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飛抗命守郭村,接到上級電報時“急得冒冷汗,手腳發麻”

兵說視界 2024-05-07 17:40:56

#桅杆筆談##三野戰將#

作者:桅杆

聲明:兵說原創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抄襲洗稿搬運必究

筆者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叫《東進序曲》,講的是新四軍東進抗日,敵我雙方爲爭奪戰略要地橋頭鎮,展開激烈鬥爭。電影情節緊張、曲折,引人入勝。這個故事所描寫的,就是葉飛1940年指揮的郭村保衛戰。很多朋友都知道:這一仗是葉飛違抗陳毅命令打的。這是什麽原因呢?今天就來說說這事。

(一)爲開辟蘇北根據地弄實落腳地

葉飛率老6團北渡長江,是作爲開辟蘇北根據地的先遣部隊,執行探路任務的。按陳毅的說法,“葉飛你先去(蘇北),把落腳地弄紮實些。我再把江南主力帶過江,大幹一場,弄它十萬人槍”。

1940年初,葉飛率部抵達江北的吳家橋地區,與管文蔚領導的新四軍挺進縱隊會合。兩支部隊隨即合編,仍使用挺進縱隊番號,屬新四軍江南指揮部(陳毅任指揮)建制。當時國民黨劃定防區,限制新四軍發展。新四軍在“防區”以外的敵後發展,都不便用正規編制番號。其實,八路軍也存在同樣問題。

管文蔚是早期的黨員,後與組織失去聯系。抗戰爆發後,他在家鄉丹陽拉起的一支抗日隊伍。新四軍到達蘇南後,管文蔚主動聯系,將隊伍編入新四軍。因爲這個因素,兩支部隊合編時,仍由管文蔚擔任挺進縱隊司令。葉飛改名聶揚,擔任副司令員,同時爲軍政委員會書記,是挺進縱隊事實上的“一把手”。

當時蘇北的形勢錯綜複雜,日、僞、頑、友(地方軍)等各種勢力縱橫交錯,我方在這一地區的力量非常弱小。新四軍開辟蘇北根據地,就是要爭奪上述勢力的“地盤”,不可避免地要與上述勢力發生矛盾和沖突。

郭村保衛戰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爲了弄實陳毅所說的“落腳地”而打的。

1940年5月17日,日僞500多人對吳家橋地區進行“掃蕩”。葉飛率部經一天激戰,幾乎全殲敵人。但吳家橋地近日軍駐有重兵的揚州,日僞軍隨時會來報複;且地域狹小,東西長不到20公裏,南北寬也就10余公裏,南臨長江,沒有回旋余地。所以,戰鬥結束後,葉飛即率部北移,開到郭村休整。

郭村是幾股勢力的三角地帶,西邊是日軍據點,北面是總部軍韓德勤部,東邊和南邊是地方軍二李(李明揚、李長江)地盤。這其中,日軍是敵人,韓部堅決反共,二李屬友軍。

郭村原由二李控制,本屬友軍,但因爲地盤被占,友軍也就“不友”了。

(二)陳毅三次來電止戰,葉飛卻抗命不遵

葉飛率部進入郭村後,二李即多次派人索要,並在6月下旬發出最後通牒,限3天內撤出,還扣押了葉飛派出的談判代表。這樣,葉飛就面臨去、戰兩個選擇,要麽離開郭村,要麽打應戰守住郭村。

在向江南指揮部報告上述情況後,陳毅來電,給葉飛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盡量避免沖突,千方百計拖延時間;中策是如果沖突避免不了,也不要在郭村打,部隊可以退到吳家橋再打,可進可退;下策是在郭村打,但郭村處于四面包圍之中,態勢極爲不利,兵力又少,沒有戰勝的把握。同時,陳毅還指示派代表到泰州與二李談判,爭取時間。

當葉飛回電認爲“郭村地形較好,吳家橋不易堅守,還是在郭村迎戰較爲有利”後,陳毅很快來電,明確“切不可在郭村孤軍禦敵,吳家橋若不好守,萬不得已則暫時退回江南”。陳毅的態度堅決,爲避免沖突,即使葉飛部退回江南也在所不惜。

