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神仙”中藥,補腎是靈丹,養肝是妙藥,還能抗癌、調節三高

神希園 2024-01-18 00:20:29

在古代,很多高人“看破紅塵”之後,大多都會選擇修道修仙,希望有一天能夠“得道成仙”。講真,凡人修仙哪有那麽容易,很多人大概率最終都會以失敗告終。不過,也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是古人通過修道修身,達到“真人”的境界,雖然不是神仙,但是勝似神仙。然而,在修道修身的過程中,有一個名爲杜仲的人,常用一種樹皮煮水喝,最終得道成仙,後人爲了紀念他,就將那種植物命名爲“杜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如是說,“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

對于杜仲與修道修身的關聯,其實最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了記載。在《神農本草經》中,給杜仲還起了一個別名,那就是“思仙”,顧名思義,就是“想要成仙”。當然,想要成仙只是一個夢想,但是延緩衰老,還是可以做到的。對于杜仲在延年益壽方面的作用,也是始見于《神農本草經》,其中一句“久服輕身耐老”,就已經說明了問題,而對于杜仲能夠抗衰老,並不是《神農本草經》想當然,而且這一點已經被現代藥理證實,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杜仲的確具有抗衰老的藥理作用[1]。

對于杜仲這味中藥,在曆代本草文獻中,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在《神農本草經》中,對于杜仲的藥用功效,其實還是記載的相對比較全面的,對于杜仲的功效,主要有“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這四大功效,看上去好像很簡單,實則包羅萬象,能補中,它就不傷胃,這也是後世醫家用它來安胎的依據;能益精氣,主要是對肝腎滋補的力量;能堅筋骨,既表達了它能肝腎以及肝腎所主筋骨的滋補作用和筋骨外傷的調理作用;最後一個強志,其實主要是增強記憶,也是對大腦的相關作用,這個也被現代藥理證實。對于臨床應用,《神農本草經》中只說了兩個病症,主要是“陰下癢濕”和“小便余瀝”,其實這個也多與肝腎有關,與功效一脈相承。

由于《神農本草經》對于杜仲的作用記載的比較詳細,後世諸多醫家大多遵循《神農本草經》而沒有太多突破性的創見,不過,仍有一些名醫對杜仲的作用深入研究。元代醫學家王好古指出,杜仲“潤肝燥,補肝經風虛”,這是第一個直接將杜仲與肝髒直接關聯起來的。因此,《本草彙言》對于杜仲的藥用功效,就用“達下焦,補肝腎,壯腰膝之藥”來概括。然而,明代傑出的醫學家張景嶽對杜仲的作用還有新發現,他認爲,杜仲“因其氣溫,故暖子宮;因其性固,故安胎氣”,這算得上是開創性的探索與發現。

杜仲一藥,它的主要功效集中在肝腎虛損方面,這個核心功效古今一脈相承,在臨床中,杜仲一藥既可單用,也可配伍使用,而杜仲的配伍,也是一門學問。杜仲單用泡酒,或者與杜仲葉同用,可用于治療腎虛腰痛;如果與獨活、川芎、當歸等中藥配伍,可用于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無力、屈伸不利、腰膝疼痛等病症;杜仲與破故紙、當歸、續斷等中藥配伍,可用于治療腎陽不足、瘀血阻絡所致的腰痛、腰肌勞損等病症;杜仲與桂心、丹參、川芎等中藥配伍,可用于治療外傷腰痛、跌打損傷等病症;如果與大棗同用,或者與白術、菟絲子、續斷等中藥配伍,可用于治療肝腎虧虛、沖任不固所致的妊娠下血、胎動不安等病症。

杜仲這味中藥,自《雷公炮炙論》中就已經開始炮制了,從最早的酥蜜炙,到姜汁炙、鹽水炙、酒炒焦,再到糯米同炒、去皮醋炙、童便浸焙,可謂是層出不窮。尤其是《得配本草》中,對于杜仲各種炮制的用途,有較爲詳細的記載,認爲“治瀉痢酥炙,除寒濕酒炙,潤肝腎蜜炙,補腰腎鹽水炒,治酸疼姜汁炒”。但現代一般只有生用和鹽制兩種飲片,生用主要長于益肝補腎,多用于治療頭目眩暈、濕重腰痛;而鹽制之後,可以直走下焦,增強補益肝腎的作用,常用于治療腎虛腰痛、陽痿滑精、胎元不固等疾病。

杜仲的藥用部位,一般來說,主要指的是杜仲的樹皮,但實際上,杜仲渾身都是寶,可以入藥的不僅僅是杜仲的樹皮,杜仲的葉子,杜仲的雄花,杜仲的種子,都是可以入藥的,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杜仲皮、杜仲葉、杜仲雄花、杜仲子的藥用功效,居然各不相同。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杜仲具有抗菌、抗病毒,調節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衰老及抗腫瘤,強筋骨、安胎、鎮靜[1];預防骨質疏松,抗炎,神經保護,肝保護[2];調節血糖、血脂、血壓,促進成骨細胞增殖與成骨分化、加速骨愈合,保護肝腎,抗癌[3]等藥理作用。藥理研究還發現,杜仲葉可以降壓,預防骨質疏松,降血糖,調節血脂,免疫調節,抗疲勞,抗氧化;杜仲雄花可以鎮靜催眠,抗氧化應激,抗衰老,抗炎,鎮痛,抑菌,免疫調節;杜仲子可以抗骨質疏松,抗炎鎮痛[2]。

對于杜仲的臨床運用,有醫者通過對古今含有杜仲的方劑進行了研究,發現84首含杜仲的古方中,主治疾病頻次最高的爲腰痛;其次爲虛病、胎動不安等;188首今方中,主治疾病頻次最高的爲骨關節病,其次爲婦産科疾病(先兆流産、月經不調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等;而對于頻次最高的骨關節病中,出現頻次最高的爲腰椎間盤突出症,其次爲膝關節炎、骨質疏松症等[4],也難怪《本草蒙筌》有“腰痛不能屈者神功,足疼不能踐者立效”的感慨的。總體來說,杜仲這味“神仙”中藥,不僅全身是寶,還是一個用途極廣的中藥,不過對于杜仲的功效,歸納起來,也就是補腎是靈丹,養肝是妙藥,安胎是良品,不僅如此,還具有抗癌抗腫瘤、調節三高(血壓血糖血脂)、調節免疫、鎮靜鎮痛、抗衰抗炎抗菌,真可謂是妙不可言。不過,杜仲雖然藥效強大,但是也有它不適合的地方,比如陰虛火旺者不宜使用。

參考文獻[1]李振華.杜仲的現代藥理學研究及臨床應用文獻綜述[J].甘肅科技縱橫,2018,47(3):93-96.

[2]劉聰,郭非非,肖軍平,等.杜仲不同部位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20,45(3):497-512.

[3]高宏偉,李玉萍,李守超.杜仲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醫藥信息,2021,38(6):73-81.

[4]唐利東,王健英,袁穎.含杜仲古今方劑的對比研究[J].中國藥房,2021,32(2):171-176.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鑒),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制】

63 阅读:11212
评论列表

神希園

簡介: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