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支日軍,徐向前親率6萬大軍剿滅,最後白刃戰刺刀見紅

彼岸紫竹 2024-03-23 19:03:48

日本在中國的最後一支侵華部隊,是什麽時候被中國軍隊殲滅的呢?答案可能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竟然是1948年。

當時解放軍和山西國民黨將領閻錫山之間的戰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從晉北到晉南,由徐向前率領的解放軍勢如破竹,已經准備開始圍攻閻錫山的大本營晉中地區。而就在戰士們吹響號角,准備發起總攻之時,戰場上卻出現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當時竟有幾根日本的旗幟出現在了閻錫山的隊伍當中。

閻錫山

要知道,當時已經是1948年,距離日本戰敗投降已經過去了三年了。我軍的將士們怎麽都想不到,閻錫山的部隊裏居然還有成建制的日軍,這一幕簡直讓我國的將士們群情激憤。那麽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這些日軍的最終下場又是如何呢?

狼狽爲奸

1945年9月9日,這一天,將永遠銘刻在中國人的記憶裏。南京這座曾經淪陷在日軍鐵蹄之下的古都,今天終于迎來了新生。在南京中央陸軍學校大禮堂裏,原本高高在上的日本侵華軍隊總司令岡村甯次終于在投降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並向中國軍方交出了象征著所謂武士榮耀的佩刀,標志著日軍的正式投降。

但即便如此,在岡村甯次在投降書上簽字的那一刻,他卻並未放棄對中國的野心。這個老謀深算的日本人心裏還是另有算盤,准備在中國再搞點名堂。他當初早就預見國共內戰在此時已經一觸即發,于是他便開始巴結國民黨軍方,自告奮勇地充當起了國軍的秘密軍事部門,同時還向國軍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提出了一個建議:中國境內還有30萬沒有撤走的日軍,不妨讓他們暫緩繳械,直接利用這些現成的部隊來幫助國軍圍剿解放軍。

岡村甯次

這無疑是一個險惡的計劃,一旦這個建議被接受,這30萬裝備齊全、訓練有素的日軍,無疑將再次給中國帶來深重的災難。萬幸,蔣介石當時還保有足夠的警惕和理智,他一眼就識破了岡村甯次的野心,便直接拒絕了他的提議。

見蔣介石不爲所動,崗村甯次立刻轉道,派自己的心腹前往山西,與另一位國軍首領閻錫山會面。閻錫山在山西盤踞三十余年,號稱山西王,實力不容小觑,就連蔣介石也都得忌憚他三分。而閻錫山在抗戰期間一直積極性不高,這無疑給了岡村另一個下手的機會。于是,岡村派出心腹高橋坦和澄田來四郎前往太原,試圖拉攏閻錫山加入自己的計劃之中。

他們當時不停的向閻錫山灌輸共産黨在山西的勢力日漸擴大,如果不及時剿滅,必將危及其在山西的統治。閻錫山聽後對此竟心動不已。他當時對自己的手下講道,要對付共産黨,我們現有的力量明顯不足,招募新兵又很難。即便新招十萬中國壯兵,恐怕也比不上日軍的一萬精銳。的確,當時的日軍在武士道精神的感召下,戰鬥力可謂是異于常人。

我軍大將粟裕將軍當時都公開說道,一名日本兵至少抵得上五名國軍士兵。由此也可見,閻錫山的這番判斷的確是很有自知之明,最終在日軍的極力慫恿下,閻錫山點頭同意了這個協議。

他心中也明白,背叛國家,勾結日寇是十惡不赦的大罪,所以他並不敢留太多日軍,最終只挑選了六千多名戰鬥力強悍的日軍,編入了一個叫“陸軍獨立第十總隊”的特殊部隊,隱藏在山西境內。在隨後的三年內戰中,這支日軍部隊對閻錫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們不僅幫助訓練閻錫山的部隊,還直接參與了與解放軍的戰鬥,再次在中國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

然而,隨著解放戰爭中我軍的持續勝利,這些殘余日軍在中國耀武揚威的時間注定不會太長了。

晉中戰役

1948年5月,徐向前帶病出征,領導太行、北嶽、太嶽、呂梁等地方部隊,約6萬人的兵力開始了解放山西的作戰。

閻錫山手裏此時有十萬多人,且僅擁有全國三大兵工廠之一的太原兵工廠,手握彈藥庫,裝備精良,重機槍、迫擊炮、火箭筒等應接不暇。徐帥苦戰兩個月後,終于解放了臨汾堅城。

緊接著,擺在我軍面前的便是解放山西的糧倉晉中。當時恰逢六月時節,正是小麥成熟的好時候,而閻錫山十多萬晉軍需要的糧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徐向前料定晉中必然將會有一場大的戰役。

