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變意味著什麽?不是幾毛錢的電力,是人類文明等級的躍遷

說宇宙尋真理 2024-05-15 20:53:19



在以億年爲衡量單位的浩渺宇宙內,人類文明的發展過于短暫。按照卡爾達舍夫的宇宙文明等級理論來劃分,人類文明現在的級別僅爲0.7級。

按照卡爾達舍夫的理論體系,一級文明是需要能夠完全利用所在行星的資源,也就是說人類想要成爲躍升爲一級文明,必須對地球上的資源能夠進行100%的利用。

這時你可能會疑惑,作爲地球的絕對主宰,人類已經開啓了深空事業的開拓,難道現在還不能完全控制地球資源嗎?答案是肯定的,與一級文明相差0.3級的主要原因是人類並不是控制物質的核聚變。

核聚變是什麽?其實隨時都能見到

核聚變在宇宙學領域是一個常見詞,因爲它是衡量星體是否能夠成爲一顆標准恒星的主要根據。我們以太陽爲例,作爲一顆主序星,太陽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核聚變反應。也正是通過核聚變,才能夠産生惠及地球生命的光和熱。

那麽核聚變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反應呢?首先元素周期表上所有的元素都是由原子構成的,比如氫元素由氫原子構成,氧元素由氧原子構成,而區分它們之間性質差別的其實是原子的數量。

我們以氫元素核聚變來說明,核聚變的過程其實就是氫原子核相互碰撞形成了更中一些的氦原子核。

由輕到重,在這個過程中會産生極大的能量,所以這也就是爲什麽太陽能夠發光發熱,由于核聚變反應産生了強大的能量,爲了平衡引力,所以只能將多余的熱量散發到宇宙環境中去。

現在我們回到正題,人類對于核聚變反應的探索,目前已經進行到什麽程度了?根據美國科研團隊的最新成果,人類已經能夠初步進行核聚變反應,並將小部分能量通過核聚變反應使其迸發出更大的能量。

不過當下針對于核聚變的成果都只是實驗階段,與人類的最終目的——任意將某種元素進行核聚變反應,使物質進行自由轉化,改變人類目前的能源利用格局,相差的太遠了。

雖然距離一級文明僅剩下0.3級,但是這0.3級極爲重要,是實現量變到質變跨越的唯一門檻。

核聚變實現了,人類的生活會變成什麽樣?

你是否想過有一天,地球上的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甚至連家裏的電費都會便宜得不要錢?

這不是科幻片裏面的場景,這種情況是可以成爲現實的,而促成這一結果的唯一手段就是核聚變反應。

想必看到這裏你也明白了,爲什麽人類一直在探索核聚變反應領域,並不僅僅是爲了實現等級的跨越,而是爲了能夠改變地球能源利用格局,從而改善人類的生活條件。

從核聚變反應的本質中,我們能夠理解,完全掌握這一技術的人類可以任意的將地球上的元素進行相互轉換,那麽人類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能源,而且成本將會變得極其的低。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目前日本就計劃能夠在2030年徹底實現通過核聚變進行發電的專項研究並進行投産。通過核聚變反應進行發電,在這一過程中並不會出現二氧化碳排放的現象,單從這一點上來說,使用核聚變發電更加環保及具有清潔性的特點,是新型的綠色能源。

不僅如此,日本科研團隊推測,通過核聚變反應實現發電是一個絕對的降本增效的過程,因爲僅僅1克核聚變燃料所發出的電量,與8噸石油燃燒後發出的電量是一致的。1克VS 8噸,通過這個比例相比大家已經感受到核聚變反應的威力了。

核聚變反應所帶來的結果是震撼的,有時更會突破你想象的極限!如果任何元素都能夠進行轉變,那便是不是說明人類已經不需要依據自然的反饋而生存?

化石能源

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可以通過科學實驗,創造出人體所必須的蛋白質、脂肪,到那個時候人類就可以實現真正的自給自足。不要覺得這是天方夜譚,因爲中國的科學家團隊已經實現了二氧化碳到澱粉的完美轉換。

上一秒你呼出的空氣,下一面變成了可以進入到你肚子裏面的饅頭,這簡直是科幻片才能出現的震撼場景,科學家團隊爲這種物品取名爲:空氣饅頭。可見核聚變反應,沒有什麽不可能。

太空競爭,也是實現核聚變的重要一環

關于有人提出通過核聚變反應,讓地球上的電費不再花費這一話題,其實從當下地球上的元素組成結構來看是很難實現的。爲什麽這麽說呢?

