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紅難擋股價下跌,市值縮水1500億!長春高新如何“突圍”?

侃見財經 2024-03-26 10:10:46

三年前,一則“股民5萬炒股變500萬”的新聞,刷屏了整個互聯網。

而事件的“主角”長春高新,在報道一個月後一路高歌猛進,股價上漲至520.4元/股,總市值超過2000億。

作爲A股爲數不多以生長激素作爲主營業務的藥企,無論是業績還是股價,長春高新在2020年之前都可以說得上是無可挑剔。尤其是股價方面,按2020年最高點500元/股計算,長春高新過去十年的累計漲幅超過了20倍。

不過,隨著2021年5月生長激素被納入集采,長春高新長達十年增長“神話”也走向了終結。目前,長春高新較最高點已經跌去了近八成,市值則縮水了約1500億。

除了股價下跌之外,近幾年長春高新的業績增速也明顯在放緩。

根據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2023年長春高新實現營收145.7億,營收增速爲15.35%,實現淨利潤45.31億,淨利潤增速爲9.47%,雖然仍在增長,但淨利潤增速創出了10年新低。

掃不去的“陰霾”

“成也生長激素,敗也生長激素”。用這句話來形容當下的長春高新,或許再合適不過。

1998年,長春高新旗下的金賽藥業上市了中國第一支重組人生長激素,打破了中國在生長激素這一領域的空白。

此後的20多年裏,金賽藥業在長春高新的幫助下不斷擴大市場,逐漸成長爲生長激素領域的“一哥”,而長春高新則憑借著金賽藥業實現了業績和股價的“雙豐收”。股價方面我們不再贅述,關于業績方面,在2010—2020年,長春高新的營業收入從12.95億元增長至85.7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20.81%;淨利潤則從1.1億元增長至30.4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9.4%。

不可否認,長春高新過去的高增長,就是生長激素帶來的。然而,集采讓長春高新也直接跌下神壇。

據悉,2021年5月,生長激素出現在廣東11省聯盟集采名單上,當天長春高新直接跌停。當然,當時廣東聯盟的集采僅限于粉針,而長春高新的營收主力並不是粉針,所以即便粉針價格在集采後下探了一半多,但長春高新依然能從容回應。

不過,來到2022年以後,集采的範圍和力度進一步擴大。據媒體統計,2022年長春高新生長激素産品被廣東聯盟、福建、河北等部分省份納入了省際集采目錄,其中廣東省276藥品聯盟集采涉及産品GH(生長激素)水粉劑型及曲普瑞林,降價幅度達52.5%;來到2023年,長春高新的生長激素相關劑型又中標浙江省公立醫療機構第四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

受到集采的影響,長春高新“基因工程”一項的毛利率有所下滑,2023年的毛利率爲91.9%,而在2022年爲92.93%。

實際上,相較于那些在集采影響下毛利率“腰斬”的藥企而言,集采對于長春高新的影響並不是很大,畢竟現在對于生長激素的大規模集采還沒有出現。但是,沒有出現不代表不會出現,無論是生長激素高昂的價格,還是長春高新該項業務超高的毛利率,都預示著在經曆廣東聯盟、浙江等地的集采後,生長激素的集采將會在全國逐步鋪開。

“新故事”不好講

實際上,即便沒有集采,發展了20多年的生長激素業務,也不可避免地來到了瓶頸期。

從財報來看,2021-2023年長春高新“基因工程”的營收分別爲94.05億、112.9億和129.11億,營收的增速分別爲30%、20%和16.21%。受該項業務增長放緩的影響,長春高新的業績增速也明顯放緩,2023年淨利潤增速爲9.47%,創出10年新低。

對于長春高新而言,生長激素業務依舊是一個好生意,但面生長激素已經不是一個“好故事”了。

實際上,長春高新一直都在尋找除生長激素以外的“新故事”。在財報中,長春高新明確表示正金賽藥業在拓展兒科綜合、女性健康、成人內分泌、皮科醫美、腫瘤五大業務,産品線布局則主要包括促卵泡素産品、兒童營養品、金扶甯以及去年新引進一些皮科麻膏類品種,同時也包括生長激素産品在輔助生殖和成人抗衰等領域的應用,可見金賽藥業的布局和嘗試並不少。

從財報來看,最近兩年長春高新的研發支出也有明顯提升。2023年,長春高新的研發費用爲17.23億,而在2022和2021年,長春高新的研發費用分別爲13.58億和8.845億,研發費用呈現逐年走高的態勢。不過,相比于在生長激素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金賽藥業嘗試的這些新業務,都沒有太多的話語權,未來如何發展也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除了金賽藥業之外,子公司百克生物的帶狀疱疹減毒活疫苗,則是長春高新另一個新的增長點。根據財報顯示,百克生物在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8.25億元,同比增長70.30%,實現淨利潤爲5.01億元,同比增長175.98%。百克生物表示,營收增長主要源于2023年初取得帶狀疱疹疫苗《藥品注冊證書》,4月獲得《生物制品批簽發證明》,並在各地陸續實現准入和銷售。

不過,跟金賽藥業的處境相同,跟行業龍頭智飛生物相比,百克生物的帶狀疱疹減毒活疫苗在市場中也並沒有太高的話語權。2023年10月9日,智飛生物公告稱,與英國倫敦生物醫藥公司葛蘭素史克簽訂協議,研發生産的重組帶狀疱疹疫苗的供應、經銷與聯合推廣達成合作,而葛蘭素史克的帶狀疱疹疫苗早在2020年就已經從中國正式上市了。

對于長春高新而言,無論是生長激素、促卵泡素還是帶狀疱疹減毒活疫苗,這些故事都不夠有吸引力。如何找到更有吸引力的“新故事”,或許是當下長春高新最急迫要做的事情。

1 阅读:591
评论列表
  • 2024-03-27 12:03

    強烈要求開放散戶t+0

  • 2024-03-26 15:20

    乍一看10派45元不少,但是相對于130的股價派4.5元,也就3%而已。。。農業銀行股價4元,10派2.2元,每股0.22元,5%以上。所以說長春的股價還的跌。

侃見財經

簡介:看見不一樣的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