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讀台本的他,被拉著和撒貝甯一起穿越到宋代“尋人”

長江日報 2024-03-05 08:31:06

“訪一代宗師,尋千年文脈”,3月2日20:00《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在央視綜合頻道、央視頻APP同步播出。作爲探訪團一員,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林岩教授身著古裝和主持人撒貝甯一起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宋代,沿著王安石的足迹,探尋了這位卓越政治家、偉大文學家的人生故事。

《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于去年11月10日推出,是首檔聚焦“唐宋八大家”的大型文化綜藝節目。節目以八位文化宗師波瀾壯闊的人生故事爲線索,搭建“古今雙向穿越”的核心架構,通過“沉浸式實景演繹+電影化拍攝+XR創新呈現”的節目模式,揭秘一代宗師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直擊傳承千載的“唐宋名篇”誕生的曆史瞬間。節目中,主持人撒貝甯與專家學者們組成“文脈探訪團”完成古裝實景穿越,開啓一段文脈綿長的文化主題線路尋訪。

林岩是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央視百家講壇“唐宋八大家”欄目主講人之一,研究領域爲唐宋詩文、宋元文學史、中國科舉文化史,兼及宋元明社會史。在節目裏,他或是以現代學者身份回望曆史,評骘古人;或是像一位古代遊曆者,親近傳主,平視對話。作爲現代學者“穿越”到千年之前的宋代,與“王安石”面對面探討人生與文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穿著古裝普及中國傳統文化又是一種怎樣的思考?3月3日上午,長江日報記者來到華中師大文學院對話林岩教授——

長江日報:您是怎樣參與到央視《唐宋八大家》這個節目的?

林岩:我跟央視一直有合作,2016年就參加了央視《百家講壇》的錄制,主講唐宋八大家中的歐陽修。因我研究宋代文學,所以對宋六家(歐陽修、王安石、曾鞏、“三蘇”)自然比較關注。

最初,《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節目組聯系我,希望我作爲專家替他們審讀王安石和曾鞏兩集的台本。我完成審讀,提了一些修改意見之後,他們又和我商量,是否可以作爲嘉賓出鏡參與錄制。于是,就這麽機緣巧合,我從幕後轉到了台前。

長江日報:您對“穿越”這種影視化的表現形式有怎樣的感受?

林岩:我初讀台本的時候,對“穿越”的大概形式已經有了大體的了解,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大膽的嘗試,比較有意思。

現在年輕人,包括我們的學生、喜歡傳統文化者,頗有其人,他們有些還喜歡穿漢服,可能這也體現當下一種的“國潮”回歸吧。對傳統文化傳播而言,這無疑是一種新的體驗方式。

我以前上過《百家講壇》,那更多是一個人在正經八百地上課。而跟著主持人玩“穿越”,我覺得就形式上相對活潑輕松。把書本上的冷冰冰的知識變成生動立體的、具有情節性的,有戲劇沖突的場面,這其實還是挺考驗編劇的能力。我覺得他們做得很好,把曆史事件跟戲劇表演較好地結合了在一起。

長江日報:這期節目拍攝的過程是怎樣的?

林岩:央視節目組有一個特別厲害的幕後學術團隊,編劇們創作好台本,會交由學術團隊的七八個學者專家共同把關,互相審閱,不斷完善台本。從我參與的過程看,台本打磨三四遍肯定是有的,耗時兩三個月。

台本完成後,真正的拍攝其實只花了兩三天,分兩次:一次是北京室內拍攝,一次是無錫太湖影視基地外景拍攝,拍攝團隊全部是央視自己的團隊。拍的時候,按分鏡頭拍,而且是王安石和曾鞏兩期套拍。我參與了這兩期,但拍的時候不知道最後會剪輯成什麽樣。

現在再完整地看一遍,我覺得這個節目,諸多細節經專家把關,基本是真實可信的,而整個創作、成片過程,本著嚴謹的專業態度,保持了學術品位。同時,因爲它是面向大衆普及,爲了增加觀賞性,添加了影視化片段,根據情節需要,由專業演員做一些適當演繹。盡管會有一些誇張,但盡量做到有文獻依據的支撐,在不嚴重背離史實的情況下,大體是可以接受的。總之,節目的拍攝制作,嚴肅與活潑兼顧,兩者把握得還是比較好的。

長江日報:您看了昨晚(3月2日)的首播,您對自己和其他人的“表演”怎樣打分?

