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鴨之後,另一個現象級的AI修圖軟件火了

極客公園 2024-05-07 12:40:28

這個五一,一款新的 AI 應用 Remini,悄悄登上了蘋果中國區 Appstore 免費榜的榜首。

Remini 主打的是用 AI 對圖片進行修複,也就是俗稱的「老照片修複」。或許有點無心插柳的意味——Remini 此次爆火,卻是因爲 App 中的一款 AI 濾鏡,可以將任意圖片打造成粘土風格的照片。

作爲一種不太常見的風格,粘土風自帶一種故事感。即使構圖上可能並不出彩,甚至只是一張自拍,生成的粘土人物,卻很容易自帶電影海報感,讓人對背後的故事浮想聯翩。

圖片來源:小紅書博主 松鼠牙_

Remini 最早從日本火起來,而在中國,Remini 的特效圖從五一前就開始在抖音和小紅書上,被用戶自發傳播。

五一假期中,用戶下載量一路增長,5 月 4 日,國區單日下載量到達 24 萬左右,截止 5 月 7 日,Remini 連續霸榜蘋果 AppStore 免費應用排行榜第一名。

Remini 到底有多大魅力?

幾次刷到 Remini 的帖子之後,我也忍不住下載了這款 app,想要一探究竟。

開盲盒的感覺令人上瘾

Remini app 在近期爆火後進行了更新,打開 app,現在第一屏能夠看到的,就是粘土特效的介紹。

整個 app 似乎對在中國爆火的准備不完全充足。雖然是在國區下載,但 app 中,只有一半的文字已經漢化,另一半還是英文。

圖片來源:Remini app

點開後就提示上傳圖片。爆火之後,有不少帖子表示上傳圖片這一步時間很久,不過在我測試的過程中,基本上都能在 10-30 秒之間完成。上傳照片中的提示語很有趣——「正在重塑現實」。讓人在這一步就開始期待滿滿。

接下來,就進入了照片處理的界面。Remini 在此處用了一個很特別的設計,拉動展現圖片的另一半,很有開盲盒的效果。

我上傳了一張自己的照片,測試效果。

可以看出,Remini 生成的圖片,並不是在原圖加一層濾鏡這麽簡單。

在十年前左右,第一代爲圖片加濾鏡的 AI 生圖軟件爆火的時候,就有不少 app 能夠做出「油畫感」、「素描感」的圖片,但當時的軟件,添加油畫風格時,與上傳的原圖角度、表情一模一樣,而 Remini,作爲新一代生成式 AI 的應用則不同。

在生成的圖片中,不但人物的表情變了——從低頭到直視鏡頭,人物的衣著,也發生了變化。

實際上,在多次生成中,我發現,有時候連圖片背景也會被 AI 改變。在一張音樂節的照片中,我的照片因爲背景的舞台不是很明顯,被 app 直接優化成了一個大石頭。

而對于同一張照片,多次生成時,Remini 也會生成不一樣的效果,這爲 Remini 增加了一種開盲盒的效果。配合上 app 的拉動效果,十分令人成瘾——每一次 AI 都會抓住人臉部的一種不一樣的特征,生成一款像你又不像你的粘土娃娃,實在很讓人想要一直拉動,看看這次生成的是什麽效果。

抓住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但不生成與原圖一模一樣的效果,既增加了 app 的可用性——在第一次接觸 Remini 時,我下載的主要動力,就是可以拯救一些表情崩了但是景色美好的廢片,同時,也增加了 app 的有趣性——用戶甚至用這種特性,自發地生成了不少梗圖。

在博主「高轉青年-三畝」的帖子中,他曬出了一張他生成的圖片。

醜萌成爲突破點

同爲爆火的 AI 圖片工具,Remini 與妙鴨不同。

用 Remini 生成的人物,幾乎不會被美化,反而在很多圖片中,給人一種醜萌的感覺。

有網友對比了 Remini 生成的粘土風照片,與美圖秀秀生成的粘土風照片的區別。

圖片來源:小紅書博主 Ginny

上圖爲 Remini 生成的圖片,而下圖則爲美圖生成的圖片。

博主表示 Remini 生成的圖片,有些很怪誕,鬥雞眼很多,美圖秀秀則生成的更柔和。

不過,評論卻很多人表示,這正是這個 app 的魅力。

Remini 生成的圖片,粘土風的感覺更真實。且僅以兩張圖片而言,第一張雖然臉部沒有第二張絕對意義上「美」,但臉部的表情更俏皮和生動,更有戲劇感。

爲了拯救不美的照片,小紅書上也有人傳授教程——先用卡通濾鏡將圖片美化,再傳到 Remini 上,這樣的教程也得到了部分用戶的反對。

圖片來源:小紅書評論

可以看到,對于不少用戶而言,像、醜萌、不『白幼瘦』,正是這個 app 的吸引力。

在讓人變美的 app 已經足夠多了的情況下,醜萌,有時候,也是一種吸引力。

我在使用中,也不斷體會到這一點。從最開始上傳一張圖片,發現生成的照片簡直太醜了很崩潰,到忍不住想上傳一些與朋友的合照,看看朋友們到底被 AI 醜化成了什麽樣,也是一種樂趣。

