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幹,鑿穿喜馬拉雅山脈,修建中國至尼泊爾鐵路!施工有多難

艾牛科普君 2024-03-31 16:23:22

說起鐵路建設,目前世界上沒有國家能超越中國。中國鐵路網總裏程已超過15萬公裏,其中高鐵線路超過4萬公裏。中國早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其爲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曾經有網友建議把喜馬拉雅山脈開條大口子,讓印度洋的暖濕氣流把青藏高原變成魚米之鄉。這個想法很好、很大膽,但卻不切實際。因爲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可是有4000多米,就算在平均海拔6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上開一條或多條口子也沒用,而且打通這個缺口的工程量難以想象,無異于移山填海。

雖然這個想法行不通,但在喜馬拉雅山脈鑿隧道,修一條通往南亞大陸的鐵路通道,卻是可行的。中國修鐵路的技術獨步全球,擁有完全自主研發的大型盾構機,在喜馬拉雅山脈開隧道完全不成問題。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中尼鐵路,它是中國和尼泊爾之間一條計劃中的鐵路。該鐵路預計全長540公裏,大體分爲兩部分,從西藏“日喀則”到吉隆口岸部分由中國負責,而從中國吉隆口岸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這部分則由尼泊爾負責。

中尼鐵路中國段被稱作日吉鐵路,它是拉日鐵路的延伸,而拉薩至日喀則的拉日鐵路則是青藏鐵路的延伸。拉日鐵路早在2014年便已開通,該鐵路全長253公裏,設計時速120公裏每小時。

吉隆口岸是新藏公路二線216國道的終點,是中尼開展邊境貿易的四個重要國際性通道之一。另外三個口岸分別是樟木口岸、普蘭口岸和裏孜口岸。

尼泊爾作爲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一個人口約3000萬、2023年GDP約400億美元的內陸國家,被印度和喜馬拉雅山團團包圍,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經常要看印度臉色行事。幸好與中國接壤,中尼之間還有公路連通,這使得尼泊爾的日子不那麽難過。

中尼鐵路如果建成,將極大地改善尼泊爾的交通和貿易條件,減少其對印度的依賴,增強其國家主權和發展空間。同時,中尼鐵路將加強中國與尼泊爾之間的聯系,我國也能通過這條鐵路擴大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這對中國和印尼波爾都是一件雙贏的大好事。

然而,印度擔心我們威脅到其在尼泊爾的影響力,從中作梗,給尼泊爾施加壓力,使得中尼鐵路合作討論多年仍沒有結果。當然這其中也有其他原因,例如尼泊爾實際上並沒有能力投資建造該國境內的中尼鐵路,其本身也有所顧慮。

不過,2023年11月,中國和尼泊爾對鐵路合作進行了第八次研討,討論了中尼鐵路尼泊爾段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進展情況。這意味著中尼鐵路還是有開建的希望。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青藏鐵路,它連接青海西甯和西藏拉薩,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該鐵路建設施工難度非常大,被譽爲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

青藏高原地區由于海拔高,氣候寒冷、幹燥、多風,空氣稀薄、缺氧,存在大量永久凍土帶及冰川。在那兒的施工人員會面臨高原反應,甚至要帶著氧氣幹活。那裏惡劣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還會對施工設備及材料造成影響。

要想修建中尼鐵路,必須要穿過喜馬拉雅山脈,而喜馬拉雅山脈地區不僅海拔比青藏高原更高,地質條件也更爲複雜,因此中尼鐵路的施工難度和成本只會比青藏鐵路更大更高,後期的運營維護成本也會更高。修建成本估計一公裏一個億。

喜馬拉雅山區地處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地帶,該地地殼極其活躍,地震、塌方等地質活動頻發。如何在這種惡劣的地質條件下,修建一條能安全長久地運行的鐵路,是非常棘手的技術難題,是個不小的挑戰。

中尼鐵路尼泊爾段還會遭遇巨大的地勢落差。吉隆地區的海拔約4000米,而加德滿都地區的海拔約1300米,這兩者直線距離約130公裏,地勢由北向南迅速走低,落差確實非常巨大。爲此,尼泊爾段的鐵路必然要修得非常蜿蜒盤旋,這必然會大大增加修建成本。

雖說中尼鐵路投資大、回本周期長,但戰略意義巨大。中國人向來敢想敢幹!如果中尼鐵路未來開建,尼泊爾段的施工建設及後期運營維護工作應該都會交由中國負責,因爲尼泊爾資金和技術有限,根本無力承擔。

0 阅读:360

艾牛科普君

簡介:科普創作者,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