林岩:我太太覺得我鏡頭前的表現還行。我覺得如果自己再從容一點,也許會更好。以前參與的一些節目錄制,更多是以老師的角色出現,而這次的體驗,更像是一個演員。但畢竟是第一次,沒有經驗,在鏡頭前還是稍稍有點緊張,比如有些台詞可以再念得抑揚頓挫一些。

當然,跟真正的演員搭戲,也挺好玩的。拍攝中,大部分鏡頭基本上一次過。

鏡頭裏出現的很多人物其實是當地的群演。而演王安石的是楊志剛,演曾鞏的是保劍鋒,兩個演員都挺好。我個人覺得,楊志剛出演王安石,基本抓住了王安石身上“拗相公”的那種倔強的特質。

長江日報:都相隔上千年了,爲什麽現在的我們還要去讀、去聽、去看、去背唐宋八大家的故事和文章?

林岩:唐宋八大家作爲文學史上的一個特殊群體,深入人心,很多作品脍炙人口,從《古文觀止》到現在的中小學語文課本,唐宋八大家文章入選是最多的。他們代表了古文的典範,他們的很多作品大家都耳熟能詳,有很深的群衆基礎。同時,唐宋八大家的人生軌迹雖不同,但都是跌宕起伏的,有很多可訴說的故事,這些故事放在今天,一樣能引起心靈共鳴。

至于爲什麽我們現在還要去背誦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只講一點。直到今天,我們還把學習受教育叫讀書。中國的典籍是要讀的。古文講究氣韻,讀起來有節奏感,朗朗上口。在朗讀、背誦的過程中,今人才容易體會到古人寫作的遣詞造句之妙,領略作者思想深邃幽微之深。經典篇目中的名言名句,尤其必須原汁原味地背下來,多一字少一字,聽起來就不是味兒。一個中國人,學好古文,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訓練,自己去讀古代文獻記載,就不會有格格不入的感覺。

對于一個文化傳承者來說,古典文學更是必備的素養。中國文化的一個特別優勢,就是言文一致。中國人爲什麽有這麽強的向心力、凝聚力,很多學者都有一個共識,都認爲這都和中國文化的書面語言體系有很大關系。正因爲言文一致,典籍的存在就形成了文化共同體的內核。無論是中國的哪一個民族,或者無論講哪一種方言,大家的基本價值觀念都是相通的,這就是因爲我們共同擁有書面文字寫下的大量典籍。

長江日報:那我們又該怎樣講好這些名篇、故事呢?

林岩:文化傳承是一個不斷闡發的過程,需根據社會的變遷、時代的需求,進行一定程度的創造性轉化。因爲已經進入21世紀了,所以,當我們要講一個千年前的人物,一篇千年前的詩文,就需要一些知人論世的闡釋,同時也要有一些與現實的對接,這樣才能更好地爲今人多理解和接受。

《唐宋八大家》每一集裏,通常都會選一些經典的語句、詩文作爲點睛之筆,同時從每個人物身上提煉出一種精神品質,尋找與當下社會的契合點。比如,講述王安石的詩文,引《遊褒禅山記》裏的名言,體現一種他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介紹《傷仲永》,講的是如何從一個長遠角度來培養孩子。敘述王安石的生平經曆,會凸顯他很長時間不做京官,一直紮根基層的實幹精神;尤其是重點突出了他面對國家的積弊,以“三不足”精神堅決推行改革的氣魄。這些故事和詩文,放在當下,都是容易引起共鳴的,自然也會是我們理解古人的一個切入點。

(長江日報記者周劼 通訊員黨波濤)

【編輯:丁翾】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59222222。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kin0207@126.com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