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車還是電車?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底氣

亞太說 2024-04-10 17:30:44

去年,新能源汽車、锂離子蓄電池和光伏産品作爲外貿出口“新三樣”産品,合計出口達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但在中國電動汽車的産銷量持續創下新高時,全球汽車行業對于電動車的未來,似乎彌漫起一股悲觀情緒。近期,蘋果宣布取消長達十年的造車計劃,奔馳也宣布調整全面電動化戰略,更早之前,通用、福特等老牌跨國車企也暫緩了各自既定的電動化部署。這背後有哪些原因?

新能源汽車、锂離子蓄電池和光伏産品,均和減排、脫碳等新産業有關。首先倡導減排、脫碳的是歐洲國家的企業,日本企業緊跟其後。現在中國在新能源、新技術上走到了世界的前例。中國響應國際社會的減排、脫碳號召,讓新産業迅速振興的信心又在哪裏?

“新三樣”在中國崛起的原因

中國政府數據顯示,中國貿易順差去年飙升,2023年全年貨物貿易順差達5.79萬億元人民幣(約合8千億美元)。國務院總理李強最近指出,中國“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锂離子蓄電池和光伏産品的出口去年增長近30%。具體看外貿相關數據,汽車出口在過去三年間(2021-2023)呈持續爆發式增長,分別增長104%、82%和57.4%,成爲出口重要增量。從國際産業特點看,中國的“新三樣”在研發上保有自己的技術,在生産上實現了規模化,在市場上首先能夠滿足政府對減排、脫碳的政策要求,同時還順應了市場的新需求。

2023年,新能源汽車、锂離子蓄電池和光伏産品作爲外貿出口“新三樣”産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

新能源汽車、锂離子蓄電池和光伏産品並非中國企業原創産品,歐美日有衆多企業先于中國開始進行産業化,但在工業發達國家,電動車與燃油車、太陽能電池與現有的能源提供商之間的矛盾遠比中國大,沒有電動車市場的規模化,也無從談锂電池的大量生産問題。工業發達國家受既有工業生産秩序的影響,不能放手發展相關産業。

中國情況大爲不同。燃油車的關鍵技術並未完全掌控在中國企業手中。推進産業化政策後,中國從石油出口國變成了進口國,而且石油進口量每年都在增加。爲解決能源供應問題,中國必須從本國地理特點出發,發展光伏、風能等新能源。每年銷售數百萬輛電動車,加上光伏、風電對儲能電池的需求,中國必須發展電池産業。而锂電池不論作爲動力電池,還是儲能電池,均能發揮良好作用,選擇锂電池進行規模化投資,迅速擴大锂電池的生産能力,可讓锂電池在中國的生産成本遠遠低于世界其他國家。

位于中蒙邊界的三峽新能源北塔山風電場,2014年投産建設,2021年實現年發電能力約12億千瓦時

從響應國際社會減排、脫碳的號召,到“新三樣”在中國實現規模化生産,不僅能夠供應本國市場,還能向國際社會提供相關産品。這是中國推動相關産業發展的社會背景。

油價及電池新技術的驅動作用

受俄烏沖突、巴以沖突的影響,WTI原油價格從2020年的年均價39.31美元,在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後,一度提升到了94.43美元,從2023年起,截止到2024年4月,一直維持在77美元的高位上,今後走高的可能性很大。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看,中國在2023年進口原油56399萬噸,同比增長11.0%。中國原本進口規模就很大,加上增長速度很快,原油價格的每一點漲幅對中國來說都會變得更爲巨大,承受的壓力超乎想象。不單單有減排、脫碳的需求,尋找石油之外的新能源,中國也比歐美日更加迫切。

當電動車實現了産業規模化以後,電池便會迅速發展,電池的發展又推動了電動車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進入2024年後,一輪降價狂潮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掀起,比亞迪率先發起了激烈的價格戰,特斯拉、吉利、五菱、蔚來、理想等24個汽車品牌共計63款車型進場參戰。衆多品牌打出了“電比油低”的口號,新能源汽車最低價格下探到10萬元以內,而10萬-15萬元級市場原本是燃油車的“主陣地”,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市場形成前所未有的沖擊。政府並未給補貼,是企業降價改變了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同時也在影響著世界。

手機廠商小米跨界造車,3月28日推出小米汽車SU7,起售價21.59萬

此時人們看到,歐美的一些汽車企業開始推遲電動車的研發或者生産,出現了在電動車産業上放棄與中國企業競爭的態勢。

電池産業的技術革新,對全固態電池研發的進一步推進,將解決充電時間長、電動車續航距離有限、锂電池起火等問題,更加推動電動車産業規模的擴大。2024年4月以後,不斷有媒體報道中國企業在全固態電池方面的最新進展,說明不僅在锂離子電池上,在全固態電池等新技術上,中國企業也是敢爲人先,在不斷創新。

日企並未放棄電動車研發

日本是汽車大國,目前在市場上主推混合動力車,企業也因此獲利頗豐。日企並未像歐美企業那樣,在強大的中國企業面前,要麽暫時放棄研發及生産,要麽通過政府施加壓力,以産業風險、國家補貼等爲借口,打壓中國汽車企業。

只有保有相關技術,才能在國際汽車市場上談合作。日企有電池、電動車技術,未來也會發展電動車,這爲中日企業合作埋下了伏筆。

相信在與出行相關的“新三樣”等産業上,中日之間的技術合作今後會越來越多。

作者:陳言 人民中國雜志社副總編輯、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