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歐洲行的“中東歐時刻”

中國新聞周刊 2024-05-08 22:13:54

在結束了對法國的國事訪問後,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歐洲之行進入“中東歐時刻”。當地時間5月7日,習近平抵達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

專機進入塞爾維亞領空後,塞空軍戰機升空護航。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夫婦、前總統尼科利奇夫婦、議長布爾納比奇、總理武切維奇等在機場熱情迎接。

5月7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貝爾格萊德,應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邀請,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專機抵達貝爾格萊德尼古拉·特斯拉國際機場時,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夫婦,對華合作國家委員會主席、前總統尼科利奇夫婦,議長布爾納比奇,總理武切維奇和外長久裏奇等熱情迎接。圖/新華

鞏固發展中塞“鐵杆友誼”

習近平上一次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是在2016年。正是在這次訪問中,塞爾維亞成爲中國在中東歐地區首個全面戰略夥伴。近年來,中塞兩國元首多次會晤並保持函電往來,從戰略高度引領中塞關系發展方向,中塞關系不斷向新的更高水平邁進。

時隔8年,習近平又一次訪問塞爾維亞。談及此訪,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充滿期待。在中國國家元首訪問前夕,武契奇對媒體表示,將准備一瓶塞爾維亞産的葡萄酒來招待習近平主席,“相信此訪將爲塞爾維亞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斯梅戴雷沃鋼廠的良好發展,是中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也是兩國互利合作的成功典範。”出訪前的4月29日,習近平複信河鋼集團斯梅戴雷沃鋼廠塞爾維亞籍職工,勉勵他們爲中塞友誼作出新貢獻。

這座百年鋼廠曾一度瀕臨倒閉,後來中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爲鋼廠帶來發展的春天,成爲兩國友好交往的縮影。

塞爾維亞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首個全面戰略夥伴,兩國的鐵杆友誼,源于兩國關系數十年風雨同行。如今在塞爾維亞,從多瑙河上聳立的“中國橋”澤蒙-博爾察大橋,到多瑙河與摩拉瓦河彙流處的河鋼集團斯梅戴雷沃鋼廠,再到匈塞鐵路,都見證著兩國“鐵杆友誼”曆久彌堅。

近年來,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中塞關系保持高水平運行,雙方堅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政治互信牢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中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合作還有非常多的可能性,我們相信習主席此訪在促進經濟合作方面也會非常成功。”塞爾維亞亞洲問題研究所所長米特羅維奇認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進入第二個十年,相信將會有更多開放包容、互聯互通、綠色發展等領域的合作。

事實上,塞爾維亞是最早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之一,中塞雙邊貿易額10年來增長8倍,去年10月中塞還簽署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首個自貿協定。中塞在共建“一帶一路”以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框架下成果豐碩,合作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在促進各自發展、造福兩國人民的同時,也成爲中國同歐洲國家友好關系的典範。

此外,隨著兩國互免簽證、互認駕照、互通直航等政策措施落實,雙邊人員往來數量大大增加,塞爾維亞孔子課堂深受歡迎,中文學習者越來越多,“中國文化熱”持續升溫,中塞雙方連續多年成功舉辦“歡樂春節”活動。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認爲,近年來中塞關系實現跨越式發展,此訪將鞏固和發展中塞“鐵杆友誼”,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務實合作,進一步體現雙邊關系的全面與深入。此外,這次訪問將進一步傳遞積極信號,即中歐共識大于分歧、合作多于競爭,中歐要做合作夥伴而非競爭對手,“無論是從雙方共同利益出發,還是從維護人類共同福祉的角度出發,中歐關系未來要保持穩定,而且要向上向前發展”。

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李明表示,中塞雙方始終相互堅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相互理解、看法相近,在多邊領域協調緊密。中國期待同塞爾維亞一道,以此訪爲契機,開啓中塞關系曆史新篇章,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4月29日,位于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中國商品交易展示中心。圖/新華

推動中匈關系邁上新台階

習近平主席此次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是匈牙利。這是習近平時隔15年再次訪問匈牙利,也是習近平首次對該國進行國事訪問。

“我期待故地重遊,同匈牙利朋友暢敘友情、共話合作,擘畫新時代中匈關系發展新藍圖。”在赴布達佩斯對匈牙利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習近平在匈牙利媒體發表署名文章說。

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分析認爲,在這樣一個對兩國都十分有意義的年份,習近平此次訪問將推動中匈關系邁上新台階,爲中歐關系發展注入新動力。

建交75年來,中匈兩國友誼不斷深化。2017年,兩國關系提升爲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雙邊關系進入曆史最好時期。中匈關系保持高水平發展,兩國高層交往密切,建立了高水平政治互信,各領域合作紮實推進、成果豐碩。

匈牙利是中方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重要合作夥伴。建交75年來,中匈兩國始終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樹立了新型國際關系的良好典範。2017年,習近平與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共同宣布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中匈關系進入“換擋提速”的曆史新階段。

匈牙利還是首個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歐爾班連續三次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當前,中匈共同聚焦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並推動共建倡議與匈牙利“向東開放”戰略緊密對接,雙方合作活力強勁。

據中國駐匈牙利大使龔韬介紹,在經貿合作領域,近年來,匈牙利穩居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投資目的地首位。2023年,中國再次成爲匈牙利最大外資來源國和歐盟外最大貿易夥伴。在人文合作領域,中國今年3月宣布對匈試行免簽政策,兩國直航將大幅增加,爲兩國人員往來和人文交流注入新活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馮仲平指出,中匈合作在雙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歐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等多個層面展開。

匈中友好協會主席納吉·尤迪特·埃娃認爲,習近平此訪的成效“不會僅限于匈中建交75周年這一年,而將是長期的”。

值得注意的是,匈牙利將在今年下半年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匈國家經濟部部長納吉·馬頓近日表示,匈方願繼續同中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高新技術等領域的互利合作,並發揮自身優勢,做連通中國與歐洲的紐帶。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金玲表示,中國與歐盟成員國之間的關系是中歐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益補充。中匈關系發展態勢良好,對中歐關系有良好的示範效應。

記者:郭金超 邢翀 李純

0 阅读:66

中國新聞周刊

簡介:每天真誠推送犀利觀點+深度報道+暖心好文+有趣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