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智能化建設引領煤礦高質量發展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2024-05-14 08:24:19

柳林縣作爲一座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近年來,不斷強化資源型經濟轉型力度,加快煤礦智能化改造,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産力,推進智能化技術與煤炭産業融合發展,以“智”賦能保障能源安全,持續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

【現場出像】呂梁台記者 王曦彤:我現在是在山西柳林煤礦主通風機的控制室。以前工人需要到現場不定時巡檢,現在坐在電腦旁,主通風機的運行情況便一目了然。

礦井通風系統的運行狀態直接影響井下生産作業的各環節,對供給井下新鮮空氣、沖淡井下有害氣體和粉塵、調節井下氣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風系統經過智能化改造,實現了在線監控、調度遠程控制啓停、一鍵倒機功能。

【同期】山西柳林煤礦有限公司機電副礦長 劉計平:比如說井下主煤流運輸系統,通過對井下皮帶運輸的煤量的實時監測,實時地對設備進行一個功率的調控,與傳統的生産工藝相比,節約能耗15%左右。

通風系統是煤礦智能化改造的一環,今年來,柳林煤礦有限公司在自身地質條件與工程基礎之上,投資1.8億元,圍繞5G+工業互聯網,完成了“采、掘、機、運、通”等各系統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大大減少了生産一線的作業人數,極大降低了開采成本,提高了開采效率,保障煤礦高效、安全生産。

【現場出像】呂梁台記者 王曦彤:我現在來到了智能化集控中心,如果把通風系統比作礦井的“呼吸道”,那麽這裏就是礦井的“大腦”,所有的信息彙總到這裏進行統一集中處理。

集控中心的電子顯示屏上實時顯示著井下工作的各種數據,工作人員能夠清晰准確地進行決策和操作,實現了安全生産全過程集中管控、經營管理全流程信息協同。智能化系統已經幫助中央配電房、瓦斯抽放泵站、主通風機房等很多崗位實現了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

【同期】山西柳林煤礦有限公司礦長 馮德志:綜采工作面人員配置從原來的25人減爲12人;提人系統由原來每天安排15人進行開車,減爲每天安排3人進行巡檢。安全重大風險管控,水、火、瓦斯、煤層各個系統通過綜合管控平台傳輸數據進行分析各類隱患風險,出現報警時能夠及時處理,總的來說,能夠達到“減人、增安、提效”的效果。

煤礦智能化建設是我省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傳統煤炭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柳林縣因地制宜、因礦施策,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步伐,不斷拓寬延伸智能化礦山建設和應用,持續提升煤礦本質安全水平和礦井自動化水平,推動礦山安全發展和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全縣已建成3座智能化礦井,12處智能化綜采工作面,27處智能化掘進工作面,3座煤礦實現了5G通訊技術。

【同期】柳林縣能源局生産技術股副股長 韓強強:下一步,我們將堅決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責任,大力實施數智賦能融合行動,全面加快煤礦智能化改造,繼續引進和推廣應用一批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著力在應用端上下功夫,不斷提升産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安全、高效、綠色開采,打造傳統能源安全高效利用先行區。記者:溫 淵 王曦彤 柳林台 闫 偉

來源:呂梁電視台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