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玉米著急甩賣,市場很納悶:都跌3毛了,還差那1毛嗎?

雞麻嗎 2024-04-15 21:27:15

不得不說,玉米的行情是越來越詭異,盡管市場反複認可玉米已經到底的說法,但是山東玉米愣是不給面子:你不是說到底了嗎?那麽我就繼續跌給你看!

要說山東玉米本來漲漲跌跌也正常,一直就是這麽過來的,因爲缺少政策面的實際提振,全靠深加工死撐,所以價格也就一直走弱。

但在大部分時間裏,山東都是維持老套路,即漲漲跌跌,上量多了就跌,跌幾天上量又少了,然後就又漲起來了。

但是這回的下跌有點詭異,原因是上量一直持續在千輛不斷,這確實是少見,即便是在玉米剛收獲那會兒,也沒說一直上量不斷呀。

而且更詭異的是,天氣預報顯示,這兩天山東多地是陰雨天氣,按往常規律,雨雪天氣,交通受阻,玉米的上量也就降下來了。

但這回上量好像絲毫沒受到影響,不僅沒受到影響,反而上量還越來越多。

這只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山東的持糧主體們正在著急甩貨。

這就讓市場很是納悶了,因爲你要說是害怕玉米下跌,去年玉米最高時也沖到了1.5元/斤的位置,而到新玉米豐收後,價格持續走跌,但報價也在1.3-1.4元/斤。再後來又繼續踉跄走弱,直到山東玉米跌破了1.2元/斤的大關。

粗略來算,跌幅已經達到了兩三毛,而即便是玉米再繼續向下跌,跌到1.1元/斤的關口,也就是再向下跌1毛左右。

左右都是個賠錢,已經跌了3毛了,還在乎那1毛嗎?

所以,山東市場的這種甩貨熱情之高也很讓市場納悶。

但俗話說,事有反常必有夭,山東市場爲啥這麽著急甩貨呢?

有賣壓積壓的原因,因爲山東的售糧進度一直偏慢,且質量參差不齊,有些糧源確實也沒有存放的必要。

但更多原因還是貿易主體對後續市場的信心不足,還是那句話,雖然說市場對玉米到底比較認可,但關鍵不是到底,而是後續上漲的空間有多大,能不能覆蓋掉收購及存儲的成本。

如果上漲空間不足,那左右還是個賠錢。

再加上距離新麥收獲越來越近,貿易主體往往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有部分騰倉回籠資金的需求。

所以山東近期上量一直不減,價格自然也就繼續下行。

山東雖然繼續破位下跌,但東北卻開始著急了。

近期東北玉米一直保持小步穩漲的局面,而主要發力的是幹糧,潮糧只有零星上漲,優勢已經不大。

而企業鎖糧的意願也比較明顯了,尤其是黑龍江的價格上漲較快,畢竟地區較遠,糧源一旦流走別說入關,出了本地都不好回去了。

另一方面,東北的增儲依然在發力,所以整體上東北玉米就表現得比較抗跌。

但理性來看,這種狀態不會是常態。

一是山東和東北不會持續倒挂。

這對于玉米市場來說是一種“雙傷”,山東玉米不斷走低,反映出玉米需求低迷,而同時也使得東北玉米外運不暢。

短期尚能挺著,但時間一長,必然雙傷。

二是玉米有需求,只是還沒發力。

我們一直在強調,玉米的需求並不差,深加工已經是很好的例子了,只是單靠深加工無法支撐全場,飼用沒發力,所以玉米在供強需弱下,頻頻走弱。

但飼料需求雖然還沒發力,但是有潛力。

一方面是無論是生豬産能,還是存欄都不低,以及二次育肥、補欄、壓欄的積極性都較高,生豬從小豬長到大豬,再從大豬長到肥豬,都需要飼料。

另一方面,替代減少了。

小麥、陳稻谷的優勢已明顯下降,只剩下進口谷物略有市場,但以玉米龐大的消費量,進口那點量是無法支撐全場的,也只是九牛一毛。

三是豬價還沒漲,但正在蓄勢待漲。

且不說豬價能不能反轉,但豬價必有一漲,隨著豬價這麽一哆嗦,玉米的需求也就跟著拉起來了。

所以當前市場需要的是耐心,有時候只有守得雲開,才能見到月明。

0 阅读:215

雞麻嗎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