因爲就算核聚變能夠進行元素之間的轉變,但是還是要考慮到地球上某元素存在體量的問題。進一步說明,並不是所有的資源都會在人類全面掌握核聚變反應後實現數量自由的。

氫元素在自然界中有三種同位素,分別是氕、氘、氚,如果人類想要利用氫元素進行核聚變,那麽每次化學反應過程中需要的氕、氘、氚的份數基本上也是相同的。

那麽這裏就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目前地球上的氕、氘、氚含量及其不均衡。含量最多的就是氕,其次是氘,但是兩者的比例卻很驚人,打個比方,如果地球上有100個氕,那麽氘的數量僅爲0.02。更不用說是數量最少的氚了。

如氫原子三種同位素這種數量及其不均衡的情況,自然界比比皆是。但是目前人類已經找到了一個平衡數量的好方法,那就是取之于太空。

而這其中人類的主要目標就是月球。

把月球變成地球的能源倉庫這並不只是說說而已,因爲從前幾次的月球探測中,反饋回來的數據表明,月球上含有大量的氚,足夠全人類使用上萬年的時間。

這一發現在極大程度上平衡了地球上資源比例差距過大的問題,也同樣給人類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思路,或許對于未來核聚變反應中所需要的原材料,並不一定是從地球上汲取,太空中各星體上的元素,也可以作爲原材料,並且可以幫助人類晚上地球的資源結構,何樂而不爲呢?

星際穿越、文化交流一直是人類向往的場景,但是如果宇宙中的文化等級真如卡爾達舍夫說的那樣,那麽已經達到三級標准的文明,他們的成就是目前人類所不能想象的,畢竟與一級文明相差的0.3級,就足以要求人類再發展上百年的時間,由此可見,人類宇宙探索的道路確實道遠路且難。

參考資料:

百度教育:元素是什麽組成的?每日經濟新聞2022-12-14 核聚變技術取得“曆史性突破”!核聚變發電,距離現實還有多遠?還有哪些挑戰?手機中國 2024-05-10 日媒:日本計劃將核聚變發電實證階段提早至2030年代!

0 阅读:328
评论列表
  • 2024-05-16 11:49

    波只是一種粒子宏觀時空分布不均勻,水波/沙丘波到處都有,是粒子構成的,有波粒二象性???波是一種物質???以幹涉衍射現象否定光是粒子,又去解釋粒子幹涉衍射,不是笑話是什麽???破壞了認知自然的核心根基“確定性” ………場::只能由源完全確定,不可觀測(源力不是場力,源能量不是場能量),不必要的,無質量無運動的多余虛幻想象。……地球場給你引力,你給地球場引力,然後地球場給地球引力。這是笑話!!!~~~場與波都是捕風捉影之法,意義很小,破壞巨大。……偉大的赫茲證明電磁波的實驗,激勵源都是電火花,當然是光子。用了電磁波來解釋而已,電磁波理論是有用的數學方法。一個具體問題::電流磁場與電子磁矩啥關系???

  • 2024-05-16 11:49

    悖論斯坦五大騙術:: ——1.蔑視自然創造反公理假說(騙),由反公理假說演繹方程(騙),號稱證明全稱假說命題(騙)。 ——2. 三流數學假裝物理,創造虛幻數學“物理概念”,破壞基本概念和認知體系。盡搞些莫名其妙的虛幻數學“時空”、虛幻數學“質量”、虛幻數學“能量”。站在不同位置賞月(三維)的是人,看昨天明天日出(四維)的是活鬼(悖論斯坦)。 ——3. 以必然有不確定性的精度攻擊確定性的引力公理,如同以“1小+1大>2小”攻擊1+1=2。以宏觀現象爲基礎的電磁理論描述微觀粒子電磁行爲明顯不足,以太災難不奇怪,他卻借機破壞伽利略變換(慣性系如同pi都是好用的抽象認知理想概念)! ——4. 指鹿爲馬,指馬爲鹿,“波粒二象性”,破壞認知自然的最核心根基——確定性。狗都認識自己的主人,不搞二象性。 ——5. 胡編難知,解釋稀奇,無恥于悖論(腦袋小臉皮厚)。面對稀奇未知……誠實的人啞口無言,騙子天花亂墜!………水星進動證明的大笑話:—— A.號稱公理證明是欺騙。 ——B.忽視了水星的電磁力等等影響因素(1974地外水星探測),居然弄出高精度?不是活見鬼就是見活鬼。