陳毅三次電報中的意見,與其發展蘇北的“擊敵、聯李、孤韓”這一策略方針有關,認爲二李是爭取和聯合的對象,要盡量避免打仗,並明確不同意在郭村打仗,擔心“打不贏”。 此外,陳毅內心還有一個重大隱情的:他派葉飛率部進軍蘇北,是沒有得到軍部許可的,屬于打“擦邊球”。在這種情況下,他也承受了巨大壓力,萬一部隊受到重大損失,他無法交待。

在此情況下,葉飛連夜召集挺進縱隊和地方黨聯席會議,在對敵情、我情及群衆條件等因素全面分析後,與會人員都同意堅守郭村。這個時候,就需要葉飛下決心了。這個決心還真不好下:一方面是上級電報明確不同意;一方面是萬一仗不打好、部隊受到較大損失,誰能擔得起這個責任?

經過深思,葉飛最後說:既然“大家都認爲在這裏打有把握,那好,就下決心在這裏打。對陳司令員,我負責好了。”不得不說,葉飛雖然是書生從軍,但極有擔當精神。

6月28日,二李共13個團發起進攻,郭村保衛戰打響。這是葉飛第一次獨立指揮大規模作戰行動,最初參戰是2個團又1個營,後來加上增援和起義部隊,作戰兵力相當于5個團。此戰葉飛因敵布陣,指揮得當,是其軍事才能的第一次展現。經過8天戰鬥,殲敵3個團,取得大勝。

(三)半塔集長談,胡服面授機宜

軍迷朋友可能會問:葉飛爲什麽要抗命打郭村保衛戰?這事,還得從2個多月前在半塔集,胡服的一次談話說起。

1940年3月,頑軍進攻新四軍五支隊機關駐地安徽來安半塔集,葉飛奉命率部增援。戰鬥結束後,正在半塔集的胡服找葉飛談話。談話的重點是開辟蘇北根據地。當時派胡服主政華中,急需打開蘇北局面。但蘇北敵、僞、頑形勢複雜,經略蘇北就需要從敵僞頑“手裏奪取蘇北”。其中對于頑軍,我們不能主動去打,只能進行自衛。當時頑軍正在叫嚷進攻新四軍。

對此,胡服提出必須“有一支堅強有力的部隊吸引頑固派來圍攻我們,孤軍堅守一個星期”。如果頑軍進攻,我們就可以派“八路軍部隊南下,皖東部隊向東,江南部隊向北”,集中到蘇北消滅頑軍。胡服談話的意見很明確,是要葉飛機率部擔負引敵圍攻、孤軍堅守、待援殲敵的任務。

當時蘇北頑軍有10多萬人,而挺進縱隊指揮的只有2個團,葉飛認爲堅守一個星期問題不大,再長就沒把握了。胡服明確只要守一個星期,而後就有增援。胡服這麽說了,葉飛就接受了任務。

郭村保衛戰前,葉飛也將情況報告了中原局胡服。胡服回電要求葉飛:在頑固派進攻你們時,要堅決自衛,通過固守或采取遊擊戰術,堅持1到2個星期,造成政治上的主動,然後再由八路軍與新四軍四、五支隊援助你們。

可以說,這封電報葉飛讓堅定了保衛郭村的信心,也是違抗陳毅命令的關鍵原因。

可在激戰正酣的第三天,突然接到胡服來電,說八路軍和新四軍五支隊因敵人阻攔,無法增援。看到電報,葉飛“急得渾身冒冷汗,手腳發麻”。好在陳毅急令陶勇率蘇皖支隊飛兵增援,及時趕到戰場,形勢才有所緩和,並最終取得了勝利。

陳毅此前聽說郭村保衛戰打響,急得是又跳腳又罵娘。戰爭結束後,他來到郭村,氣鼓鼓地對葉飛說:“本來我是來罵你們的。你們打了勝仗,我還有什麽好講的!”

【未完待續】

1 阅读:87

兵說視界

簡介:聚焦國際風雲,深耕戰爭軍事,獲評“百名網絡正能量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