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觀瀾|一起網暴案的勝訴彰顯網絡空間非法外之地

河南法制報 2024-05-13 12:30:19

曾引發網絡熱議的“上海老人故意推倒摩托車”事件近日有了結果。據北京青年報消息,當事人陳先生5月8日告訴記者,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近日就他遭網暴的案件作出一審判決,要求被告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原告書面道歉,在其視頻網站個人賬戶主頁公開道歉內容不少于15日,並賠償陳先生律師費3000元。

2022年6月25日,陳先生在上海某小區停放的摩托車被一老人推倒。經鑒定,修車費1.6萬余元。陳先生就相關費用向法院提起訴訟。該案審理期間,老人死亡,法院依法裁定終止審理。此後,陳先生向老人的遺産繼承人提起訴訟,法院判決老人的繼承人賠償陳先生修車費並承擔訴訟費。事後,一網民發布多個視頻,用“撒謊成瘾”“帶節奏”等形容陳先生。2023年4月,陳先生向警方報案,警方認定涉事網民發布的內容構成侮辱。同年6月,陳先生就此事向法院提起訴訟。

這起案件,雖然是我國各級各有關部門依法治網,營造風清氣正網絡生態的一個個案,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感知其法治效應。

提醒。互聯網時代,文明上網、守法上網成爲大多數網民的理念,但還有個別網民在網上發言時不能理性表達,甚至會出現謾罵、侮辱等網絡暴力行爲。一旦遇到網絡暴力,當事人應該像陳先生那樣,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是保持沉默。

警示。網上發言要遵紀守法,對人對事發表評論,要冷靜客觀,以事實爲依據,而不是主觀臆斷、胡編亂造,更不能出口傷人,诋毀他人的名聲。要知道,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屏幕、鍵盤、移動終端,其使用者、操作者都是現實中的人。實施網暴可能爲圖一時之快,也可能爲泄私憤,但如果傷害了他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督促。依規管網、依法治網的主體,是各個網絡平台、網信部門和包括公安、法院在內的政法機關。要排查、遏制網絡暴力,就得盡最大努力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協同配合。對網上的不理性發言,要用足法律賦予的手段嚴厲整治,從快處理,同時通過發布案例、以案說法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文明上網、守法上網的氛圍。

男子酒後持刀情緒激動,河南大學生徒手奪刀救人!

全國試點!鄭州換發補發出入境證件“全程網辦”

全國首部!5月1日起施行

我們“倆”的勞動節|你好,我的工作搭子!

來源 :河 南法制報 李治群 編輯:張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