  • 2024-05-16 11:50

    悖論斯坦,背叛數學由公理演繹證明特稱命題的傳統,號稱證明全稱命題公設公理。以光速不變假說禍害相對速度公理,禍害絕對時空,禍害能量質量引力等物理基本概念和認知方法,以二象性禍害自然科學的核心根基——確定性。禍害數學,禍害物理,終身搞騙,禍害極大極深極廣。………是惡貫靈魂的徹底的人類公敵!!!狗屎都有用,欺騙有啥用?迷信蔑視自然的悖論斯坦,瞎搞科幻假說,人類將無法逃脫第六次地球生物大滅絕。———假說科幻騙子招搖過市,自然科學的基礎就玩完了!

  • 2024-05-16 11:50

    觀測歸納是經典物理,不確定/概率/不知道/假說/的東西也成了物理???用數學與創造假說當物理研究未知的大笑話。撒網捕魚只能是概率,魚攤買魚是計算(物理公理已知)。觀測樹上蘋果數量是確定的,猜測樹上蘋果數量當然不確定。不確定是觀測屬性,不是運動屬性。哪裏會有荒唐的測不准原理???鬼扯的光速不變,具有無窮的運動精度!胡編的測不准原理,居然與光速不變是同夥!!!創造假說宏觀微觀不同?相對速度哪有誰高誰低?笑死人。精度高低是觀測能力問題不可能是真理,也不能否定真理。自然的有無才是真。騙子當然能猜中骰子,號稱證明公理公設必然是騙!

  • 2024-05-16 11:50

    質能方程,泛化虛化破壞能量公理概念,>>遠遠勝過,任何東西能變油+油能變任何東西。。。到底是質量獲得能量還是質量變成能量??? ………動能公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處用天天用,是質量獲得能量的經典公理。………能量概念清清楚楚,是對物質運動狀態的描述,居然敢欺騙說物質與能量等效???何其狂妄可笑???………他爸爸有動能,他爸爸也有勢能,動能和勢能都能變成他爸爸。他到底有多少爸爸呀?

  • 2024-05-17 16:37

    在未來,所有的事情都將會讓機器人去做,我們人類就只等著享受就行了

  • 2024-05-16 11:50

    解釋光電效應是個笑話。物理機制根本木有涉及,對光譜特性,對光電子能量分布,對偏振和溫度影響等都不能解釋。是半知亂解,害大于利(笨蛋好于壞蛋)。發現光電效應是寶貴的金山,本是一條通往微觀世界的大道。胡編解釋光電效應是毒藥禍害!!!………證明光速不變(全稱命題)是胡編!光反射驅動光帆恰恰證僞了光速不變。多普勒效應和紅移就是相對光速變化。光子進入引力場比如黑洞必然會加速。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結果的理解::有質量的光子慣性運動,一點也不奇怪。……光子對實驗裝置相對速度基本不變,兩路速度差極小,地球重力對光子速度影響太小也測不到,近似爲慣性系。

  • 2024-05-16 11:51

    核能化石能太陽能都是釋放光子,光子本性才是能源問題的關鍵。參見論文 photon energy and photon behavior discussions,牛頓力學完美解釋光子能量與光子行爲。光子是電子質子撞擊的破碎,電子質子都會以恐怖的強大斥力發射它們的碎塊。……中子大沖量撞擊原子核是産生光子的最有效方法,電子撞核,質子撞電子,沖量都太小。……加速器驅動的次臨界核能可以獲得無窮能源,且不受現有裂變材料的局限。———熱量溫度是光粒子輻射,高溫體輻射更多光子吸收低溫體輻射的更少光子,溫度傳遞由高溫體到低溫體是必然。高溫輻射更多動能光子(內部外部一致),當然微觀運動更劇烈。物體無任何光子輻射就是絕對零度。宇宙背景輻射超過零度,物體達到零度當然十分不易。不奇怪!必須信任自然的絕對誠實。

說宇宙尋真理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