策的高效性仍然值得點贊。

MAZDA創 ARATA

除了EZ-6之外,車展上長安馬自達還展示了第二款電動車的概念模型----MAZDA創 ARATA,將于2025年量産並投放市場。

通過長安與馬自達的雙重賦能,長安馬自達電動化轉型邁出了重要一步。當下,跨國品牌們不得不與中國車企合作來彌補短板,加速轉型,從大衆與小鵬、豐田與廣汽,到Stellantis與零跑等等。而正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技術、産品的快速進步,與成熟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促成了這種話語權更叠。

對于這樣的合作,馬自達也表示,其在中國市場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0 阅读:15

車市裴聊

簡介:了解汽車文化,分享汽車知識,分享汽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