圖片處理仍然是 AI 商業化的重要需求

Remini app 目前的收費模式是 70 元每周,但有一周可以免費試用。

不得不說這個價格,在國內不怎麽「互聯網」。

以之前爆火的妙鴨爲例,價格也只是 9.9 元,且妙鴨爆火後,類似的 app 層出不窮,妙鴨最後也推出了免費版本供用戶使用。

從數據上顯示也是類似,在 Remini 在中國爆火後,5 月 4 日,中國區的收入,大概爲每日 1 萬美金,並沒有完全匹配增長的用戶規模,而且也只是美國區收入的七分之一而已。而五一假期過後,Remini 能否保持這樣的增長和熱度,仍然未知。

不過,Remini app 擊中的用戶需求顯然是真實的。

因爲安卓平台目前只有在谷歌應用商店才能下載到 Remini,在小紅書每一個分享 Remini 的帖子下面,都有大量的安卓用戶貼出自己的圖片,求其他用戶能幫忙生成一張粘土風的圖片。

而在閑魚上,甚至有人把它做成了一門生意。

圖片來源:閑魚app截圖

1 元兩張,1 元三張,也有不少人在點擊想要。

在妙鴨之後,Remini 是第二個類似的爆火 AI 圖片處理 app。

和妙鴨找到了拍出「像人」但比人物原本更美的照片的需求相比,Remini 誤打誤撞找到了另一個 AI 圖片處理的適合領域——生成不「像人」,但比人物原本更有趣的照片。

事實上,Remini 雖然圖片處理能力已經很強,在某些情況下,仍然會出現 AI 固有的問題,比如在之前提到過的同一張照片中,Remini 也曾給我生成出一張有兩個胳膊的圖片。

​但由于它生成的並不是一個真人,這樣的照片並不會給我一種恐怖谷效應,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反而會顯得創造力十足。

這樣的場景,利用了 AI 的能力,又借用場景優勢,避開了 AI 的弱點,讓 Remini 成爲了 C 端産品中,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的産品。

Remini 爆紅之後,能否持續進化,成爲一款立得住的 AI 産品呢?

僅靠一個功能,恐怕是不夠的。曆史上,這樣的圖片處理 app,也很多,有許多都是爆紅,然後昙花一現。尤其是 Remini 目前的提供的內容,恐怕還不足以支撐它的收費模式。

不過,Remini 目前已經切中了一個正確的需求。如果能夠不斷進化,雖然是一條有些難的路,卻也不見得未來沒有成爲一個新的「美圖」的機會。

很明顯,Remini 目前也在努力。在粘土濾鏡爆火之後,針對有些用戶覺得粘土濾鏡不夠美的需求,在五一期間,就迅速推出了一款新的濾鏡「玉」。

「玉」濾鏡首先在中國開啓內測,目前已經更新進了 App 中。從名字就可知,這個濾鏡,更切中中國區用戶的用戶需求。

圖片來源:Remini生成

仍然是同一張照片,「玉」濾鏡保留了將人物塑造成玩偶的概念,但很明顯,因爲材質的變化,人物的臉部更符合中國傳統審美,皮膚白皙、平滑,唇紅齒白。

這款濾鏡,目前也在小紅書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討論,被人冠上「更適合中國寶寶的特效」的標簽。

除了濾鏡外,Remini app 中,本身也具有不少之前打造的「網紅」功能,比如上傳多張照片後,用 AI 推理,幫你制作一條從小朋友到老人的外貌變化視頻。這些功能在濾鏡功能在 app 出圈後,不見得不會被博主發現,引起更多的傳播。

在爆火後馬上推出第二款相關濾鏡,可見,Remini 團隊的創造力、執行力都很高。

爆火之後,Remini 能不能維持超越「七天試用」的熱度,不斷進化,不成爲一個昙花一現的濾鏡 app?Remini 團隊的後續行爲,值得關注。

2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