閻錫山爲保住晉中,也是下了血本,他派出晉軍精銳第33軍、34軍和61軍等五個軍約13萬人的兵力,參與部署了晉中戰役。同時,他還將日軍改編的第十教導縱隊作爲總預備隊,也派了上去。

日軍的指揮官叫元泉鑫,是個徹頭徹尾的帝國主義分子。這次他隨趙承绶出征,完全沒把我軍放在眼裏。

趙承绶

1948年6月18日,躺在擔架上的徐向前下令發起進攻,晉中戰役正式打響。我呂梁軍區全殲了敵先頭部隊第70師。到6月21日,閻西山的親訓師和親訓炮兵團也被全殲。6月23日,晉軍十九軍和40師被伏擊,死傷慘重。第一階段的戰役,我軍取得重大勝利。

一家歡喜一家愁,這樣的戰果讓閻錫山大失所望。作爲總預備隊的日軍,還沒趕到前線,自己就已損失了2萬精銳。現在,閻錫山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這6千日軍身上,這是他的壓軸底牌。

1948年6月底,日軍和敵34軍趕到了前線,這讓我軍的兵力劣勢愈發明顯。但徐向前卻自信滿滿,他覺得敵人走出了城,我們可以更好的用運動戰來尋機殲敵。

全殲日寇

徐向前派出誘餌,將晉軍引入到徐溝、太谷、榆次之間的預設戰場。這裏遠離公路鐵路,又有汾河阻攔。我軍順利包圍了晉軍的兩個主力軍和日軍第十教導隊。雙方交戰時,我軍發現敵人部隊裏居然會有日本人。

戰士們得知閻錫山部隊中藏有大量日軍後,全都紅了眼。這種民族之間的仇恨是不共戴天的。我軍奮勇向前,高喊著“殺光日寇、血債血償”的口號,沖入了戰場。可這幾千日軍也不是吃素的,他們裝備精良,作戰有序,給我軍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就當戰役焦灼時,徐向前下令,無論如何要全殲日寇,就是放跑了晉軍也不能放跑日本人。士兵們聽到命令後,全都前赴後繼,將晉軍兩個主力軍和教導隊包圍在了大城鎮東西長10公裏,南北寬5公裏的狹長地帶中。

我軍沖進了村莊,與日軍展開了巷戰。每一個村舍、每一個院落都成了必爭之地。最後,日軍拼了命,想沖出包圍圈,我軍見日軍想跑,全都換上了刺刀,近距離與日軍展開白刃戰。

日軍膽戰心驚,都蜷縮回陣地,不敢出來交戰,戰士們又點燃房屋,用濃煙將日軍逼出,一個個全部用刺刀捅死。

元泉馨

日軍頭目元泉馨被流彈炸死,爲了不當俘虜,他命令副官水野向自己開槍,水野一槍打死了元泉馨,也對准自己開了一槍,兩人雙雙斃命。

1948年7月21日,徐向前帶領6萬人連續作戰40天,殲滅日軍6千人,殲滅並俘虜了晉軍10萬人,解放縣城14座,兵力直逼太原城下。

徐向前

戰後,毛主席高度評價說,徐向前了不起。晉中一戰對全國的戰局幫助都是極大的。

至此,中國境內的最後一批侵華日軍也在晉中戰役中被我軍斬草除根。隨後,我軍戰士長驅直入,完全攻占了晉中地區,太原如今以淪爲孤城,閻錫山妄圖繼續控制山西的野心,從此化爲泡影。在解放太原的戰役中,那些殘余的日軍已毫無戰鬥力,盡數被解放軍生擒。岡村甯次依靠這支日軍東山再起,再度染指中國土地的妄想也從此破滅。

結語

在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問題上,中國從來就不容這些外來侵略者爲所欲爲。這些日寇最終落得如此下場,也實在咎由自取。

筆者常想,如果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時面對的對手不是國民黨蔣介石這弱雞,而是完成國家統一的解放軍,那麽在毛主席的指揮下,恐怕日本人都出不了東三省就會被全殲,日本國內17個師團全部派到中國來恐怕也不是人民解放軍的對手。這樣的話,我們苦難的國家和人民就能少遭受一些戰爭的荼毒了。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