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從友好鄰居到戰火紛飛,北約東擴引發的血腥博弈

老安說軍事 2024-05-11 16:23:14

自2022年2月以來,俄烏之間的沖突一直是國際關注的焦點,這場沖突不僅給俄烏雙方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對國際格局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究其原因,我們不得不關注到北約東擴這件事。

冷戰結束後,歐洲的安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蘇聯的解體使得歐洲不必再面對一個能嚴重威脅其生存的超級大國。

但這並沒有帶來和平,反而引發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沖突,

爲了擴大冷戰勝利成果和建立一個單極世界,美國極力主張北約東擴,以遏制俄羅斯的影響力和重新崛起。

1999年,捷克、匈牙利和波蘭三個國家率先加入北約,到了2004年,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七國也成功加入,

使得北約的成員國數量從19個增加到26個。

此後北約陣容一直在擴大,瑞典一直聲稱自己中立,在2024年2月27日,他也不再裝了,也加入了北約,成爲該組織的第32個成員國。

這樣的擴張方式不僅加強了美國在歐洲的地位和影響力,還進一步削弱了俄羅斯的力量,俄羅斯當然不樂意了。

烏克蘭位于歐洲與俄羅斯的交界處,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但他一直在“向東走”還是“向西走”的問題上搖擺不定,

在俄羅斯和西方的雙重影響下,烏克蘭就像一個精神分裂的病人,整個社會陷入了分裂,

一部分人權勢和資本希望烏克蘭與歐洲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實現經濟一體化;而另一部分人則更傾向于與俄羅斯保持緊密關系,

這導致“親俄派”和“親約派”的兩大陣營的産生,這種分歧在政治上引發了激烈的爭鬥,最終導致了內戰的爆發。

2014年,親俄的亞努科維奇總統被罷免後,“逃亡”到俄羅斯,而克裏米亞則通過公投選擇加入俄羅斯。

在此背景下,頓巴斯地區的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兩個州也舉行了“公投”,試圖尋求“獨立”。

自2014年4月起,烏克蘭政府軍與頓巴斯地區的分裂勢力武裝之間爆發了持續的武裝沖突,

雙方甚至動用了重型武器,並發生過多次“誤擊平民”事件和國際航班被擊落事件。

盡管期間有過多次談判嘗試,但沖突至今仍未得到徹底解決。

頓巴斯地區的沖突給當地民衆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戰爭導致了工廠關閉、基礎設施破壞和環境汙染等一系列問題,

使這部分地區的人民更加憎惡北約,堅定地站在俄羅斯這一邊。

而美歐等國家在烏克蘭通過提供導演劇本、現場指導等方式,直接參與了烏克蘭政權的非正常更叠,進一步加劇了烏克蘭的政治動蕩。

至此,烏克蘭已經站在北約的大門外,就差臨門一腳了,而美歐國家的這些舉動嚴重威脅到俄羅斯,繼而俄羅斯提出了對烏克蘭進行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的計劃。

但烏克蘭方面則堅決反對這一行動,認爲這是對國家主權的侵犯,于是,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在戰爭初期,俄軍發起了迅猛的“閃電戰”,從多個方向同時進攻烏克蘭,他們快速向基輔、哈爾科夫等城市推進,甚至一度控制了戰略要地赫爾松。

由于烏克蘭軍隊的頑強抵抗,俄軍的進攻最終受阻,此後,經過數月的激戰,俄羅斯逐漸控制住了烏克蘭約20%的領土。

但烏克蘭的背後有北約國家的大力支持,俄羅斯則是孤軍奮戰,2022年11月,俄羅斯因爲後勤網絡遭到烏克蘭無人機的軍事打擊,而不得不撤出赫爾松州,戰爭開始進入僵持階段。

目前,俄烏戰爭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雙邊關系的範疇,對于俄羅斯而言,雖然經濟在一開始遭受了嚴重的震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展現出了“戰鬥民族”的強大韌性。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烏克蘭的經濟則遭到了嚴重破壞,國家預算近四分之一依賴西方的援助。

這場戰爭不僅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還對地區政治與安全、世界經濟複蘇、全球減貧、糧食和能源安全等諸多方面帶來了嚴重的負面沖擊。

作爲旁觀者,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看到了科技的力量,無論是精確制導武器還是網絡攻擊,都能成爲決定戰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也表示在未來的戰爭中,科技會發揮更加至關重要。

俄烏戰爭的如何走向,誰也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發生什麽,我們都應該堅持和平、合作、發展的理念,共同推動世界的繁榮與進步。

總之,俄烏戰爭是一場複雜而殘酷的沖突,我們無法改變過去的事實,但我們可以通過深入了解和思考來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

1 阅读:78
评论列表
  • 2024-05-11 19:49

    俄羅斯把烏克蘭看作自己的勢力範圍而不是一個獨立國家。在烏克蘭脫離自己掌控後就用武力侵略

  • 2024-05-11 19:48

    別拿北約說事。烏克蘭沒有加入北約。在克裏米亞被侵占前也沒要求加入北約

    安林南獵奇 回覆:
    北約不介入烏克蘭會亂?人家不明面說,背地裏不會搞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