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軍長剛談完,印度鐵了心當反華排頭兵,配不上大國的名號

科羅廖夫 2024-03-02 18:34:57

不久前,中印舉行了第二十一輪軍長級會談,結果依舊沒有取得太多的進展。對于這一情況,印度國內的一些人相當不滿。印度外長蘇傑生更是在這一背景下向中國放話,認爲中方不能否定印度的選擇。

蘇傑生表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機制將“繼續存在並發揮作用”,其他國家不能對四方安全機制擁有“否決權”,因爲這是包括印度在內4個國家的選擇。對于蘇傑生的言論,有印度媒體將之稱爲“向中國發出嚴厲的信息”,並且特別提到了中印之間的邊境爭端。

印度外長選在這個時候拿四方安全對話說事,確實是在向中國釋放信號,畢竟美國拉出這個“小圈子”的原本目的,就是利用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這3個國家構建包圍網,進一步遏制和打壓中國。

蘇傑生提到這件事情,其實就是在告訴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印度依舊是美國的盟友、依舊是對華包圍圈中的一員,甚至在這當中還扮演了“反華排頭兵”的角色。至于蘇傑生聲稱其他國家不能對四方安全機制擁有“否決權”,就是在進一步向中國釋放強硬信號,即印度幹什麽事情,其他國家管不著。

印度外長提到中國不是什麽新鮮事,放狠話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不過蘇傑生這次提到四方安全對話的情況確實有點意思。雖然這一機制的針對目標衆所周知,但其運作情況確實是雷聲大雨點小。在前幾年的時候,美日印澳的活動比較頻繁,動不動就搞出高層對話、聯合軍演什麽的。然而從去年以來,四方安全對話的活動頻率明顯降低,原定于今年初的領導人峰會也遲遲沒有下文。

出現這種情況,倒不是說美國對中國的打壓放松了,而是其中一些國家在對外政策上發生了轉變,尤其是印度和澳大利亞。在莫裏森下台、阿爾巴尼斯上台後,澳大利亞在逐步修複與中國的關系,雖然有時還是會鬧出幺蛾子,但阿爾巴尼斯的對華態度,確實要比莫裏森靠譜一些,中澳關系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改善,高層對話也在恢複。相對應的,澳大利亞在四方安全對話內的行動也在減少。

還有就是印度。印度可以說是四方安全對話內最不穩定的因素,畢竟日本和澳大利亞再怎麽樣都很難和美國唱反調,但印度的確不會完全按照美國的指揮棒行事。

印度之所以加入四方安全對話,也是想引入外部勢力對抗中國,試圖借此在中印邊境爭端等問題上占據有利態勢。但要說讓印度沖在對抗中國的第一線、甚至去做打第一槍的事情,印度肯定是不幹的。

再加上前些年爆發的俄烏沖突,印度拒絕譴責俄羅斯的做法,讓該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産生了新的分歧。在這一背景下,印度對于四方安全對話的事情就更不上心了。原本印度打算在共和國紀念日後,舉行四方安全對話的領導人峰會,卻沒想到美國總統拜登拒絕接受出席邀請,最後安排也是告吹。美方如此不給面子,印度這邊也懶得再用熱臉去貼冷屁股。

在四方安全對話越來越不受重視的背景下,蘇傑生突然出面強調這個東西,確實讓人覺得有些詫異。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兩個原因有關。

一是中印關系再起波瀾。提到中印關系,2020年發生的邊境沖突是一個轉折點。印度作爲主動發難的一方遭到了迎頭痛擊,卻反過來埋怨起了中國,認爲中國“太強勢”“太咄咄逼人”。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十一輪軍長級會談上,印方要求中方後退,遭到了中方的拒絕。這件事情讓不少印媒很不爽,紛紛開始再次炒作起中印邊境問題。蘇傑生此時提到四方安全對話,明顯有給中方施加壓力的意思。

二是印度需要維護西方的關系。雖然在俄烏沖突爆發後,印度和西方的分歧明顯增多,但印度其實不想搞壞與西方、尤其是與美國的關系。就在前不久,蘇傑生還當面告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印度在對俄事務上有很多選擇不是一個問題,是聰明的表現。這一說法把布林肯和旁邊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都逗笑了。

看得出來,印度不想搞壞與俄羅斯的關系,同樣也不想搞壞與美國的關系。因此印度需要向美國釋放一些信號,去對沖掉雙方的分歧,而四方安全對話就是一個著眼點。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印度,那就是左右逢源。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這種做事風格誰也不得罪,從各方那裏都能薅到一點利益。但這種腳踏兩條船的做法始終也不是長久之計,印度現在就是在看各方臉色行事,離自己口中“有聲有色”的大國相去甚遠,更配不上大國的名號。

0 阅读:156

科羅廖夫

簡介:奉獻原創分析和有趣文章