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201)參加南昌起義,靈寶起義的國軍中將軍長--劉希程

黃埔紅藍白 2024-02-28 13:58:23

黃埔一期(201)

參加南昌起義,靈寶起義的國軍中將軍長——劉希程

劉希程(1906-1990),別字曦晨,河南唐河人。唐河初級師範學校肄業。1924年接到其叔父,國民黨元老劉莪青的來信,告知黃埔軍校招生的情況,遂南下廣州,同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一隊學習。同時考入黃埔一期的還有劉希程的堂兄劉先臨。

畢業後曆任黃埔軍校教導第二團二營三連排長,教導第二團偵探隊隊長,國民革命軍第三師第九團偵探隊隊長,參加了兩次東征。

1926年升任第三師營長,隨東路軍參加北伐戰爭,攻入福建後,調任由俘虜編成的補充第九團團黨代表。攻克福州後因病離隊,病愈後未能追趕上部隊,就轉赴上海,在上海時遇到黃埔一期同學,河南同鄉侯鏡如,侯鏡如當時是中共黨員,奉周公的指示,赴上海參與指揮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劉希程隨侯鏡如赴武漢,任武漢國民政府武漢三鎮保安總隊(總隊長侯鏡如)連長。同年7月,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後,劉希程隨侯鏡如,加入賀龍的第二十軍,任第二十軍教導團(團長侯鏡如)第三總隊總隊長,參加南昌起義。南下途中由教導團參謀長、中共支部書記周邦采(黃埔三期,唐河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在攻打撫州的戰鬥中劉希程負傷,起義軍攻占潮汕後,教導團負責防守潮州,在敵人的優勢兵力下不得已突圍,在周邦采、劉希程率領下,約有四,五百人在饒平北的茂芝與從三河壩撤出的朱德部會合,周邦采在征得朱德同意後,與劉希程離開部隊,經廈門到上海,找到黨中央。在中共江蘇省委及上海總工會工軍部工作,當時與劉希程在一起工作的,除周邦采外,還有同樣參加了南昌起義的史書元(黃埔一期)、葛天民(黃埔二期)、曹素民(黃埔三期)等人。

1927年冬,劉希程與周邦采回到河南。1928年7月,周邦采以中央長江局軍事特派員的身份在汝南組織水屯起義時犧牲,劉希程也與中共黨組織失去了聯系,期間曾受邀擔任嶽維峻部第二軍軍事訓練教導團教官。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樊鍾秀隨馮玉祥反蔣,被蔣系飛機炸死,戰後樊鍾秀的部隊被收編爲新五軍,蔣介石派郜子舉任軍長,後開到太康縮編爲暫編第二十師,不久又改編爲新編第二十師,郜子舉改任師長。

郜子舉和劉希程既是河南同鄉,又是劉希程在黃埔時的教官,劉希程投到郜子舉部,曆任連長、師部特務營營長,第六團團長等職,1933年該部又被改編爲“剿匪軍”第二縱隊。劉希程隨部先後參加了對鄂豫皖蘇區和江西中央蘇區的圍剿。

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後,第二縱隊改編爲第一六六師,郜子舉任師長,劉希程改任該師四九六旅九九二團團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第一六六師和第四十五師于1938年2月合編爲第九十一軍,郜子舉任軍長,劉希程任第一六六師(師長馬勵武)四九六旅旅長。

同年6月在濟源攻堅戰中因部隊傷亡過大,而一六六師是郜子舉的基本部隊,郜子舉對陣亡了這麽多的老部下心疼不已,便以馬勵武指揮不當爲名,撤了他的師長職務,由劉希程升任第一六六師師長,不久,第九十一軍番號撤銷,第一六六師改隸第九十三軍,在晉東南太嶽山區抗戰多年,參加了中條山戰役。

1941年10月升任第九十三軍(軍長劉戡)副軍長,原第九十八軍軍長武士敏在中條山戰役中殉國後,同年11月繼任第九十八軍中將軍長。

1944年11月,第九十八軍調赴貴州,隸屬黔桂湘邊區總司令湯恩伯指揮,參加桂柳戰役,12月該軍番號撤銷,劉希程入陸大將官班甲級第二期學習。

1945年陸大畢業後挂了個西安綏署高參的名,後返回河南閑居。1947年末河南省增編5個保安旅,原本發表劉希程任旅長,後因故取消。

1948年,在胡宗南的幫助下,任河南省保安副司令。後于12月任第十九綏靖區副司令官兼豫西分區司令官、國防部第三快速縱隊司令兼河南省政府豫西行署主任、兼河南省政府豫西辦事處主任,掌握了一部分兵權。1949年6月10日在河南靈寶率部起義。

解放後任河南省政府參事室參事,民革中央常委、顧問及河南省委會主任委員,河南省第三屆政協常委,第四至第六屆政協副主席,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1985年武漢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任副理事長。1990年在鄭州逝世。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