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了!這個一線城市,樓市創26年新高

劉曉博說財經 2024-04-03 10:43:11

原創 劉曉博

香港樓市起飛了!

在剛剛過去的3月,香港一手房成交暴漲了14倍達到了4200宗,新房成交套數創下了1998年後的單月新高。

二手房也比翼齊飛,3月二手市場成交約4000宗,比2月的1500宗顯著反彈。

樓市的突然火爆,讓中介賺得盆滿缽滿。香港中原地産住宅部3月份傭金收入突破5億港元,比2月急增近3倍,創下5年來的新高!

香港樓市在3月走出低迷,跟政策面的巨大變化有密切關系。

今年2月28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發表財政預算案的時候宣布,從當天開始撤銷所有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這些措施被香港人稱爲“辣招”,全面撤銷“辣招”,被香港人稱爲“撤辣”。

也就是說,香港在樓市低迷期實施的松綁政策是一次性“梭哈到底”,而不是擠牙膏、用小勺舀水沖廁所。所以産生了良好的市場效應。

香港沒有限購、限售之類的措施,樓市調控主要通過印花稅。“撤辣”之前,非香港居民到香港購買住宅,需要繳納相當于房價30%的印花稅。比如內地居民到香港購買1套2000萬港元的住宅,要繳納600萬元的印花稅。

香港本地居民購買二套房,也要繳納巨額印花稅;先是15%,後來降至7.5%。只有香港居民購買首套房,印花稅才可以低至“100港元到房價的4.25%不等”,具體看你購買住房的價格。

如果你持有的住宅時間較短,出售時也要征收印花稅。比如持有時間少于6個月,賣的時候要按照房價的20%交稅。持有2年以上,不足3年的,要按照10%的稅率交稅(下圖):

2月28日的新政,把這些超額征收的印花稅統統取消,無論非香港戶籍和香港戶籍人士在港買房,統統只用繳納“100港元到房價的4.25%不等”的印花稅,大幅降低了購房者的負擔。

香港“撤辣”措施公布後,馬上引爆了樓市。不僅香港本地人積極買房,大量外地人士也湧入香港,其中內地居民占了香港比例。

據統計,今年3月香港一共成交了159套總價3000萬以上的新房,而2月只有22套。

大宗交易也頻頻出現,恒地的長沙灣巴域街Belgravia Place是“撤辣”第一個開盤的新盤,出現了26組大宗交易客戶,其中有客戶一次性買入了24套房,總價1.66億港元,創下了香港新盤6年來的最高紀錄。

香港樓市火爆的邏輯是什麽?香港樓市值得投資嗎?它又將對內地樓産生哪些影響?

過去5年,香港發生了一系列重要變化。有些香港人選擇了移民,所以過去幾年香港人口一度下降。

後來,香港推出了優才計劃等,吸引人才到香港工作、生活,迅速扭轉了香港人口下滑的趨勢:

上圖是最近10年,香港人口的變動情況。到2023年末,香港常住人口已經逼近2019年的曆史高點。

香港還更新了投資移民政策,投資門檻大幅提高到了3000萬元(購買住宅不算),以吸引高淨值人群。

國家也力挺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比如推出了港股人民幣櫃台, 以及涉及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跨境資金便利化的“三聯通、三便利”等。

此次香港一次性“撤辣”,也肯定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

我曾多次在文章中講過:內地人口衆多、資金量巨大,稍微開點門縫,就可以讓香港人口、資金、房價正增長。

要知道,香港新一輪投資移民仍然規定:內地居民不能直接投資移民去香港,只能在獲得第三地永居身份之後,才能投資移民香港。

在曆史上兩輪投資移民政策中,也是這樣規定的,其目的就是給內地居民直接投資移民香港設置高門檻。內地富裕家庭太多,香港根本無力承接。即便有了上述設置,之前兩輪投資移民中的89%仍然來自內地。

最近在香港一次性購入多套房的,基本上都是內地富裕家庭。這些人有強烈的資産配置需求,而香港是一個資金來去自由的地方,港幣可以自由兌換。所以,可以把香港不動産看成“准美元資産”、“准歐元資産”、“世界資産”。

更何況,香港住房的租金回報率高于內地一線城市,即便買房拿不到香港身份,很多人也願意買。

買香港房子管理成本低。如果你買倫敦、紐約,去一次很麻煩,語言也未必通,維護權益可能有問題。

內地房地産稅充滿了不確定性,讓富裕家庭不太敢買更多的房子,擔心多套房會有累進制、懲罰性的房地産稅率。

在香港,房地産稅(包括物業稅、差饷、地租)“輕徭薄稅”,基本上相當于房子本身的物業管理費。

下圖是內地各大銀行私人銀行客戶的情況。在招商銀行,有14.88萬私人銀行客戶,平均每個人僅在招商銀行的金融資産規模就在2800萬元人民幣之上;在工商銀行有26.3萬人,平均每個人僅在工商銀行的金融資産規模就在1167萬元以上。

如果這些資金能零門檻進入香港,一定會有更多人在香港買買買。按照目前外彙管理規定,內地居民換彙之後是不能到海外投資的,在香港買房就算是投資。

那麽,爲什麽仍然有很多內地居民在香港樓市掃貨呢?這就要看個人的情況了。

香港樓市是內地房價的天花板。香港房價穩住,甚至出現反彈,有利于內地一線城市的樓市穩住。

在剛剛過去的3月,北上廣深也都普遍出現了小陽春。但全國樓市仍然偏冷,小陽春能否持續仍然存疑。

3月22日召開的國常會宣布,將出台更有力的“促需求”的政策。一線城市的樓市,大概率會在今年年中見底,並出現局部反彈。香港樓市的火爆,有利于內地樓市回暖。

0 阅读:7

劉曉博說財經

簡介:原創的財經評論,獨立的觀察視角,深度的市場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